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心计》窦漪房:为什么说好女人,能旺三代?

在大汉初年,有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

她勇敢无畏地参加到了男人的战斗中,显露出她刚柔并济的一面,在这冰冷无情的世界里划开了一道彩虹般的亮色,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温度。


图片发自App

她就是历经三朝的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汉武帝的祖母窦漪房。

世人只看到她的顺风顺水,却不知她之所以能流芳千古,并非是因为这种好得出奇的命运,而是来自于她内心所坚持的理念。

她这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也是一部灰姑娘的进阶史。

不争,就是最大的争

在那个汉高祖刘邦击败项羽,一统天下的年代,窦漪房出生于河北清河郡一个普通的农家。

在窦漪房很小的时候,作为全家顶梁柱的父亲落水而亡,不久母亲也病死,只留下她和哥哥窦广国、弟弟窦少君相依为命。

为了维持家计, 13岁时,容颜清丽的窦漪房以良家子身份被征召入宫。

在汉惠帝当政期间,为了巩固朝堂,吕后在强化吕姓与刘姓通婚的基础上,精心挑选了一些她认为可靠且聪明乖巧的宫女赐予诸侯王,每个诸侯国五名,目的是对他们进行笼络、控制和监视。

在侍奉吕后的过程中,窦漪房深得吕后欢心,也幸运地被列入了“出宫人”名单之中。

听到这个消息后的窦漪房,偷偷地跟分派宫女的太监请求,想分在离自己家乡最近的赵国。

可不知是太监忘了还是故意的,窦漪房最后被分配到了代国,在队伍将要出发时,窦漪房才得知此事,但诏书已经发出,无可更改。

不过这次阴差阳错的安排,却让窦漪房遇到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代王刘恒。

和其他同去代国的宫女不同,窦漪房每天神情忧郁、郁郁寡欢,她并没有那种力争上位的气质,却正是因为她的这种与众不同,反倒引起了代王刘恒的注意。

刘恒对窦漪房一见钟情,他独宠窦漪房。

得到刘恒宠爱后的窦漪房并没有恃宠而骄,她克己守礼,端庄贤惠,赢得了宫中上上下下的一致赞誉。

福之祸所兮,祸之福所兮。这次与赵国的错过,不仅促成了窦漪房与代王刘恒的一段缘。也让窦漪房开始实现自己人生的逆转。

正如林语堂在《风声鹤唳》中所说:“不争,乃大争。不争,则天下人与之不争。”

不争不抢并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智慧。窦漪房没有锋芒毕露的野心,而恰恰是这种“不争”的姿态,让其他人都感到安心,反而为她赢得了上位的筹码。

以柔克刚,是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

以柔克刚,是一种女性的魅力。而在窦漪房身上,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公元前 179 年,代国王后去世,她和刘恒所生的4个儿子也相继病逝。

经过一系列命运的安排,刘恒成为汉文帝。

窦漪房和刘恒所生的长子刘启被立为太子,不久窦漪房被册封为皇后,时年26 岁。

出生于民间的窦漪房,深知民间疾苦。

在她的提议下,汉文帝广施天下,赏赐鳏寡孤独贫穷困苦,以及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和九岁以下的孤儿,布匹绢帛、粮食和肉类。

这种怜悯天下的情怀,不仅让她深受臣民拥戴,也备受文帝敬重。

窦漪房与吕后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她拥有一颗谦卑的心,她懂得以柔克刚,顺势而为。

在她和失散多年的哥哥、弟弟团聚后,按照惯例皇亲国戚入朝为官是常事,但因为有了吕后外戚干权的前车之鉴,朝中大臣们均对外戚非常忌惮。

而窦漪房,她没有像吕后那样垄断,她采纳了群臣的建议,她没有让兄弟入朝,

而是为哥哥和弟弟选择了有德行有文化的老师,让他们与品学兼优的人毗邻而居,后来她的兄弟们都成为了谦谦君子,没有被卷入朝廷争斗中,很好保全了自己。

她的这一无为的做法放到今天来说,都是超有远见的。她不仅有颜值还有智慧,也难怪命运的滑铁卢会更厚爱她一些。

她与吕后、武则天等强权女人不同,她没有太大的野心,她懂得安分守己,有自己清晰的角色定位。

在百姓面前,她是心怀大爱,体恤民情的皇后;

在大臣前面,她足够包容,强大却不强势;

在夫君汉文帝面前,她又是一朵善解人意的解语花。

每当文帝遇到烦心事时,总喜欢去窦漪房那里,窦漪房就似一汪清泉,总能让汉文帝浮躁的心变得平静起来。

水利万物而不争,人傲于世则不顺。

窦漪房总能以一颗平和之心去面对和处理问题,这让她在很多时候能以四两拨千斤之势轻易化解矛盾。

看似无为的她,其实蕴藏着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这也是属于她的人生大智慧。

铁腕柔情兼具,是为治国的根本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可能是上天给窦漪房的福泽已经用尽,在窦漪房抵达人生巅峰的时候,她患上了可怕的眼疾,双目失明。

虽然天命不可违,窦漪房把这作为她人生的信念,在短暂的痛苦之后,她坦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在汉文帝死后,她担当起了辅佐朝纲的重任。

她对于黄老之学的推崇,已经达到了执拗的地步。

其中有一个典故,是窦漪房曾召见辕固,问他《老子》是怎样的一部书,辕固不识时务,猝然答道:“这是平常人家说的话而已。”

窦太后为此大怒,命他到猪圈里去与猪搏斗。

幸亏在情急之下景帝丢了一把锋利的匕首给他,这才幸免遇难。

汉武帝刘彻即位后,窦太后担忧他经验不足,朝堂混乱,常出面干预,大事都得奏请她首肯。

汉武帝内心虽然有些气愤,却不得不听从于祖母的裁断。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窦漪房为了大汉的社稷,也有雷厉风行、唯我独尊的时候。

她最显著的政绩是平七国之乱。

在汉高祖建汉后,实行的是郡国并举,远离京都的地区因袭周代的分封制,给汉朝的治理带来了无尽的麻烦。

当七国反叛的消息传到京城时,历经朝廷风云变幻的窦漪房,此时却成了儿子汉景帝的主心骨。

她提议汉景帝启用曾因立储之事忤逆过她的窦婴为将军,驻守荥阳一带,以监督齐赵之军;

力推周亚夫为太尉,率军东进以平吴、楚之乱。

国家危难之机,她摒弃前嫌,运筹帷幄,毫不畏惧。

甚至在她最疼爱的儿子刘武腹背受敌时,她却柔声劝慰为此担忧的汉景帝:

我知道皇上是担心武儿扛不住,但皇上就放心地依太尉之计去做吧,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沉住气,耐心等待。

最终平七国之乱取得完胜,大汉朝又度过了一个危机。

在窦漪房身上,始终有一种以国家大义为己任的情怀,她以超人的胆识和魄力,辅佐朝纲,一腔热忱,令人佩服。

完美人生,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开始

有人说:人生就像是一个残缺不全的圆,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圆满的,也许正是因为认识到了每个生命都有欠缺,所以我们的人生才会因此变得更加的美丽。

而观窦漪房这一生,也不尽完美。

她这一生有两大遗憾。

第一大遗憾是在人生盛年,眼睛突然失明。而皇帝这时也移情别恋,宠爱起了慎夫人和尹姬。

这样的经历需要窦漪房坚忍和宽容。

所幸的是面对人生的大悲大喜和挫折起伏,她依然能泰然处之,修身养性。

即便后半生在黑暗中度过,她不仅活到了70多岁的高龄,而且始终在国家大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另一个遗憾是在处理与儿女的关系上,她失去了一贯的从容。

她过于宠溺小儿子刘武,一心想让汉景帝刘启传位给他,这种做法不仅有违大汉祖制,也让彼此关系不太和谐。

在刘武病死后,窦太后怪景帝害死弟弟,他们母子关系直到景帝去世都没有修复。

固然窦漪房的人生亦有缺憾,但间接促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之一“文景之治”的来临,仍不失为一位杰出的巾帼典范。

很喜欢这样一段话:

有缺失,才会有希望。万物皆不完美,人生总有缺憾。我们要以完美的心,接受不完美的人生。

人生没有满分,就像背着一个永远装不满的箩筐,因为装不满,我们才会不停歇地采摘,收获才会越来越多。

正如林清玄所说:愿你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生活中的琐碎和平凡,不被过去、现在、未来而束缚,常保持内心的欢喜与丰富。

曾经所有的遗憾,其实都是成全。

谨以此文献给每一个生活中抱有缺憾却努力前行的人。

共勉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人心计》窦漪房:为什么说好女人,能旺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