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孩子们走向独立生活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获至宝”,老人是家庭的“主心骨”。兄弟姐妹间的骨肉亲情,系于父母,系于老人;对于下一代【孙辈】的教育、家庭日常事务老人都是 “支柱”。为人父母是真正终生的事业,就算孩子到了100岁,您还是孩子的父母,他们还是您的孩子。如果您之前一直做得不错,那么孩子们此时便仍然会期待得到您的认同和支持;如果年老的您觉得与孩子们总是有一些隔阂,那是您当您的示范性行为的结果;如果您今天觉得孩子的学习不上进,生活习惯不如意,那是您昨天的教育方式方法带来的结果;如果您今天觉得知识不够用,那是您昨天没有好好学习……

无论孩子们年龄多大,在您眼里他们一直都是小孩,可他们不想一直被当成小孩。因此,当孩子已经长大到法定成人标准时,您需要和孩子建立一种亲子+成人间的特殊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继续为人父母的工作,实现亲情+友情二者的平衡。

您有足够长【18年】的时间,用以把孩子培养成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并不等于将他们培养成顶尖科学家、铁面无私的法官、秉公办案的人民警察、杰出的医生或顶级的足球运动员,而是教他们如何独立幸福地生活,能自如的游走在和谐社会浩瀚的海洋中,自由的与朋友分享生活的喜悦、共解社会难题,促进社会公共文明永续向前。

牵手的艺术

在慢慢道来的18年中,作为父母,您要试着慢慢退居幕后。如果通过18年的陪伴,孩子还没学会如何幸福生活,那证明您的教导是“失败”的,是您对于孩子人生未来的不负责任。等孩子到18之后,具有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从那一刻起,孩子的一切行为将由他们自己做主,您只需做个参谋,而不必再过多插手了。如果您觉得孩子哪里做得不妥当,要实在忍不住,那您给予孩子一些中肯的建议也是很有意义的。但如果您想左右孩子们的行为,您的努力恐怕只会给亲子关系加上一把锁。

引导孩子们茁壮成长,您教他们的终极目标,就是使他们能自食其力、走向独立。陪伴孩子成长的终极目标就是,孩子成年,父母“功成身退”。而如果不给他们实践机会,那么即使从头再来18年那也是白费。不让孩子亲身实践,那嘴上教他们自食其力、独立思考有什么意义呢?生活需要脚踏实地的奋斗者,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前段时间在北京仁爱奉爱心粥的同伴中,有一个15岁的孩子,他现在很享受为家人做早餐、自己洗衣、打扫卫生的乐趣。平时也很爱学习,对于游戏时间安排也很有计划,比如今天多玩了,那么明天一定会扣减一些玩的时间,对于自己的零花钱也基本都是很有计划的开支。这就是城市独生子女成长的典范,人生在世,重要的习惯之一就是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节制,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能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帮助他人,为人民服务。

放开手

您知道吗?如果一直不肯放手孩子成长的事物,等于是在说:“我没做好父母,所以孩子才不能独立。”另外,父母过度干涉孩子事物的后果,好一点就是孩子对您唯唯诺诺、唯命是从,最坏就是孩子完全啃老、毁了孩子。不放手您就不可能和孩子建立正常的亲子+成人间的特殊关系,家庭和谐就会变得 “遥不可及”。您每次对孩子的干涉都会释放出一个信息:孩子们没法独立。这不利于孩子增强对生活的自信,甚至百害而无一利。就如同引导学步期孩子走路一样,如果您一直抱着孩子在您怀里,孩子可能暂时很安全,不会磕磕碰碰。但长远而言,孩子将永远失去与大自然亲密自然接触的机会。因为,每个人只有拥有了独自行走的能力,他才能走的更远,达到您无法带他们去到的地方。

我们家孩子现在5岁,曾经的他被幼儿园的运动测试告知,大运动缺乏。是的,他的运动能力进步很是缓慢,3岁时他还不敢走高出的路牙石,4岁下楼梯还要扶着墙或是栏杆。针对性的引导就是鼓励,与他一起多走路牙石、天然平衡木;上学、放学多走楼梯......

成长型父母知道孩子需要拥抱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当然,一个人即使经过18年的成长历练,到了18岁也不能停止学习。人生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知识、需要学习的地方【作为父母的您,同样也有很多】,每个人都需要继续学习,否则就会被快速前行的时代所抛弃。但是,您也要明白,现在孩子能接触到的学习机会很多。带孩子郊游,在路途可以认识花鸟、鱼虫;与陌生人相遇,孩子可能学会某个很夸张的动作或语言;成年人通过网络学习制作美食、装扮房间,孩子们学习的速度比父母会更快……

正所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教育引导孩子们通往肚里生活的道路不是一朝建成的,需要“放风筝式”的渐进收放。育林先育苗,育人先育己,教育引导孩子的基石头是父母自生,中心点是孩子,环境是社会成年人,终极是老年人。因为,孩子会模仿他所能接触到所有人有趣的言行,以尊老为前提、育子为中心、中年做后勤保障的家庭规则是可持续的。政务工作讲究传、帮、带,育人先育己,有德方能“立德树人”——育邻人

育邻有约

你可能感兴趣的:(放手孩子们走向独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