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心理百科》,一本接地气的心理自救指南

中学时学过一篇文章叫《扁鹊见蔡桓公》,讲的是战国时期的诸侯蔡桓公讳疾忌医,不接受神医扁鹊的治疗结果病入膏肓,因而送命的故事。

诸侯尚且如此,何况普通人呢?很多人都不敢面对自己的疾病,尤其是心理的疾病,感觉承认了自己就和别人不一样了,会被别人另眼相待。

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过:所有的恐惧都来自于对未知世界的惧怕,人之所以迷信,只是由于恐惧;人之所以恐惧,只是由于无知。

那么从无知到有知是个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心理的疾病,专业性很强,专业人士学习都需要好多年,对于普通人的门坎就更高了,而《家庭心理百科》则为我们这些普通人提供了一个途径去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学习的同时既能提高对自身的了解,也能帮助到自己的家人,确切地说,这本书像是一本接地气的心理自救指南。

一、我们为什么要自救

首先,心理疾病比一般的疾病还要难以应对,这往往是由于病人本身就羞于承认自己的心理出现了问题,怕被社会异化,怕被人看作异类,结果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期。或者说,本身对心理学这门学科有误解,对自身的状态又把握不清,引以为耻,等当真正受到疾病困扰的时候已经很麻烦了。

从目前看,整个社会对心理疾病的包容度大大提高,比如各大医院都有身心科一类的科室,学校里也很重视青少年心理状况,会定期请相关专业人士来为孩子们讲课,并且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以缓解学业给孩子带来的压力。但就个人的感受,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这方面专业人才缺口大,这些都是现实问题,所以出现了心理状况,单凭外力解决真是杯水车薪。

其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经历过这些事情的人永远都缺乏共情的能力,好多年前,我们中有些人甚至会觉得抑郁症实际上是一种矫情病,直到这几年大家才渐渐看到了这种疾病的危害。真正走入心理疾病的人,很容易陷入困境中无法自拔,外界能带来的影响力也很有限,就正如古语所说,心病还要心药医,实际上还是强调一种自我调解。

第三,真正面对问题想解决好,就必须对这个领域有一定的熟悉,就像很多人学习心理学最初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比如抑郁、睡眠差、不善于调解自己的情绪等等,后来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地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也能坦然面对自身的问题,学会了与自己和解,从而改善了自身的心理状况。

二、为什么说这本书是一本自救指南,它的优点在哪些方面?

实操性强:

这本书汇集了韩国精神科医生宋炯锡等10位精神科医生的智慧结晶,以临床案例为基础,对各个年龄段家庭成员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和回答,选用的案例也具有普遍性,特别利于实际操作。

起先我阅读的时候有些担心,韩国的心理学执行的是欧美体系,未见得符合亚洲人的需求。但看了书之后发现这种担心纯属多余。因为韩国的文化实际上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他们骨子里还是亚洲人的思维,所以这本书对于我们中国人也是适用的,对现实的家庭生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针对性强:

这本书涵盖了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耄耋老人等不同年龄人群的心理问题,既有从科学角度的阐述,也有对社会学方面的探讨,对改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睦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对我自身有帮助的部分:

这本书内容很多,从三大方面进行了阐述:从先是从埃里克森的人生八个视角讲述了人类心理发展;再进一步细化到家庭百科,包括亲子关系问题、小学阶段的问题、中学阶段的问题、老年阶段的问题等等,最后还着重介绍了一些诸如投射、俄底浦斯情结、分析心理学等心理学概念,书的内容非常详实,而且书很厚,做不到一一解读,现在仅对我最关心的是青春期的问题,谈谈自身的看法。

这本书中关于中学阶段的问题,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展开的:家庭内部矛盾、日常生活管理、人际关系和学校生活的适应问题以及前途问题。

每个方面都包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每个章节是先提出一个小的案例,然后针对案例分析现象形成的原因,最后给出解决的办法。

比如其中有一个案例谈到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正确沟通。其中对“中二病”这个提法进行了解读,提到孩子在这个时期和家长相处得不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也给出了解决方案指出不要贬低或者轻视孩子,要努力分享孩子的兴趣,获得孩子的尊敬,走入孩子的内心,准确把握他们对父母的看法和感受。

对于这点我深有感触,青春期的孩子犯起中二病来真的让父母很难过,有的时候会和朋友感慨现在的孩子真的很难理解,然后安慰自己这是亲生的,但从这本书中,你就可以感觉到其实不是孩子难以理解,而是我们没有真正把握孩子的内心世界,久而久之,与孩子产生了隔阂,用家长的权威去压制孩子是于事无补的,还是要设法和孩子建立真正和睦的亲子关系,做到正确沟通,才是解决之道。

另外这个章节,对于很多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也给了我不一样的思路,比如如何正确教训孩子那个章节提出可以在下课或晚餐时录下自己与孩子的对话,回想下当时孩子的表情,从而修正自己错误的表达,说实话,这个办法很有意思,我以前从来没想到过。

还有孩子突然厌学时,应该注意“隐匿性抑郁”,这对于我这样的心理学小白来说也是全新的概念值得学习,另外谈到长期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会造成数码性痴呆,看完后自己都吓了一跳,回想下自己对手机的依恋,以及长期过度使用手机后对自己的影响,确实开始警醒,这也是本书给我带来的收获之一。

总之,这是本值得推荐的好书,会达到开卷有益的效果,个人感觉等真正全部深读后,无论从自身,还是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都会产生很大的帮助,说它是自救指南确实是实至名归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庭心理百科》,一本接地气的心理自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