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成〈中庸〉学习笔记104》

《金文成〈中庸〉学习笔记104》

今天是己亥年己巳月壬子日,四月十一,2019年5月15日星期三。

我们正在跟着船山学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一句。

上一节,船山讲解"在中"和"时中"是同一,这就意味着,今天发生的一切,其实由来已久,在很早以前就已蕴酿而来。

这一节,船山以静坐为例说明这一点。

因为儒释道西四家均采用静坐之法,所以称为共法。

大儒静坐的事例中比较有名的,比如大家较为熟知的曾国藩,他在当了京官后始学静坐,三月而脱胎换骨。王阳明更不用说了,龙场悟道就发生在静坐之时。王夫之先生若无静坐心得,则断然举不出今天的例子。

静坐都干些什么呢?

以曾公为例。曾国藩"修身十二法"第二条就是静坐:

"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实话说,这句话我今天才懂。

"体验来复之仁心"是什么意思?

"正位凝命"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是"如鼎之镇"?

这几个问题跟着我走了整整四年。

2015年夏季确立了以曾国藩为榜样的学习目标,亦步亦趋至今整四年,目前仍然处于皮毛之中。类似今天这种懂的收获,也只是时间的积淀中偶然有所进境。

"体验来复之仁心"是一整套哲学系统,绝不是"爱心回归,洗涤心灵"这样的文艺鸡汤所能概括的。

"来复"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形态。

"仁心"不是指纯净的爱心,而是特指一种担当,是挺身入局后的倔强和勇毅,是经纶济世的筹划和策略行动。非闺房懿德,非妇人之仁,非小清新小文艺的泛滥爱心。

明天继续。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中庸〉》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文成〈中庸〉学习笔记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