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发表于1960年的小说,也是一部上映于1962年的黑白电影,它是美国女作家哈珀·李一生发表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发表第二年便获得普利策奖,盛名之下的哈珀·李隐居小镇,面对人们的疑问,她的回答是:“有过这样一次,还有什么可写的呢?”
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许并不像原著一样饱负盛名,但当你打开这部电影,历史感与年代感扑面而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下的美国南部普通小镇的生活百态尽收眼底,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形态由一个孩子(琼·露易丝,又名斯库特)的视角娓娓道来。
“人们心中的偏见是一座大山”。谈起这部作品,这是永远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一位愿意为黑人打官司的白人律师,诚然是一位敢于与人心中的偏见斗争,敢于与种族歧视斗争的正义者,但我在这里想谈的,是一位真正的父亲。
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也许很多人会忘记这一点,所以“他还是个孩子。”这句话常常会成为长辈为自己或为孩子辩解的借口。这个借口成为回避回答孩子一些问题的理由,也成为安慰自己不与孩子的错误计较的理由,但其实当你愿意言明,孩子们也有自己理解问题的方法。
“他为什么这样付给你报酬?”
“因为他只能用这种方式付给我报酬,他没钱。”
“阿迪克斯,我们穷吗?”
阿迪克斯点点头。“我们是穷。”
因为坎宁安家没钱付律师费,于是就用自家产的东西来代替。“
你们知道吗?”阿迪克斯说,“雷诺兹医生也是这样收费的。他帮人接生 一个孩子,人家给他一蒲式耳土豆。斯库特,如果你认真听,我可以给你讲讲限嗣继承是怎么回事儿。杰姆的解释有时候相当准确呢。”
(以上为作品中父亲与孩子的对话)
父亲并没有回避家庭的情况,而是以不卑不亢的态度直接承认,并且用通俗的方式认真为孩子们解释了他们的问题。也许孩子们仍让不懂什么叫做“限嗣继承”,但在后面,斯库特用行动表明她已经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尊严”。
诸如此类情节还有很多:阿迪克斯在律师和单亲爸爸的双重身份下生活极为忙碌,但他每天都会带着年幼的斯库特阅读各式各样的文章;
当斯库特因为超常的阅读水平而违背学校的教育理念,受到老师的指责时,他没有告诉她你应该这样做或你应该听谁的,而是给她解释了学校做法的原因,并让她自己来判断和衡量;
面对七岁的斯库特关于“性”这一问题的好奇,他没有尴尬或回避,而是耐心的对她的问题一一做出解答,直到她明白为止。
阿迪克斯说:“当一个孩子问你问题的时候,你要正儿八经地回答,不要闪烁其词,不要顾左右而言他。虽说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但他们会比成年人更敏锐地察觉到你在回避问题,回避只会让他们糊里糊涂。”
很多时候,疼爱并不等于尊重,你可以将孩子当作孩子一样疼爱,但你也需要把他当做朋友一样来尊重,既尊重他的大脑中所拥有的天马行空的想象与各种稀奇古怪的疑问,也尊重他对这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天真、善意与好奇。
这部作品使用的是双线索结构,住在附近的怪人拉德利是一条贯穿全文的主线,而阿迪克斯为被诬告为强奸白人女性的黑人辩护是另一条线索,成为原著和电影的高潮。这也正是将本书的题目:《杀死一只知更鸟》解释得最为淋漓尽致的一段。当你欣赏电影和书中的这个片段,也许会为那个年代大多数人认为如此理所当然甚至是明目张胆的歧视而不解和愤怒,但事实上,尽管有无数人前仆后继的努力,偏见仍然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身边,这份偏见不止来源于歧视者,也来源于受歧视者。
我经常想:为什么阿迪克斯要将自己的孩子带到庭审现场?即使他知道他的孩子会听到众人对自己父亲的指责,即使他知道他会面对舆论的压力,即使他知道他有很大概率会面对失败的结局。
我的答案是:他想让他的孩子理解“偏见”二字。
在我看来,这个词极具隐蔽性与功利性。我们试问自己一个问题:“读了这么多年书,我们为什么读书?”或者说:“我们如此看重孩子的学习,但我们为什么看重?”我想很多人恐怕会一时语塞,难以堂堂正正地说出自己的答案。我也如此。
我想很多人的答案,也许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这或许是最现实也是最直接的回答,并且应该在中间加一个“自己”或“家人”。但我们可以就将这样的回答告诉我们的孩子吗?在他仍然是一个孩子的时候?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一个父亲与他的儿子看到路边的乞丐,很多人会教育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不然你以后就只能干这个。”但这位父亲告诉他的孩子:“好好学习,这样你以后才会有能力帮助他们。”“学习”一词如果掺杂了太多的功利,它本身就会带有偏见——对职业的偏见,对成败的偏见。当所有人都赶在追逐于此的路上,那么这条路不仅拥堵,而且冷漠。它所培养出来的一批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早已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忘记了当他是个孩子时,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大人。
“阿迪克斯,我们会赢吗?”
“没戏,宝贝儿。”
“那为什么还要......”
“总不能因为过去这一百年我们一败涂地,就放弃争取胜利吧。”
(以上为作品中父亲与孩子的对话)
在我看来,上文中所提到的怪人“拉德利”,可以代表另一种偏见。“拉德利家在星期天总是门窗紧闭,这又和梅科姆镇的方式格格不入:关门闭窗意味着家里有人生病或者天气寒冷。”人们都认为“房子里住着一个恶毒的幽灵。”阿迪克斯教导孩子不要随意评论,更不要打扰他人的生活,而故事的最后,拉德利在关键时刻救了阿迪克斯的孩子们。
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指的就是我们遇到的人与事,并不一定只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有时候从跳出自己的视角去审视,会发现不一样的真相。孩子们的眼光会更为单纯,童话故事中也是善恶两端,美丑分明,很多人所说的长大后“磨平棱角”,大抵也是这个缘故。我想,这未必是一件坏事。
他嘴唇微启,露出了一个羞怯的微笑。我的眼睛里突然噙满了泪水,这位邻居的面容瞬间变得一团模糊。
“你好,怪人。”我说。
(以上为斯库特与“怪人”拉德利相见的场面。)
在很多人看来,无论是书还是电影,都可以说是悲剧结尾。关于这点我不做评价,但结局中孩子们在面对危险时所表现出来的很多大人都不具备的冷静与团结,以及为了权衡大局愿意说自己是正当防卫过当而做出的让步,都可以说明阿迪克斯这一父亲教育的成功。
“斯库特,当你最终了解他们时,你会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好人。”这是父亲告诉自己女儿的话,也是全书的结尾。他带他的孩子所看到的,虽然仅仅是在一个小镇,但却是这个世界更为宽广的一面。“圣人论迹不论心,论心无人可称圣。”我想我们要教给孩子的,不是这个世界有多美好,也不是这个世界有多可怕,而是教给他如何正义地面对这个世界,以及面对这个世界应有的勇气。
也许从一开始,《杀死一只知更鸟》为题,便以奠定了这部作品的基调,它在美国被定位为“儿童文学”。但我认为,这是一本写给所有人的书,是一本“有过这样一次,还有什么可写的”的书。“你射杀多少蓝鸟都没关系,但要记住,射杀一只知更鸟就是一桩罪。知更鸟唱歌给我们听,什么坏事也不做。它们不吃人们园子里的花果蔬菜,不在玉米仓里做窝,它们只是衷心地为我们唱歌。这就是说为什么说杀死一直知更鸟就是一桩罪恶。”我们不愿教育我们的孩子做一只虽无过错却由他人掌控命运的知更鸟,但我们起码要告诉我们的孩子,不要做一个杀死知更鸟的人。同时,我们更不应该做那个杀死知更鸟的人。
父母与孩子,应当是相互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