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朋友圈转发了几篇霸凌的分析文章。
今天,同事特意来感谢我,她说,如果不是我的转发,她根本不知道她儿子也在经历霸凌。
01
同事儿子嘟嘟在上小学六年级,是班里的副班长。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作为班干部,协助老师管理同学,引起了部分同学的不满,尤其是班长。因而班长老是被一个刺头带头捉弄,前不久,班长的眼镜经常被同学藏起来,这已严重影响到班长的学习。
嘟嘟看不下去,就去报告给了班主任,结果自然就是那些捉弄班长的人,被班主任进行了批评教育。
结果嘟嘟也开始被排斥敌对,经常被同学合起来指指点点责骂不说,骂人的小纸条,嘟嘟的空间留言里,都有很多不堪入目的侮辱性言语。
嘟嘟虽偶尔有回击骂回去,但是他依然感到受到了伤害,情绪非常低落。
同事问其原因,嘟嘟也说了被骂的事,并且抱怨班主任老偏袒女生,让他们吃亏。同事并没有足够重视,还站在老师那一边,劝嘟嘟,男孩子,要大方一点,不要计较。
后来同事看了我发的文章后,突然想起,嘟嘟最近情绪一直没好转,并开始时不时发火,大人说他,他抵触情绪非常严重,并经常性说你们都不理解我。同事这才重视起来。具体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问同学们具体骂了什么。嘟嘟一开始都拒绝回答,是同事一句:你现在已经遇到了伤害,有了困难,你不让父母帮你,还有谁可以帮你呢?终于让孩子开始吐露情况。
同事说,她以为孩子中的骂人不过是一两句平常的话,她实在想象不到,小学生的骂人语言已经那么丰富,并且会造谣自己孩子和班长是GAY。
同事看着孩子空间里的污言秽语,愤怒,心疼,内疚,自责,真是百感杂成。当天她就跟相关家长进行了沟通抗议,并致电班主任,要求必须严肃处理此事。
事实上,嘟嘟班主任对此也并不重视,认为孩子间骂来骂去是常事,并且还希望同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如果不是同事态度激动,极力坚持 。这事情还真不知之后发展走向如何。
同事说,由于她据理力争,严肃请求,节后第一天,骂人的同学受批评了,正式道歉了。而且他们开了一场座谈会,几个孩子好好的面对面交流了一通,你告状他投诉的,最后说开了,反而颇有一笑免恩仇的感觉。
嘟嘟又开心起来,在他妈妈打电话维护他,为他抗争为他发声的时候,他其实就已经恢复成愿意与同事倾述的孩子了。
02
在绝大多数的校园暴力案件中,受害者面对着却是老师学校的视而不见、旁观者的为虎作伥,最怕的还是家长的不以为然,使得孩子觉得被全世界遗弃,他的孤立无援,最后只得任凭自己倒下。
中育心理的专家分析:绝大部分校园欺凌事件中最常见的逻辑——
只要你与别人不一样、但又不能找到和你一样的人成为一个小团体,你就很可能被看不惯的大多数选中。
生活环境不一样的、眼神不服输的、长的不好看的、长得胖矮的、认真回答老师问题的、不从众的、名字谐音可以逗乐取笑的……都可以成为被欺凌的原因。
有专家指出: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多发生在中小学。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拉扯头发,是很多学生都知道的一种校园欺凌方式。
但大部分学生都不清楚,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恶意传播关于同学的谣言和闲话、损坏他人的学习用品或个人物品等行为其实也是一种校园欺凌。
而且这种欺凌更容易不被家长和老师重视。嘟嘟与他班长遭受的就是后一种霸凌,而且班主任和同事的反应也如大多数人一样,并不重视,反而认为,同学之间骂来骂去很正常。
03
“被欺凌者”由于长期受到欺凌,讥讽,自尊心被深深伤害,“被欺者”往往焦虑不安,继而产生厌学情绪,最终很可能走上自残、自杀或杀人的道路,严重危害家庭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4月27日的陕西米脂恶性砍人事件、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都是霸凌的恶果。
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主任曾透露:2017年前11个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2486件3788人;提起公诉3494件5468人。
这些是已知的起诉数据,大多数校园欺凌直到事情极具恶化前,是不会被人知晓的。
学校欺凌无处不在,对自己的孩子,我们能做的就两点:
一、孩子向你告状抱怨时,要警惕,要相信孩子并重视,你要帮他分析事情的原委, 适当的和老师以及其他家长沟通,让孩子知道父母是他们永远可以求助的对象,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二、教孩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道理,让孩子宽容大方,与人为善,多交朋友,但不恃强凌弱,不仗势欺人,看到他人为恶,不冷眼旁观,不强自出头,巧妙的告家长告老师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