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捕鱼一样捕捉灵感

今天开始参加了的“日更打卡”活动,每天更新博客,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像捕鱼一样捕捉灵感。

一个好的渔夫是不能先预测一下今天能打到多少鱼,再决定今天要不要出海的,因为你不知道在哪一天会捕到最多的鱼,哪一次撒网会最有收获,甚至一个网撒下去到底是哪个网眼会捕到鱼。如果依赖运气,那干脆之前捕不到鱼的网眼就不织好了,但显然这样只会让漏网之鱼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一条鱼也捕不到。

同样,写作的灵感不能依赖于“灵光一闪”地碰运气,而要靠日复一日地坚持“下网”,尽量做到“每日一更”,才能确保有好的收成。对此,林清玄也曾以捕鱼为例,说明灵感的捕捉方式:

“灵感的获得犹如渔民捕鱼,网眼大就补大鱼,网眼小就捕小鱼。我出海时就决定拿什么网去撒。我的灵感源源不断就是通常我的网眼很小,就是生活里面灵感的小鱼也捕得到。生活里面有很多灵感这个灵感不是突然存在,它是透过训练而捕捉到的。而且有不少方法可以训练灵感的及时捕得。比如要三多,即多观察、多思考、多体会,还要立刻抓住灵感,我经常是相机、笔记本、录音机随身携带。有手机后就全用手机了。”

即使在收成不好的时候,也要坚持在写作上坚持“下网”,才能最终得人如得鱼一样。所谓“得人”,不仅指收获志趣相投的读者,也更是收获我们自己,让我们能够通过写作更加丰富完整自己的生命,也藉着坚持来磨练我们的信心。

耶稣第一次呼召门徒的时候,来到革尼撒勒湖边,对后来成为第一任教皇、被称为“磐石彼得”而彼时尚为渔夫的西门彼得说:

“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

彼得回答说:

“夫子,我们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什么。但依从你的话,我就下网。”

他们下了网,就圈住许多鱼,网险些裂开,便招呼那只船上的同伴来帮助。他们就来,把鱼装满了两只船,甚至船要沉下去。 (路5:4-7)

这正是凭信心而坚持做事,最终取得丰厚收获的一个好例子。

与之相反,写作(以及其他需要坚持的重要事情,如读书、锻炼等等)切忌的,正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这里需要深究一下,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比如说,网为什么要晒?

这是一个来自古代的成语,“网”之所以要“晒”,是因为以下几点:

  1. 过去的渔网大多用麻纤维织成,麻纤维吸水易膨胀,潮湿时易腐烂,所以用过后要晒两天,以延长渔网的使用寿命;
  2. 干燥的渔网能充分展开,在水下的覆盖面积也更大;
  3. 如果网住了鱼,那么鱼会尽情地挣扎,在这个过程中渔网会缠绕得很乱,甚至变成“一条绳子”;
  4. 即使未网住鱼,在下网和收网的过程中也会缠绕进很多水草、树枝、垃圾等,需要清理,但湿漉漉的渔网上的水草等杂物不容易被去掉,而且还很容易弄破渔网,但是把渔网晒干后就容易多了。

看起来,从基于实际工作需要的角度看,“晒网”并不是问题所在,因为这是下一步更好地打渔的需要。类比于写作上,我们固然需要每天拿出时间来码字写文章,但也确实需要比如读书学习、搜集素材、与朋友交流等,从丰富多彩的生活和阅读中源源不断地汲取写作的养分,因此,“晒网”的过程可谓不可或缺。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答案是:出在时间的安排上。

实际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并不是有时会被误解为的“一共有五天”,而是指“一共有三天”,也就是说,一个渔民,给他三天的时间去打渔,他浪费了两天的时间在以晒网为由的休息上,只剩余一天的时间在工作。

坚持写作,或坚持任何一件事情,问题往往在于此。我们常常会找到许许多多的理由来为要做的事情做“准备工作”,比如上述四条非常具有说服力的“晒网”的理由,但无论这些理由多么充分,都不能否定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做这件事情(比如写作)本身才是最有价值的,而一切的准备工作只能是为其提供支持而已,而不能对核心任务形成挤占。

举个例子,我大可以以积累素材为由,连续一个星期读书、看电影而让自己“没有时间写作”,于是由此断更,这无疑会对刚要起步的系统写作习惯养成造成深深的伤害。而且,稍加深思就会得到进一步的结论,也就是:如果我不是以写作为目标,那么其实我是无法判断我通过读书、看电影积累的这些素材对于我当前要写的主题而言到底有多少价值的,或者说其中到底有多少成分只是在娱乐、“kill time”,而仅仅有多少成分是真的在积累素材了。更为重要的是,要时刻牢记这一点:如果一个知识无法存储在自己通过笔记或写作建立的有系统的知识管理架构之中,保存为一个拥有足够结构性的知识体系的一部分,那么其充其量只能是一个“碎片知识”、“冷知识”,其价值将大打折扣。就比如上述关于“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网为什么要晒”的知识,单单知道这个知识点本身而言是不能对我形成什么实际的价值的,至多可以作为一种谈资。但将其整理到这篇关于“坚持对于写作的的重要性”的文章之中,加以进一步的思考和推理,就形成了一个远远具有更多价值的知识,而且其在我个人整体的知识框架中也将变得更容易回忆、理解与运用。而这,正是坚持写作博客的一个重要价值所在:整理、规范自己的知识和思考,将之外显化,成为一个可以观察、修订、不断改进的客体。

这有点类似于《三体》小说第三部中“歌者文明”的可以拿出来翻找信息的“思想体”。人的内存是有限的(虽然记忆的硬盘很大),只要回忆一下当我们做“你能在不借助纸笔的情况下心算乘法到几位”这样的游戏时的情形,就可以形象地感知到我们的“思维内存”有多小。而当思想通过写作成为一个可以用容量近乎无限的外在存储和发展了几千年的语言文字体系来观察、编辑的客体,那么其容量、可拓展性、复用性、瑕疵的可检验性等等将得到极大的拓展。

因此,我要坚持日更,像捕鱼一样捕捉灵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像捕鱼一样捕捉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