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的生命智慧

有那么一句话让笔者深有感触,那就是“人生而就是走向死亡的旅途。”不可否认,在这个旅途当中,终是要到达死亡这个地方,是人生从起点到终点无可避免的事。在生死的面前,我们每个人又都显得那么弱小和无能,帮不了别人,也帮不了自己。


生与死是一对孪生兄弟,谈生,就会谈及死,谈死,也必谈及生。生和死,如同太极图中的阴阳鱼,永远是相反却又相生的两级。生即注定了死,死又蕴含着生,生生不息,是谓天道循环。我们活着时,死尚未来临;死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那何不坦然视之,将死亡视为人生的最后一条退路,向死而生,何乐而不为呢?

在《存在与时间》著作中,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详细地讨论了死的概念,并最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死亡——向死而生。死,可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是每分每秒,都是一点点地迈向死亡彼岸,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从生的方面去理解死的自然过程,在活着的时候去慢慢挖掘平凡生命的深度。如若我们知道怎么面对死,就更会懂得如何生,反而会更容易让我们得到顿悟:死亡是命旅途中如影追随的伴侣,与我们在旅途上走走停停,一起欣赏“春有百花秋有月”的自然美景,共同感受“夏有凉风冬有雪”百态生命,却依然会无时不刻地提醒着我们向死而生的旅途初心,竭力在“倒计时”的生命时间里,横向拓展生命的复合维度和宏大视野,纵向焕发出生命的进取意识和内在活力,展现出无限的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


白岩松曾在一次医学会议上信誓旦旦的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确实,死亡,一直以来是中国人避讳提及的词语,更何谈及死亡教育。首先,在我国,自古以来深受“未知生,焉知死?”的传统文化影响,人们对死亡文化有天生内在的忌讳情绪,对死亡一词避而不谈,取而代之的是崩、薨、卒等隐晦的词来表达死亡之意。其次,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才开始“死亡教育”的人文探索,有的大学高校才增设“生命教育”课程,当是时市面才稍然流通与《爷爷变成幽灵》绘本类似的外国死亡教育书籍。可惜时至今日,“死亡教育”仍未能够真正潜移默化地影儿童的情感认知与行为方式。根据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历时3年多,对全国13个省份约1.5万名学生作调查,于2007年公布《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学生每5个人曾考虑过自杀,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2012年,再次公布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等情况增加了几个百分点。另据华东师大的一份调查:63%的家长难以接受向孩子们开展和死亡相关的活动。也就是说,我们身边的家长多数依然采取隔离死亡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殊不知,使现在孩子们陷入谈死色变、人人自危的窘境。反观国外的死亡教育体系,也许对我国的死亡教育建设就有所很大的借鉴意义了。如在美国、德国和英国等国的小学课堂上,不仅会有专门的“死亡教育”课程,学校还会特意邀请专业的殡葬人员或重症室的护士来与学生们讨论人死时的真实情景,尽量避免似是而非、摸棱两可的答复,,有的甚至会让学生模仿亲人车祸身亡等突发情形,让孩子们自幼接受死亡教育,教他们应如何直面和释放死亡的真实情感,主动去感受和理解生命的存在和终结,注重他们对待死亡的情感体验,更有助于培养孩子们健康的生死观便于孩子们从小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也利于消除他们对死亡的焦虑、恐惧等心理现象。目前而言,我国死亡教育所取的成效并不显著,难以弥补我国死亡文化与教育的空白,“死亡教育”之路道阻且长。

“倒计时”法的死亡,意味着接近死亡过程时我们可以有选择更精彩、更美好地去生存的权利。对于我们来说,生命的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彩排,更不可能说可以重头再来。生活更不会给我们“打草稿”的时间和机会,人们一页页精心策划或百无聊赖写下的“草稿”,都会成为人生无法更改的答卷。我们要有置死后生的选择归零心态,出生本就是场明确的旅行,从零开始;那死亡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出发,重新归零。生在人世终有散场一刻,死归于地府又有何妨呢,权当是漂流异乡罢了。人不应该畏惧死亡,他所应害怕的是未曾真正的活过,不能自赋真正的人生意义。知否知否,纵使不能提笔安天下、上马定凡尘,也要怀有一颗闯荡的灵魂,狭路相逢会胜的总是勇者,年轻气盛就要与天争一番。置于死而后生,向死从零开始,尚能羽扇纶巾,笑谈风流往事,独怆生死一瞬,念及不愧天地,感于不负自我。


生死离弦,向死而生,生命真的很脆弱,意外和明天真的不知道哪个先来,不妨将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去生活,好好珍惜身边的人,认真对待身边的事。

人生各异,人死亦各异,任何人在生死面前都没有任何特权,生与死是人类共同永恒不变的主题。看淡生死界限那一刻,没有神的光环,只有你的平凡,就会知道生死不过就是一种自然生存状态罢了: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那何不尽情拥抱向死而生这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它的到来,我们无从躲避。生命也因它的存在,才显得更加诱人垂怜,需且行且珍惜。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向死而生的生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