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琐记(一)

      好多年没看《论语》了。最后一次看,还是九十年代集中看南怀瑾的时候。南怀瑾有一本《论语别裁》,讲的什么,是真的一点印象都没有了。现在那本书经历几次搬家,依然还在,书页已经泛黄,却再没有看过第二遍。期中考试前,应女儿要求和她一起看了一段《论语》,发现还是很有意思,于是在终于“清醒”过来之后,花了两天时间,重新读了一遍《论语》。讲《论语》的人很多,我远没有那个高度,有些字句自己也不知到底怎样解为好,所以根本不敢讲 。为了不贻笑大方,只是琐碎地把有感想的点记下来,以备以后小朋友要求和我一起看时查阅,算是读书时做的笔记。学无根基,是为琐记。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中有些话太著名了,以至于人们往往忘了上下文。这句话里就有通常的误解,孔子说的是自己的感受,一般来说人们以为说的是普罗大众的发展路径。小时候看到好书常常求证一下作者是多大年龄时写的这本书,看看自己距离那个年龄还有多远。开始还好,觉得前路时光大把,自己还很有可能在作者的年龄去写一本杰作。现在,还能追赶的作者已经屈指可数了人的差别很大。孔子十五有志于学,我大概是近三年才有志于学,假设我的进步程度和孔子一样,那么到我不惑的时候,已经垂垂老矣So,不要以为自己真的在40就能不惑,50就能知天命。那说的是孔子,不是说植物的生长和春种秋收。这样,即便做不到,还能保持一颗谦卑的心,而不会对人世指手画脚。

      2、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前两天重新翻了一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觉得很好玩,能达到好玩程度已是通俗小说的翘楚。里面夜华对白浅说,他们谁欠谁的,在命盘里早就混乱不清楚了。这倒堪比现在很多亲子关系。家长似乎确实种下了很多积怨的因由,可子女对父母本应有的敬意确实也消失不见。谁对谁更不好?我们总是号称自己是礼仪之邦,我的所见所感,未必。我们如果可以把孩子对父母讲话行事的方式录下来,不知道这礼仪体现在哪里。人的感情有深浅,认知也不会相同,但是不意味着和我们感情不和谐的、认知不一致的,我们就可以践踏别人的尊严,更不要说这是父母。通篇读下来,孔子其实并不道学,其实很犀利,是啊,“不敬,何以别乎?”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看《论语》下来,并没有弄懂什么是孔子倡导的“仁”,很惭愧。很多场景下,孔子只是明确指出什么不是仁。《论语》是语录,不是著述,所以不立论也无可厚非。苦了把《论语》当经典的后人,有的人可能根基较深,见的也深,于是认为“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有的像我,对于基本点也没有弄懂。但是这一点我倒是很认同。我们在生活中很少见到坚决喜欢什么或者坚决反对什么的人,君子德风,小人德草,那些能坚定认知,不从众不流俗的,其实内心是有很清晰的原则和底线的。孔子说自己“一以贯之”,和这个也很一致。其实也可以换很多个角度和领域来看,都有效。比如我们现在的教育。很多人会抱怨环境实在太恶劣,以至于自己被绑架了。其实是内心根本没有这样的判断和底线,不清楚什么是自己要从学校教育中要的,什么是自己不要的。因为没有“一以贯之”的那条线,就会摇摆不定。君子喜欢或者讨厌一个人不会因为时势变化,是因为自己内心不变的原则。所以遇到因时势变化而对你态度大相径庭的人,很可以阿Q一下:“这人不是君子,不是仁者呢。”从自我要求的角度,请你在判断一个人的时候,摸摸自己心里那根准绳,不要看对方的功用和对你的态度。

      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以前见过职场中的很多奋斗或者挣扎,曾经花了不少时间去想,为什么很多人看似资质差不多,但际遇却大相径庭。后来总结过,但也不知总结得对不对:是人们认知的角度不同。那些站在打工者角度看事情的,想做个打工者中的佼佼者都难。你不能把自己的角度转换为决策者的角度,就难免在职场中挣扎,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才是别人希求于你的。而这个,可能所有的MBA课程中都没有说。这个“立”和“位”的道理也是如此。你希求的是“位”,别人希求于你的,是“立”。如果你不能达到别人的希求,别人为什么一定要达到你的?你没有什么可以值得被别人知的,别人为什么一定要知道你?我的浅陋之见,这才是入职培训的第一课。有时会听到有人比较现在和以前,说以前工作机会多,现在好机会很少,竞争压力大。诚然。但是,请把事情看全面,如果我们取2000年和2017年的数据,后者的经济总量是前者的多少倍了呢?《聊斋》里说:天下多无主之财。机会也是这样,其实俯拾皆是。但是很多人见不到。就像《庖丁解牛》中所说的,开始看到一个大牛,不知道怎样下手。后来呢?“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你自己做不到“无厚”,看不出其中的“有间”,那就只能自修到看出、做到为止。

      5、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这个“数”,挺有意思。应读“shuo”,意思呢?翻译不出白话文。但是仅可以想象出那个“数”的样子。朋友的相处,其实并不容易。只不过“朋友”在生活中是复数的,聚散也不必落于行迹。但是终生的朋友,难矣。去年曾经听女儿的一堂语文课,主题就是关于交友,小朋友们是分组展示的。印象最深的是有一组讲到了钱钟书的一篇文章,真没看过,回来特意翻出看了。孔子说,要“无友不如己者”,要“友直友谅友多闻”,这还说的都是择友。钱钟书也说了择友,意思是考虑的不应该是对自己的益处,益处还是功利的,要看感情,这才是友谊的基础。这一条讲的是朋友的相处之道。其实相处之道也是建立在对象的基础上。如果朋友的捡择是基于感情,“数”是很难出现的。别人以为“数”,对方可能以为是体贴。撒狗粮的,别人以为肉麻,可在双方的眼里,恰是刚刚好。如果朋友的捡择是基于功用和情势,那就很难说了,还是要管住自己,不要“数”了,有些掉份儿,对方也害怕,只能疏远了。关于朋友的选择,和女儿探讨最多,但是也最没有答案,因为自己本就糊涂。而且,要感谢我的挚友们,从没有让我去想是否“数”了的问题,一切都是自然。这些年和好友都隔得远,异国他乡的,但还是时时交流哪怕最细小的事,每次见面也是恨不能这样、恨不能那样的,够“数”的,可是双方觉得恰恰好这条是很有合理性的提示,但是更期望女儿有根本想不起“数”不“数”的朋友。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琐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