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第一次见用网络协议演绎即将来临的双十一的故事!

在经济学领域,有个伦纳德·里德(Leonard E. Read)创作的《铅笔的故事》。这个故事通过一个铅笔的诞生过程,来讲述复杂的经济学理论。这里,我也用一个下单的过程,看看互联网世界的运行过程中,都使用了哪些网络协议。

我把这个过程分为十个阶段,从云平台中搭建一个电商开始,到BGP路由广播,再到DNS域名解析,从客户看商品图片,到最终下单的整个过程,每一步我都会详细讲解。这节我们先来看前三个阶段。

1. 部署一个高可用高并发的电商平台

首先,咱们要有个电商平台。假设我们已经有了一个特别大的电商平台,这个平台应该部署在哪里呢?假设我们用公有云,一般公有云会有多个位置,比如在华东、华北、华南都有。毕竟咱们的电商是要服务全国的,当然到处都要部署了。我们把主站点放在华东。

image

为了每个点都能“雨露均沾”,也为了高可用性,往往需要有多个机房,形成多个可用区(Available Zone)。由于咱们的应用是分布在两个可用区的,所以假如任何一个可用区挂了,都不会受影响。

我们来回想数据中心那一节,每个可用区里有一片一片的机柜,每个机柜上有一排一排的服务器,每个机柜都有一个接入交换机,有一个汇聚交换机将多个机柜连在一起。

这些服务器里面部署的都是计算节点,每台上面都有Open vSwitch创建的虚拟交换机,将来在这台机器上创建的虚拟机,都会连到Open vSwitch上。

image

接下来,你在云计算的界面上创建一个VPC(Virtual Private Cloud,虚拟私有网络),指定一个IP段,这样以后你部署的所有应用都会在这个虚拟网络里,使用你分配的这个IP段。为了不同的VPC相互隔离,每个VPC都会被分配一个VXLAN的ID。尽管不同用户的虚拟机有可能在同一个物理机上,但是不同的VPC二层压根儿是不同的。

由于有两个可用区,在这个VPC里面,要为每一个可用区分配一个Subnet,也就是在大的网段里分配两个小的网段。当两个可用区里面网段不同的时候,就可以配置路由策略,访问另外一个可用区,走某一条路由了。

接下来,应该创建数据库持久化层。大部分云平台都会提供PaaS服务,也就是说,不需要你自己搭建数据库,而是采用直接提供数据库的服务,并且单机房的主备切换都是默认做好的,数据库也是部署在虚拟机里面的,只不过从界面上,你看不到数据库所在的虚拟机而已。

云平台会给每个Subnet的数据库实例分配一个域名。创建数据库实例的时候,需要你指定可用区和Subnet,这样创建出来的数据库实例可以通过这个Subnet的私网IP进行访问。

为了分库分表实现高并发的读写,在创建的多个数据库实例之上,会创建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的实例,也需要指定可用区和Subnet,还会为分布式数据库分配一个私网IP和域名。

对于数据库这种高可用性比较高的,需要进行跨机房高可用,因而两个可用区都要部署一套,但是只有一个是主,另外一个是备,云平台往往会提供数据库同步工具,将应用写入主的数据同步给备数据库集群。

接下来是创建缓存集群。云平台也会提供PaaS服务,也需要每个可用区和Subnet创建一套,缓存的数据在内存中,由于读写性能要求高,一般不要求跨可用区读写。

再往上层就是部署咱们自己写的程序了。基础服务层、组合服务层、Controller层,以及Nginx层、API网关等等,这些都是部署在虚拟机里面的。它们之间通过RPC相互调用,需要到注册中心进行注册。

它们之间的网络通信是虚拟机和虚拟机之间的。如果是同一台物理机,则那台物理机上的OVS就能转发过去;如果是不同的物理机,这台物理机的OVS和另一台物理机的OVS中间有一个VXLAN的隧道,将请求转发过去。

再往外就是负载均衡了,负载均衡也是云平台提供的PaaS服务,也是属于某个VPC的,部署在虚拟机里面的,但是负载均衡有个外网的IP,这个外网的IP地址就是在网关节点的外网网口上的。在网关节点上,会有NAT规则,将外网IP地址转换为VPC里面的私网IP地址,通过这些私网IP地址访问到虚拟机上的负载均衡节点,然后通过负载均衡节点转发到API网关的节点。

网关节点的外网网口是带公网IP地址的,里面有一个虚拟网关转发模块,还会有一个OVS,将私网IP地址放到VXLAN隧道里面,转发到虚拟机上,从而实现外网和虚拟机网络之间的互通。

不同的可用区之间,通过核心交换机连在一起,核心交换机之外是边界路由器。

在华北、华东、华南同样也部署了一整套,每个地区都创建了VPC,这就需要有一种机制将VPC连接到一起。云平台一般会提供硬件的VPC互连的方式,当然也可以使用软件互连的方式,也就是使用VPN网关,通过IPSec VPN将不同地区的不同VPC通过VPN连接起来。

对于不同地区和不同运营商的用户,我们希望他能够就近访问到网站,而且当一个点出了故障之后,我们希望能够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切换,这就需要有智能DNS,这个也是云平台提供的。

对于一些静态资源,可以保持在对象存储里面,通过CDN下发到边缘节点,这样客户端就能尽快加载出来。

2. 大声告诉全世界,可以到我这里买东西

当电商应用搭建完毕之后,接下来需要将如何访问到这个电商网站广播给全网。

刚才那张图画的是一个可用区的情况,对于多个可用区的情况,我们可以隐去计算节点的情况,将外网访问区域放大。

image

外网IP是放在虚拟网关的外网网口上的,这个IP如何让全世界知道呢?当然是通过BGP路由协议了。

每个可用区都有自己的汇聚交换机,如果机器数目比较多,可以直接用核心交换机,每个Region也有自己的核心交换区域。

在核心交换外面是安全设备,然后就是边界路由器。边界路由器会和多个运营商连接,从而每个运营商都能够访问到这个网站。边界路由器可以通过BGP协议,将自己数据中心里面的外网IP向外广播,也就是告诉全世界,如果要访问这些外网IP,都来我这里。

每个运营商也有很多的路由器、很多的点,于是就可以将如何到达这些IP地址的路由信息,广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3. 打开手机来上网,域名解析得地址

这个时候,不但你的这个网站的IP地址全世界都知道了,你打的广告可能大家也都看到了,于是有客户下载App来买东西了。

image

客户的手机开机以后,在附近寻找基站eNodeB,发送请求,申请上网。基站将请求发给MME,MME对手机进行认证和鉴权,还会请求HSS看有没有钱,看看是在哪里上网。

当MME通过了手机的认证之后,开始建立隧道,建设的数据通路分两段路,其实是两个隧道。一段是从eNodeB到SGW,第二段是从SGW到PGW,在PGW之外,就是互联网。

PGW会为手机分配一个IP地址,手机上网都是带着这个IP地址的。

当在手机上面打开一个App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解析这个网站的域名。

在手机运营商所在的互联网区域里,有一个本地的DNS,手机会向这个DNS请求解析DNS。当这个DNS本地有缓存,则直接返回;如果没有缓存,本地DNS才需要递归地从根DNS服务器,查到.com的顶级域名服务器,最终查到权威DNS服务器。

如果你使用云平台的时候,配置了智能DNS和全局负载均衡,在权威DNS服务中,一般是通过配置CNAME的方式,我们可以起一个别名,例如 vip.yourcomany.com ,然后告诉本地DNS服务器,让它请求GSLB解析这个域名,GSLB就可以在解析这个域名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策略实现负载均衡。

GSLB通过查看请求它的本地DNS服务器所在的运营商和地址,就知道用户所在的运营商和地址,然后将距离用户位置比较近的Region里面,将三个负载均衡SLB的公网IP地址,返回给本地DNS服务器。本地DNS解析器将结果缓存后,返回给客户端。

对于手机APP来说,可以绕过刚才的传统DNS解析机制,直接只要HTTPDNS服务,通过直接调用HTTPDNS服务器,得到这三个SLB的公网IP地址。

看,经过了如此复杂的过程,咱们的万里长征还没迈出第一步,刚刚得到IP地址,包还没发呢?话说手机APP拿到了公网IP地址,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就这?第一次见用网络协议演绎即将来临的双十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