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的两部电影中,李焕英后来居上,成为口碑和票房齐飞的合家“痛哭”的良心大作。周围朋友纷纷领着几乎不怎么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妈妈,准备体验一番“母女(子)情深”。好笑的是,我们痛哭流涕,妈妈睡得真香。
有人说过中国的家庭关系拧巴之处在于所有人背后默默奉献,当面却从不解释。
从表面上看,电影的直观的触动之处在于让两人背后的默默奉献通过时光的交错展现在观众面前。两人虽然都没有开口,但是观众站在上帝视角却全都知道。李焕英在有了小玲以后没有买过一身新衣服、不舍得坐车回家上车以后又退票下车、为给小玲缝裤子学习针线活。小玲为了弥补母亲年老以后回忆青春时的遗憾,抢着买到第一台电视、说服队友参加排球比赛、撮合李焕英和厂长儿子。
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最让我起一身鸡皮疙瘩的地方在于二人都在利用最后的相处时刻为对方弥补遗憾。李焕英在穿越之后的核心剧情中,虽然对于小玲全部所作所为的根本目的早已了然,但却没有揭穿她,而是尽全力的配合她。因为这对于小玲来说,是弥补母亲年轻时候的遗憾;而对于母亲来说,她知道这是上天给小玲一个机会,去弥补她不能尽孝,不能让母亲高兴一次的遗憾。
如果说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就像流水,从高处流向低处,自然而顺畅;那么子女对父母的回报就像逆流而上的鱼,需要克服重重人性的阻碍。两方的关系是难以平衡的。
当婴儿呱呱坠地,他的世界是一张白纸,他毫无生存能力,他需要父母的养育与庇护才能长大。所以父母“理所当然”的为孩子提供成长的养料。当然不同父母的能力有差别,给予的养料也存在差距。但大多数的父母总是会尽全力的给予全部,尤其是中国父母。
而当孩子成人之后,大部分父母处在还可以照顾自己的时候,他们有收入、没有突发大病,还不需要完全依赖孩子。所以在这个时候,其实父母对于孩子能给予几分的回报是没有期望的。为人子女的我们能想到的方式不过是,每个月能不能给他们寄钱,过年能给他们多少红包,给他们买了多贵的礼物。但是最吊诡的地方在于,我们知道父母并不期待我们能回报多少。所以即便是用最庸俗的方式来孝敬他们,我们都会打打心里的小算盘,如果这个月给他们1w,那自己的买包计划又要推迟了。
在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中,两方角色背后的含义仿佛早已内定:父母的人设就是“无私付出”,子女的人设就是“自我中心”。
但现实讽刺的地方在于,当我们在打小算盘的时候,父母却在更多的期待子女能够在异乡打拼的时候照顾好自己,记得按时吃饭,不要熬夜,最好能早一点找到另一半互相照料,有空多回家陪陪他们。
虽然我们有小算盘,但也有很多的小心思不想让他们知道。我们也想让他们老有所依,愿意为了多赚些钱找一份996的工作,愿意能多休假几天陪陪他们加班加点提前完成工作,也愿意为了独自咽下在外受的委屈让他们放心。
小的时候父母为了孩子上好学校可以省吃俭用,长大以后孩子可以为了让父母安心报喜不报忧。
我们脚下的路其实已经是父母旧日的风景,他们就像电影中的李焕英一样,其实早已了然我们的小算盘和小心思。但他们选择包容与配合。虽然他们可能并不需要,并不期待,但是他们知道我们是想要他们接受这份回报的,所以为了我们能安心生活照顾好自己,他们选择作“听话的老人”。
要感谢这个电影为中国的亲子关系创设了一个空间,拉通了父母和子女双方的默默奉献。
所以,别哭了“贾小玲”,“李焕英”其实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