古琴传承有感之《万字难写》

经常会遇到一些朋友在学习古琴的时候,才学了几节课,还没有打好比较稳固的基础就开始着急起来。


老师,你先把所有的指法都教给我吧,我自己回去练习。

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都要反复解释,指法和曲子要结合起来练习才比较好理解和消化。我一口气都教给你没有问题,但是我教给你了,你要一口气都消化掉却并不容易。


还有的学员会这样说:老师,这个秋风词你已经教给我了,下面先不学良宵引和阳关三叠了,我觉得你弹流水挺酷的,你先教我流水吧。

从秋风词是一级曲目,阳关三叠是四级曲目,流水是八级曲目。从一级到八级中间貌似隔着七个级别,实质上却不仅仅是数量的累加而是质量的变异。

练习古琴,看起来简单。但其实质是建立在大量练习之后,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是什么,是对于自己身体的操控,和对于古琴的理解。没有经过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急于一步登天,往往会飞得高摔得痛。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听过的《万字难写》的故事。

汝州有一个土财主,家产很多,但是几辈子都不识字。有一年,请了一位楚地的先生教他的儿子。这位先生开始教他儿子握笔临帖。写一画,教他说:“这是一字”;写两画,教他说:“这是二字”;写三画,教他说:“这是三字”。那孩子便喜形于色地扔下笔跑回家里,告诉他父亲说:“孩儿全会了!孩儿全会了!可以不必再麻烦先生、多花学费了,快把他辞了吧。”他父亲一听很高兴,就照他说的办了。准备好了钱打发走了这位先生。过了些时候,他父亲打算请位姓万的亲友来喝酒,让他早晨起来就写请帖。过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写完,便去催促。这孩子气愤地说:“天下的姓那么多,干嘛姓万!我从早晨到现在,才写完五百画。”


财主的儿子,看到一是一画,二是两画,三是三画,所以就想当然的认为识字很简单。就是一笔一笔画道道呗。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见识问题,没有见识过更高级复杂的事物形态,所以才会觉得识字简单。你不知道你所不知道的事情。你不知道除了横之外,还有竖、撇、捺、点、弯钩等等更多形态,除了笔画还有笔顺、结构等更多内容。把这些内容总结架构起来,是一套复杂而完善的系统。


弹琴也是一样,有音准、指法、曲谱、指力、指序、过弦、一指多弦等很多内容,这些内容都需要经年累月的,精雕细琢才能够熟练掌握。

古琴的弹奏技术比起西方的小提琴、钢琴容易多了,小提琴、钢琴在十五、六岁之前就必须用“童子功”把高难度的演奏技术掌握,每天练习六七小时,他们没有一个从成年人开始学琴而成为一个演奏家的,因为演奏技术太难,成年人已来不及了。

而古琴只要方法得当,练上几年,高难度的弹奏技巧不难掌握,《广陵散》、《潇湘水云》都可以弹下来。但是并不能够因为学习古琴比小提琴、钢琴容易,就可以掉以轻心。古琴作为时间留存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有着非常深厚的内涵,这些内涵经过数千年历练,化繁为简的储存在貌似简单的指法、曲目、减字谱之中,这需要我们慢慢体会,慢慢感受,才能完美的还原出其真正的演奏技巧和思想内涵。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琴传承有感之《万字难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