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了儿子光的皇帝

大明前半生,似乎就是一个循环。朱元璋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犯了糊涂,朱棣在这个问题上也犯了糊涂。一方面,他的大儿子朱高炽很得文臣信任。一方面,他又很喜欢他的次子—朱高煦。

朱高炽,和他父亲大不一样。朱棣喜好四处征战,而他喜欢舞文弄墨;朱棣专事随意杀人,他总是宽以待人。朱棣怎么看自己的儿子都不像自己,因此也就不喜欢自己这个大儿子。反观他的次子朱高煦,工于心计长于智谋,朝臣都说他和朱棣是最像的,很得朱棣的欢心。朱棣每次出征都会带着朱高煦,让朱高炽来监国。

要说朱高炽一点不得圣心也不可能。建文元年,建文帝派大将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围困北京城,而当时朱棣在前线打仗。朱高炽带着城里仅有的一万士卒安心守城,一万对五十万,多么悬殊的差距。朱高炽愣是守住了北京城。据传言,当时正值寒冬,朱高炽就命人在晚上把水倒到城墙上,这样城墙第二天就会结冰。朱高炽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抵住了李景隆的进攻。这条计谋好像并不是那么高明,但起码说明朱高炽不是一个迂腐之人。靖难之役后,朱高炽还得到朱棣的赞扬。但是他的外形让朱棣甚至朝臣都不悦。他太过于肥胖,以至于需要两个人搀扶才可以走路。

朱高煦由于常年追随朱棣征战在外,很得朱棣信任。野史记载,靖难之役时,朱棣身负重伤,眼看就要被对方拿下,是朱高煦拼死救出朱棣。事后,朱棣颇有感慨的对朱高煦说:“儿呀,多亏有你,以后我的皇位就是你的了”。巧的是,当年朱棣就是冒死就救出朱元璋,朱元璋也对朱棣说了同样的话。由此可见,朱高煦是很受朱棣信任的。由于朱高煦长年领军,在军中威望极高。换句话说,他随时可以起兵造反,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那么为什么朱高炽最后赢得了皇位?朱高炽为长子,也得到过太祖的认可,更何况朱高炽并没犯什么错,即使朱棣再不喜欢这个儿子,他也得遵循祖制。更重要的是朱高炽有一个好儿子—朱瞻基,也就是号来的明宣宗。朱瞻基和他的父亲又相反,他善于骑射,谙于武事,崇拜权利,工于心计,甚得朱棣的欢心。著名的文臣解缙坚持朱高炽为太子,朱棣不解,“好圣孙”,朱棣了然。传位给朱高炽,就相当于传位给朱瞻基,即使我儿子不行,那我孙子也是可以继承大统的。从此之后,朱高炽为太子,直到朱棣去世继承大统。

朱高炽是一个好皇帝,他常年受儒家文化熏陶,很是仁慈,平凡了朱棣在外期间的很多冤案(如方孝孺夷十族之案),改变了朱棣在位期间的严苛政策,在他的努力下,明朝走向强盛。在他死后,朱瞻基继承他父亲的遗志,努力治国,明朝国库充盈,政治清明,史称“仁宣之治”。

人们常说“三分能力,六分运气,一分贵人扶持”。不可否认,朱高炽本身是非常有能力的,又生了个好儿子。与此同时,他真应该感谢当时说出“好圣孙”的解缙

你可能感兴趣的:(沾了儿子光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