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my矛盾体
01
《败者为王》中,李宗伟出身贫苦家庭,一路有贵人相助,雷叔资助球拍,郑教练带他启蒙训练,米斯本教练助他脱胎换骨。其实,李宗伟最应该感谢的,是他的第一位贵人,母亲。
奥运会比赛即将开始,母亲不顾父亲反对,默许他前往观看。第一次赢回奖牌,父亲发火责骂,母亲偷偷帮他把奖牌保留下来。
这份默默付出的支持,无声胜有声。
李宗伟因为太矮,没入选国家队,心有不甘,半夜练习弹跳,一次次拍打悬梁木。
他拍打时手掌的疼痛,母亲看在心里,心疼不已,细心地用布包好悬梁木后,还煮了一大碗助他长高的豆芽汤。
这份润物无声的爱,成了李宗伟最坚强的后盾。
历经数场比赛,毫无头绪,李宗伟回到母亲身边,寻找安定以求突破。
母亲告诉他:“也许教练教你的东西就像这些碎布一样,你自己要把它们一片一片地接起来,以后会很有用。”
父亲一改暴躁本性,温和地告诉他,不要忘记打球的初心。
受到鼓励,一切都不一样了。李宗伟变得更坚定,更有力量,在马来西亚公开赛中,比分落后的情况下,逆袭成功。
就算全世界都没有看好你,你依然是我们眼里最闪耀的星星。
这是来自父母最至高无上的鼓励,却也是李宗伟心中最坚定的力量。
02
《宋史·苏轼传》中记载了苏轼和他母亲的一段佳话。
母亲在苏轼十来岁时,为他读范滂的故事。
范滂是东汉时代的著名政治家,他查办贪官污吏,铁面无私,结果遭到奸臣陷害,被判处极刑。
刑场前他与母亲诀别,告诉母亲,无法再尽孝,希望母亲不要过多悲伤。
母亲却说: "你今天能够与忠义之臣齐名,死有何恨!既已享有美名,又要盼望长寿富贵,岂能双全?我支持你为了理想舍弃生命。”
年仅十岁的苏轼,听到这段,激动询问母亲,如果他也要做像范滂一样的人,不知母亲是否同意。
没想到,母亲很平静地说: "你如果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
这个故事里的两位母亲,都十分令人敬佩。
孩子甘愿牺牲生命,哪有母亲不心疼?可是即便如此,她们也支持孩子行忠义之举。
换作当代的父母,一定做不到如此深明大义,更别谈理解支持和鼓励了。
03
纪录片中,有一幕母亲教育孩子的场景,令我印象深刻。
福原爱在特训发球一个月后,迎来了低龄组全国大赛。她快速而有力的发球,让对面的小学二年级男孩毫无还手之力。
小男孩和刚参加比赛时的福原爱一样,哭着跑向场边的妈妈。
福原爱跑向妈妈时,妈妈并没有责怪她,而是让她看手中的暗语:集中,时机。
不同的是,男孩的妈妈立马变了脸,严厉地斥责他:快回到比赛中去,自己不好好练习哭什么!
一边责骂,一边把男孩推向场内。男孩越哭越厉害,抵不过母亲的推搡,委屈地回到场上。
生活中,这样的父母太多了。
用责备代替安慰,用抱怨取代鼓励,一切仿佛都是孩子自己惹的祸,都是孩子的错。
孩子做了一件小好事,希望得到妈妈夸奖,妈妈却怪他乱搞。
孩子弄掉洗手间的刷子,只是希望帮妈妈擦擦镜子,分担家务,得到的却是妈妈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
怀疑孩子投机取巧,抱怨孩子不努力不上进,指责孩子“没安好心”……
父母不再愿意倾听孩子,总是把“坏的预期”套在孩子身上,无形中成为了孩子的“差评师”。
孩子真的有那么差吗?
04
显然不是。
只是我们习惯性记住孩子差的一面,而且是深深地记住了。
我们常常教育孩子要乖,要听话;要懂得帮大人分担,要懂得大人的辛苦,要懂事。
其实,孩子真的很乖,也很听我们的话,很懂事。
不愿意倾听孩子的是我们,不懂得支持孩子心愿的是我们,不懂得感同身受安慰孩子的是我们,不懂事的也是我们。
所以,我们才是最需要教育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