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型教师”的成长路径

今晚听郝晓东老师的讲座“如何从一名普通教师更快地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收货颇多。

对于何为“专家型教师”,很多人可能认为就是具有高级职称的老师。然而现实却是,在高级教师的队伍里,也不乏那种专业理论不足,教学方法平庸,研究能力缺乏的个体,由此可见,职称并不能成为是否是专家型教师的衡量标准。也可能有人会说,那些研究能力强,发表论文数量多的老师是专家型教师。其实也不然,发表论文数量多只能是衡量一个老师是否有研究的目光和能力,而是否具有教学教育能力也是无法衡量的,研究能力强而教学能力平平的老师也大有人在,比如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综上可知,所谓专家型教师必定是教育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智慧兼备的老师。

专家型教师有何区别于普通教师的特点呢?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是否心中有人。观察那些全国著名的专家型教师在上课时的神态,他们必定是眼睛有光的,他们能通过每一个学生的眼睛了解到他们的内心活动,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进程甚至是教学模式。而观察很多普通老师的课堂,一节课照本宣科甚至是照着PPT念下来的也大有人在,当心中眼中惦念的只有教材和知识的时候,学生又怎能有容身之地?

另外专家型教师必定是积累了大量的有意义的知识模块,在调用的时候这些有意义的知识模块便会自动化呈现。就如郝老师在讲座中所说的那样,有时我们边开车边思考问题,到了目的地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开过来的,红绿灯、十字路口、行人、其他车辆等等是如何避让的自己都记不起来了,但是由于太过熟练,这些技能或知识在需要的时候便会自动化呈现,无需大脑思考。而这是需要经验的积累和时间的沉淀的。

如何才能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想必是每一位在职教师都想知道的。经过一个学期的新网师学习,我无比认同的一点就是“阅读与写作是教师成长的一双翅膀”。然而阅读并不是指泛泛而读,也不是追求读的多、读的广。它指的是专业阅读,尤其是指的一种阅读方式:啃读,就像是啃骨头上的肉一样一点一点的去读那些专业的根本书籍,也就是那些“打底子的书”。这些书可能乍看会让人头疼,极欲放弃,然而,当你硬着头皮啃下两遍三遍甚至更多遍的时候,却感觉收获的沉甸甸的,这样,才会在阅读中有所成长。而至于写作,也不是指每日随手记录,随便抒情即可。写作需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需有自己的思考甚至是探索。有的老师问,为什么我写不出来?答曰:那是因为阅读匮乏。又有老师问曰:为什么我心里想的很清楚,而下笔时却写不清晰呢?答曰:说明你还没有真的想清楚。阅读是输入,而写作是输出,只有在写作中才能检测自己的输入,才能丈量自己的水平。

另外一个在新网师很大的收获就是“专业共同体”。所谓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而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专业学习共同体就是这样一个团队,可能团队里的成员都未曾谋面,不曾相识,可是我们却可以一起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引导自己与书本与他人与自我进行对话,思维互相碰撞,擦出未曾意料的火花。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有专业的高人引领,有志趣相同的人为伍,在这样的团队中,势必要比自己独自一人去摸索去领悟要成长的更快。

还有一点是刻意练习。在前几年,流传着一个不太科学的“一万小时理论”,指的是世界上无论任何职业,只要经过10000小时的重复练习,一定会成为该领域的顶尖人才。这个理论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站不住脚的。举例来说,一个门卫,假如每天工作10小时,一年工作300天,那么他基本上不用四年就可以达到10000小时的重复练习,然而绝大多数的门卫,即便工作了10几年,也只是一个普通的门卫,更不用提什么顶尖人物了。另外,很多行业,如果你掌握了其中的规律,那么远远用不到10000小时的练习,即可称之为高手,这就是《刻意练习》这本书中传达出的要点。刻意练习需满足一定的条件:有明确的目标、有及时反馈以及长期的专注,只有具备了这几个条件,刻意练习才能有效。这应用在教学中也是如此。比如研究中考高考题型,比如想要著书发行,比如想要成为公开课达人等等,都可以从刻意练习中找到自己的奋斗模式。

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是漫长而艰辛的,我们的目标也不应仅限于此。目前我们需要做的、能做的就是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教学,在一日一日的实践中积淀教学智慧,在一本一本的专业书中积累理论知识,在成长的道路上踏实每一个脚印,则理想实现必指日可待矣!

你可能感兴趣的:(“专家型教师”的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