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杨振宁教授为中国做出了哪些实质性的贡献?

杨振宁先生近年来频繁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和杨老再次加入中国国籍,并在原配去世后的一年就和小自己54岁的翁帆结婚等公众事件密不可分。

大多人其实都不了解杨振宁对中国做了什么?甚至连他的国籍?以及他具体是什么时候回国的都没有搞清楚。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地说一说!

不少人认识杨振宁的方式都是因为他的个人生活,比如说年老以后加入中国国籍,还娶了一位比他自己小很多的妻子,而对杨振宁在物理学上的贡献,对中国科学发展和中美关系的发展做了做出的贡献了解并不多,之前我也并不了解,查阅了相关资料才逐步有所了解!

中美桥梁

杨振宁是1945年手持中华民国的护照离开中国,拿着庚子赔款前往美国留学。后来师从氢弹之父泰勒。博士毕业后就在美国搞理论物理的研究。

1971年,杨振宁从报纸上看到中国刚刚从美国禁止去的国家中被去掉,他就摆脱重重困难,毅然决然回到国内。当时FBI找上门警告过他,但他还是回来了。

70年代,中美关系刚开始有松动时,杨振宁就破除重重阻碍访问中国,他是第一位访问新中国的海外杰出华人学者。他的破冰之旅以及之后的努力不仅为中国的科学界搭建了和国外交流的桥梁,为一大批学者、学生外出学习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在政治方面有破冰意义。杨振宁是保钓领袖,在多种重要场合发言阐述了钓鱼岛属于中国的立场,也曾在《纽约时报》上给当时的卡特总统致公开信,呼吁中美建交。1979年邓小平访美签署中美建交协议时,杨振宁在欢迎邓小平的宴会上致辞。

杨振宁在2003年开始在中国定居,那时他已81岁,这是本该在美国的养老院里安享晚年的年龄,可是他选择了回国。最初大约1年的时间里他往返于北京和香港,之后定居在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80多岁的他亲自为本科生授课,至今已97岁高龄的他仍然没有停止工作,多种学术场合中都能够看到他的身影。

回国之后,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接见杨振宁了,杨振宁详细介绍了美国的情况。当时正值中国面临特殊时期,杨振宁作为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科学家,得到了国家的重视,特别允许他可以列一张会客名单。当时他也知道这张会客清单的重要性,所以列上了许多科学家的名单,拯救了许多科学家,其中包括邓稼先。

后来,杨振宁还为邓稼先写了一篇文章, 还被收录在小学生课本中,这篇文章当时被人民日报头版报道,邓稼先事迹能被我们所熟知,杨振宁功不可没。而邓稼先和杨振宁从小就是同窗,这份友谊一直持续了几十年。

不止邓稼先,当时只要是能登上杨振宁所列的会客清单,要么结束劳改,要么减轻劳改,甚至有些人还可以回本单位继续从事研究工作,这为新中国保留了大量的科学家。

在国内有很多人讨厌杨振宁,讨厌杨振宁的一个重要理由是认为他对中国没有什么贡献,并且还会拿出钱学森、邓稼先等人的事迹去和杨振宁进行对比。

钱学森、邓稼先等人的名字之所以耳熟能详,是因为他们的事迹被刻意宣传过。而杨振宁,他是民国时期的公费留学生,1957年获诺贝尔奖时手里拿着的还是中华民国的护照。1957年国内大型官方媒体谈到他和李政道的发现时,在标题中还突出了“美”“蒋”。他的岳父是蒋的爱将杜聿明,那时还作为战犯被关押在国内监狱中。

杨振宁的事迹没有像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等人的事迹那样被官方刻意宣传过,作为读者只能从可靠的杨振宁的生平传记、随笔作品、以及一些新闻报道中主动的寻找杨振宁对中国的贡献,感受他的爱国热情。所以,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杨振宁对中国到底有什么具体贡献。

反对建设加速器

杨振宁刚回国时,当时国内很多科学家提出建设加速器,但杨振宁坚决反对,他觉得当时的国家实在是太穷了,建设一个加速器需要1亿美元(1972年),且设备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的设备,根本不可能出成果,不如把这笔钱投入到别的领域,能加速国家的经济发展。后来,他的建议被采纳了,等到1984年才开始建造正负电子对撞机,而且成本还大幅度缩减了。

引进人才

美国之所以科技那么强大,是因为他们的高校一直在培养和吸引了世界各地优秀人才。(二战期间,很多科学家到美国避难,美国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优厚的条件)。

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高校的差距就在于此,不是我们的中国学生不够聪明,也不是我们中国人没有条件研究高科技,而是顶级人才不足。

杨振宁回到中国之后,凭借自己的声望和号召力,向全世界招募科学家,这其中就包括了物理学家文小刚、张首晟,数学家张守武等。清华大学一共盖了三栋大师楼,其中一栋是杨振宁的之外,另外两栋都是给杨振宁带回的顶级国外科学家,一位是林家翘,另一位是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姚期智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计算机方面的人才,著名的清华姚班指的就是姚期智所开设的计算机班。

而很多人认为杨振宁并没有在国内搞学术的想法也是有误的,杨振宁在70年代末就在国内搞研究一直持续至今,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清华大学的凝聚态物理学,统计力学等领域跻身了世界前列,同时还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而且, 杨振宁在82岁时,还坚持给清华大学本科生上课,这对这群学生来说是多么的幸运。

捐赠

其实,捐赠只是杨振宁对中国最微不足道的贡献之一,但也比我们大多数做的好太多太多了。首先清华大学为他提供的工资为年薪为100万人民币,但他分文不取,将这笔钱捐给了清华大学研究所。(很多人说他回国养老,其实这是有误解的,对于杨振宁这样的顶级科学家来说,根本不发愁养老的事,美国马里兰大学就曾多次开出高额年薪挽留他,都被他拒绝了。而且杨振宁是多国的科学院院士,难道一位科学院院士会有养老的问题?)

后来,他又把自己位于纽约的房子卖掉,又捐了100万美元。所以,杨振宁在80年代往返于中国各地,一直都是旅居状态。不仅如此,他要找全世界的商人来投资,建立了专门的基金,利用这笔钱建设了清华高等研究院、南开大学的高等研究院,以及60多所世界一流的实验室。

他还考虑到科学家的生活状况,组织创立了各项科学大奖,前段时间很火的求是奖,最早就是由杨振宁发起的。1992年,杨振宁还自费为南开大学购置了当时的第一台计算机和激光打印机,还督促建成了中科大少年班。他的种种努力,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顶级人才,分布于各行各业。

以上就是杨振宁对于中国的一些贡献,其实我们有说全,还有很多很多。最后,我想说的是,很多人喜欢拿杨振宁和两弹一星来比,我觉得是不合适的,要知道在杨振宁的年代,还有很多科学家没有归国,号称东方居里夫人的吴健雄没有,李政道也没有,丁肇中现在也还在美国搞研究。而杨振宁不但回到中国,而且一直在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尽心尽力,这已经是不容易的了,我认为但凡是为中国做出了贡献的科学家就应该被尊重,那他们来作比较本身就是一种亵渎。难道比不过,我们就不尊重了么?

补充

杨振宁在官方一直享有较高的地位,然而在网上和民间对杨振宁的评价却不是很高。

说起来,杨振宁遭诟病的原因无非两点,一是杨振宁在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2017年恢复中国国籍,因而有许多人认为杨振宁“在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却没有回国报效祖国,反而是年龄大了,才回国养老”。

事实上,这种观点完全不对。

在中国当时的环境下,比较需要的是应用科学人才,所谓应用科学就是核弹的研究、载人航天工程等等。而当时杨振宁所学的是理论物理学,偏向理论研究而非应用。

换句话说,当时的中国并不需要杨振宁这类的人才。再者,物理学科学理论的研究需要很好的科研条件以及仪器设备,而当时的中国显然缺乏这样的条件。再考虑到此时杨振宁和夫人杜致礼刚刚结婚,孩子和夫人都在美国,因为这些顾虑,杨振宁才没回国。

杨振宁的第二个诟病点是在2004年,82岁高龄的杨振宁娶了比自己小54岁、年龄只有28岁的翁帆,说实话,杨振宁此举所造成的社会影响确实不太好。然而,别人的你情我愿的婚姻我们也没有权力去评价和干涉。

杨振宁对中国的贡献是比较多的!

例如,在促进中美关系上,杨振宁的贡献是比较大的。1971年中美关系缓和后,杨振宁是第一个踏上祖国怀抱的华裔科学家。

回国后,杨振宁毫无保留的为邓稼先介绍了量子理论和大量的西方先进物理理论,一边讲还一边拿笔推算。杨振宁曾为病重的邓稼先带来了当时国外最先进但还没有上市的药物,此前杨振宁还无意间救过邓稼先:当时的四人帮企图以核爆炸未达到预期为由批斗他,杨振宁回国后请求见邓稼先,周总理就把邓稼先调回北京,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1971年,杨振宁参与了保钓运动,所谓的保钓运动,即:保卫钓鱼列岛和南海岛礁的爱国运动。之后,杨振宁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举办的“归还冲绳协议”听证会上作证,杨振宁从地理、历史和现实等角度,全面讲述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事实,杨振宁此举为我国的领土完整做了重要的贡献。

后来,杨振宁又致力于中国的科研事业。

他凭借自己的资源,或直接、或间接,帮助中国建立60多所物理实验室,杨振宁此举缩短了中国和国外物理基础设施的差距。

同时,杨振宁为清华、南开和复旦大学筹集了巨额的科研经费。例如,在2005年,杨振宁就奔赴香港,为清华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筹集到了一千多万美金的科研经费。

杨振宁受聘于清华大学时,其年薪为100万人民币,然而杨振宁却分文不取,将这些钱捐给清华大学的研究所。并且,杨振宁还卖掉了自己在纽约的房子,又捐了100万美元给清华大学。杨振宁捐的这些钱,足以让他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安享晚年,所以说杨振宁来中国养老经不起任何的推敲。

多年来,杨振宁还很重视人才的培养,他不仅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高端人才,而且建立各种物理实验室和各类基金会,为我国培养了许多的高端人才,推动了科教事业的发展。

而以上只是杨振宁的其中一部分贡献。

总之,杨振宁先生对中国的贡献有很多,仅凭杨振宁某些做法的不妥当而抹黑他,纯粹没有必要,毕竟,凡事都有主次之分。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依托网络传播的媒体行业大量出现,大量关于杨老很多失真报道的流量噱头文章大肆传播。

而关于杨振宁再入中国国籍的事情,更是让很多人不解,大量的网友批判辱骂杨振宁“回国养老”,诋毁他“在国外混不下去”才回中国“骗取待遇和名誉”。

让我们看看网友喜欢用来和杨比较,为中国早期国防事业鞠躬尽瘁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对杨的评价:

如果不是诺贝尔奖规定每个人只能在同一个领域获一次奖的话,杨振宁应该再获一次诺贝尔奖。他的规范场理论媲美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不但影响当代,他的前瞻性是将以世纪来论的。

说句不好听的,你们现在骂他,有经过邓稼先的同意么?对得起两弹元勋的邓稼先吗?

何况杨振宁真不是回国养老的,他缺钱吗?她缺人脉吗?他缺声誉吗?不缺!相反他可以利用很多人都没有的这些资源,为新中国继续的做出贡献。

这个被毛主席,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众多高层政府人员接见和赞赏的一位,科学成就仅次于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的伟大科学家,现在为何会被网络暴力贴上什么“回家养老”等众多诋毁下流的标签?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对杨振宁的深思和忏悔。

杨振宁也曾在一本书中透露,他的父亲直到临终前都没有原谅他放弃中国国籍!

这或许也是杨振宁重新加入中国国籍的一个重要原因,几十年的美国生活让他仍然无法放下,他想落叶归根!

所以,我们也就不要再对杨振宁的个人生活再说三道四了,其实也没有资格说三道四,那是他自己的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请问杨振宁教授为中国做出了哪些实质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