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1

        信仰与法治,一软一硬地引导与规范着一个人的言行,而终导引与制约着国家,民族乃至人类。

        何为信仰?信仰就是方向。所以,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才能够有明确的前行方向,才会步履坚定从容,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何为法治?法治就是契约,所以,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才能更科学地决策,更及时地纠偏,更充分地保障,更理性地行动。

        信仰与法治,都离不开全体国民的基本素养。所以,中国未来的命运,其实正是这样从一人至人人,最终取决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素质的核心是价值观。无论是信仰的建立还是法治精神的形成,都是基于价值观。由此,在当下,在社会层面上,我们至须寻找一个可以悟息的“精神家园”;在个人层面上,我们亟须寻找一种有利成长的“正向价值观”这是我们所处时代的最大当务之急。

        价值观的培养应从青少年开始。价值观就像方向盘,方向正确,只要坚持行走,距离目标就会越来越近;反之则会南辕北辙。事实上,在影响人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非最重要,真正起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要让其享受做人的快乐,受人欢迎、尊重,而不仅仅是知识和学问的习得,但是,当今许多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在技能上得到了很好甚至过度的关注,却在人生的一些基本价值观上发生教育缺失,直接导致了这些有天分的孩子误入歧途。

        价值观的培养应从阅读开始。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读什么我们就会成为什么,我们的精神高度由我们阅读的高度决定,我们的价值观在的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选自《价值人生从价值阅读开始》——代序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