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打卡12《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其三)

图/锦璱(图文设计)

上一篇:【锦】打卡11《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其二)

打卡12  生气通天论(其三)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bì)积于夏,使人煎厥(jué);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kuì)乎若坏都,汨汨(gǔ)乎不可止。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yù)于上,使人薄(báo)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疿(cuó fèi)。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zhā),郁乃痤。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hé)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lóu)。陷脉为瘘,留连肉腠(còu),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yōng)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shuò),穴俞以闭,发为风疟(nüè)。

【中医古籍出版社】《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本篇主要从人与自然界相通的角度,论述阴阳平衡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阳气在人身体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果阴阳失调,就会危害健康。四季邪气有更替,五味的过食,都会影响到体内阴阳之气的变化。所以,人类要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调养身体。

阳气的重要性

阳气者,若天与日,……,精气乃绝。


【部分原文】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

【部分译文】繁劳过度,人体阳气便驰张于外,而必然导致阴精衰败于内,再遇到炎热夏暑,更伤人体阴精,阴虚阳浮,于是就形成昏厥病。其症状为:双眼视物不清,耳朵闭塞失聪。当其发作时突然昏厥倒地,如江堤崩倒一样来势凶猛,像江水横流一样很难得到控制。


【注释】

1.辟积:辟通襞,指折叠衣裙;辟积指衣裙上的褶子,这里是累积的意思。

2.薄厥:一种因情绪激动、阳气亢奋,使气血上逆郁积于头部而突然发生昏厥的疾病。

3.痤疿:痤,是一种小疖,皮肤病的一种;疿,即汗疹。

4.腠:指肌肉的纹理,又称肌腠,即皮下肌肉间的空隙。

你可能感兴趣的:(【锦】打卡12《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