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戈《四圣心源》七日奇经部次

奇经部次篇幅虽短,细究涵盖了很多知识点,之前一直想弄明白。仔细学完,发现对女士们非常有益,冲脉和带脉都对女人特别重要,月经问题,闭经问题,女性问题,都可以多揉揉气冲穴,多敲敲带脉。

今年上半年因为少阳经司天,所以几个月来一直敲大腿外侧足少阳胆经,和相表里的内侧足厥阴肝经,每次敲完都特别舒服,神清气爽,最近尤其发现,手指轻轻一揉手少阳经的中渚穴,竟然有麻嗖嗖的感觉,前两天问老师,说这是经络通了的表现,真好!学了经络特别受益。

奇经八脉:督,任,冲,带,阳跷,阴跷,阳维,阴维。

督脉行于身后,起于下极之腧,并入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诸阳之纲也

下极之腧,指会阴深处的腧穴。

入属(zhu)于脑,属多义字,连缀,接连。

任脉行于身前,起于中极之下,循腹里,上关元,入目,络舌诸阴之领也。

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冲脉起于气冲,并足少阴,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诸经之海也


气冲,归属足阳明胃经,有缓解治疗肠鸣腹痛、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等作用。在人体的腹股沟上方一点,即大腿根里侧,脐下约5寸处,距前正中线2寸,穴位下边有一根跳动的动脉,即腹股沟动脉。


冲脉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为十二经脉之海。与生殖机能关系密切,冲、任脉盛,月经才能正常排泄,故又称血海。

《灵枢·逆顺肥瘦》: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伏于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

语译

冲脉是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禀受它的气血的濡养。其上行的一支,出于咽喉上部和后鼻道,向诸阳经渗灌精气。向下的一支,注入足少阴肾经的大络,从气冲部分出,沿大腿内侧下行,进入窝中,下行于小腿深部胫骨内侧,到足内踝之后的跟骨上缘而分出两支,与足少阴经并行,将精气灌注于足三阴经;向前行的分支,从内踝后的深部跟骨上缘处分出,沿着足背进入大趾间。

(1)调节十二经气血: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串全身,为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当经络脏腑气血有余时,冲脉能加以涵蓄和贮存;经络脏腑气血不足时,冲脉能给予灌注和补充,以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和"血海"之称

(2)主生殖功能:

冲脉起于胞宫,又称"血室"、"血海"。冲脉有调节月经的作用。冲脉与生殖功能关系密切,女性"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这里所说的"太冲脉",即指冲脉而言。另外,男子或先天冲脉未充,或后天冲脉受伤,均可导致生殖功能衰退。

(3)调节气机升降:

冲脉在循行中并于足少阴,隶属于阳明,又通于厥阴,及于太阳。冲脉有调节某些脏腑(主要是肝、肾和胃)气机升降的功能。



带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环腰如带,诸经之约也。

带脉,带之言束也,犹如束带一般。带脉的主要功能是“约束诸经”。足之三阴、三阳以及阴阳二蹻脉皆受带脉之约束,以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所谓腹部“游泳圈”,正是中医学“带脉”所绕之处。

人体上其他的经脉都是纵向的,这条经脉就好像一条绳子,将所有的经脉系在一起,所以称为带脉。


主治月经不调,闭经,赤白带下,腹痛,疝气,腰胁痛。现多用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带状疱疹等。

用“带脉”来治疗妇科病,古时是常用之法。用手轻捶带脉,可以让经络气血运行加快,有调经止带及疏肝行滞的作用,最善消除诸经在此处的血瘀积热,同时也是治疗各种疝气疾患的必选经脉。


我们学内针时,知道足少阳胆经的内关穴、足临泣穴通带脉,治疗带脉疾病针这里。


阳蹻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于风池,主左右之阳也。

跷,有轻健跷捷之意。

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足太阳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上行,经下肢外侧后缘上行至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眼内角。与足太阳经和阴骄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行与足少阳经会合于项后的风池穴。

阳跷脉具有调节肌肉运动和交通一身阴阳之气的作用,从而使下肢运动轻健跷捷。由于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故认为其有濡养眼目和司眼睑开合的作用。古人有阴阳跷脉"分主一身左右阴阳"之说,认为阳跷脉主一身左右之阳



阴蹻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交贯冲脉,主左右之阴也。

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足少阴经的照海穴,通过内踝上行,沿大腿的内侧进入前阴部,沿躯干腹面上行,至胸部入于缺盆,上行于喉结旁足阳明经的人迎穴之前,到达鼻旁,连属眼内角,与足太阳、阳跷脉会合而上行。


生理功能:控制眼睛的开合和肌肉的运动。阴蹻脉主阴气,司下肢运动。


阳维起于诸阳会,维络于身,主一身之表也。

"维"有维系联络之意,阳维脉有"维系"人身阳经的功能。阳维脉联络各阳经,与阴维脉共同起溢蓄气血的作用。

阳维脉循行:起于足跟外侧诸阳之会,即起於足太阳膀胱经之足外踝下一寸金门穴,向上经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到髋关节部,经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再到项合于督脉。


阳维脉发病,出现发冷、发热、外感热病等表症,所以《难经·二十九难》说:“阳维为病苦寒热”,治以桂枝汤、麻黄汤、黄芪建中汤等方。


阴维起于诸阴交,维络于身,主一身之里也。

阴维脉主要维系、联络三阴经。

循行部位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至胁部,与足厥阴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


阴维脉发病,则出现心痛、胃痛、胸腹痛等里症,所以又说:“阴维为病苦心痛”。心痛,忧郁。


凡此八脉者,经脉之络也。

经脉隆盛,入于络脉,络脉满溢,不拘于经,内溉脏腑,外濡腠理,别道自行,谓之奇经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艳戈《四圣心源》七日奇经部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