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士松的成长之路: 名师启迪 大师指导 鼻祖亲传




 人物简介  黄士松(1920年10月27日- 2017年11月11日),浙江金华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成员。气象学家和气象教育家,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之一,南京大学教授、气象系原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

2017年11月11日,黄士松在南京逝世,享年98岁。

科学家语录“在中央大学学习期间,我得到了朱炳海、黄厦千、胡焕庸等名师的启迪。大学毕业后,辗转来到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工作,又得到了竺可桢、涂长望这样的大师的直接指导。在美留学期间,更是受到国际上著名的两大气象学派开山鼻祖----芝加哥学派的罗斯贝和挪威学派的皮叶克尼斯的亲传。”

风筝少年爱动手

黄士松乳名胜波,意思是战胜波浪。

小胜波喜欢放风筝,而且自己也学会了做风筝。到专门的手工店去买来竹篾,用棉纸条和线把青青的篾条捆成风筝的骨架,然后糊上棉纸画上画——风筝成了他的手工艺作品。然而风筝飞得高,全靠“斗线”好;风筝飞不起,人要跑断气。在一次次风筝栽落的失败里,在一次次奔跑的喘息里,小胜波终于摸索出了“斗线”的最佳角度,做出的风筝总能在微弱的风里便可悠哉游哉地飞舞在天上。

要利用逆风而起的原理放飞风筝,是需要娴熟技巧的,做出各式各样漂亮的风筝还需要一点艺术才华。童年的黄士松可谓是心灵手巧。

初中演讲第二名

1932年9月,黄士松考进金华私立作新初级中学(现在的金华五中)。这是一所基督教教会学堂,当时的金华人都叫它“洋学堂”。学生来自各县,由学校自主招生,择优录取。

学校开设公民(党义)、国文、英语、数学、卫生、博学、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劳作、图画、音乐、体育、童军共15门必修课,学生课业十分繁重。学校课外活动也十分丰富,设有书法组、演说组、戏剧组、歌咏组、农艺组、篮排球组、田经组等共23个组。

黄士松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国文演讲竞赛。他小时候就喜欢讲故事,在家听了孟母的故事,到了学校就讲给同学们听。老师听了说讲得很好,还让他去参加金华全县的小学生演讲竞赛。时任中学校长洪如圭特别欣赏黄士松的演讲才华,接连几次亲自指导他。黄士松最终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高中活跃于抗日宣传队

1935年秋,金华中学面向金华府属八县招两个高中班,黄士松以第52名的成绩如愿考取金华中学高中部。

时任高中校长方豪是北京大学学生,北京学生联合会及其后的全国学生联合会的首任主席,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

方豪校长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他聘请省内外学有专长的教师来校任课。如教地理的赵镜元编著的高中地理是全国通用教材;教生物的胡步蟾先生是国内著名的生物学家,他编有大学、中学生物学教科书,著译甚丰….

1937年4月,黄士松所在的高二年级赴杭州参加为期3个月的全省高中生集中军训。原本胆小不敢去溪水河塘游泳的黄士松在军训中表现得很勇敢。爬天梯,过独木桥奋勇抢先;单杠、双杠不在话下;桀骜不驯的军马也被他驯服。6月军训结束,全体学生赴南京参加军训毕业典礼。蒋介石亲临检阅并训话。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金华城区屡遭日军轰炸,学生的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学校搬至乡间。10月,学生自治会组织抗日救国宣传队,将抗日救国道理传播到农村和山区。年龄最小的黄士松充分发挥他的文艺特长,在宣传队中十分活跃,不但演讲唱歌,还经常在戏剧中客串一下日本鬼子的角色。

国立中央大学遇名师

看着金华城上空肆无忌惮盘旋的日寇飞机,从小就喜欢风筝的黄士松萌生了要为自己的祖国造飞机的想法。他决定学航空,报考中央大学的航空工程系。

1938年是全国国立高等院校第一次实行统一招生、统一录取标准。9月1日至4日,黄士松和同学在浙江永康参加全国统考。11月下旬黄士松被中央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录取。

第二个学期,黄士松在一次画图作业时一个手指头不小心被笔尖刺破了,伤口出现感染,烂掉了半截手指。这让他在学习工科的一些课程时十分不便,比如投影几何制图、翻砂等无法完成。黄士松情绪低落,他想从工学院转到理学院。

那时候,刚好有个读地理系的同乡蒋幼斋,他跟黄士松说,你原来学航空,转到我们地理系学气象最好,教授黄厦千刚从美国回来,很有名气!


黄士松想起小时候放风筝,风太大把风筝刮跑了。心想放风筝还要看天气情况,飞机飞行更要看天气条件了。凭着对气象的这种朴素的认识,黄士松转到地理系气象专业,从此一生便和气象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的中央大学还没有成立气象系,只是在地理系设置了地理组、气象组。系主任是著名的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气象组专任教师是黄厦千教授和朱炳海讲师。胡焕庸是我国近代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奠基人。黄厦千、朱炳海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气象学家。

黄士松的毕业论文是由朱炳海指导的,题目是《温熵与雷雨预告》。这篇毕业论文是黄士松在气象研究方面的锋芒初试,导师朱炳海很满意。

大师指导结硕果

朱炳海把他的学生推荐给了涂长望。

此时的涂长望三十来岁,已经是蜚声国内外的著名气象学家,他在气象科学研究领域已经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他英俊潇洒,热情豪爽,让黄士松一见倾心,毫不犹豫地跟随。

1943年1月,经涂长望介绍,黄士松到位于重庆北碚的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任研究助理员,在测候组工作。黄先生从此真正迈进了气象研究的大门。

1943年4月20日下午4点半,中国现代气象科学事业的一代宗师竺可桢来到气象研究所。这是黄士松第一次遇见竺可桢。

这一次竺可桢所长给到所不久的黄士松的研究任务是以内陆天气定海上台风之所在。这就是要他在重庆推测1000公里外的海上有无台风活动,其难度可想而知。这是黄士松到气象研究所工作后承担的第一个研究任务,他只说了一句:“好!我试试看!”三个月后,《由现有资料推测中国沿海之台风》初稿完成并在年会上宣读,后又改为《台风和中国天气》,经竺可桢修改后在《气象学报》发表。

接着,他又和老师涂长望一起研究东亚季风。从4月到10月,7 个月的数值,3780个数据,黄士松要手工计算。数月后,《中国夏季风之进退》初稿完成,涂长望看后十分高兴,竺可桢对这篇具有重大创新性的文章两度阅改。然后在《气象学报》发表。

黄士松是幸运的,他不是竺可桢、涂长望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但是在气象研究期间却得到了两位大师的亲自点播,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气象科学天地宽

1945年,黄士松一行9人,赴美深造。在这里,黄士松受到当时国际气象界最著名的两个学派----挪威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熏陶。

芝加哥学派的罗斯贝学问渊博,脑筋极快 ,为人热忱。他讲课不带任何稿子,开口就娓娓道来,逻辑性很强。他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创立了一个辉煌的学派,高足辈出。他本人的学术造诣和思想境界代表了当时气象学的最高水平,可以为学生建议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他的西风急流和高空长波理论对黄士松日后的研究和教学以及学术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挪威学派建立了现代天气学理论、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方法。黄士松是皮叶克尼斯的入门弟子,受到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贯穿了黄士松的教学和学术研究,甚至对极冰的研究也是1988年参加皮叶克尼斯的海气相互作用学术讨论会后受到启发才开始的。

1951年,黄士松毅然舍弃完成博士学位的机会,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归国之途。

这一年,他31岁。



参考文献:

[if !supportLists]1.   [endif]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陈云峰著《云卷云舒:黄士松传》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黄士松的成长之路: 名师启迪 大师指导 鼻祖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