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以下内容整理自《因材施教》(【美】罗伯特·阿多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无数人的一生中,都将学习与恐惧画等号。我们,作为教师,既然承担教导一个人的责任,那么也必须帮助他承担起他的责任。
策略一:创造空间
【适用情境】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事拖拉、没有条理。
【操作方法】和学生一起探讨他的学习用品安置习惯,比如和他一起整理书包。老师拿出书包里的所有物品,一样接一样的问他“这是必须留下的,还是我们可以扔掉的?”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哪些留下哪些是要扔掉的。这样一份接着一份的反复问下去,逐渐简化询问过程,干脆利落的问留下还是扔掉。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要让他知道“要么留下要么扔掉”的决定,永远是由他来做的,为他创造了一个空间。让他来决定每一份材料、每一件物品是该留着还是该扔掉。在他做决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的帮助他,比如说用这样的问题提示他“以后写作业或考试会用到这个吗?老师希望你留着这样的东西吗?你以后还需要这个吗?”如果他说已经过时了,那么就相信他的论断,扔掉这些东西。最后将所有需要保留的物品,和他一起井井有条、分门别类地放到书包里。
【效果】通过培养一个基本生活技能,帮助学生养成有条理的习惯。创造物理和环境空间能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去想象和发现,我们知道在干净宽敞、安静明亮的环境中,人的大脑思维是多么的活跃和通畅,我们有义务为我们的学生安排这样一个物理空间,然后再教他们如何保持这种可贵的氛围。
【原理】对一般人来说,看到一些杂乱的东西,会让人感觉头大并引起焦虑情绪。最好的情况是,会试着鼓起勇气适应这样的环境,但最坏的情况是为了不去面对这些混乱,他干脆拖着不干或者干脆远离这种混乱,别说直接整理,就连稍微想一下,这些令人头疼的任务都会引起内外冲突,这种类型的紧张情绪来自空间的狭小局促,会打断我们学习的过程。为学生创造一个温暖愉快的学习环境,是长期有效的做法,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完整思路不被打断,能够分配好他们所拥有的每一份脑力,好让自己在学习时全神贯注。
策略二:回到过去
【适用情境】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终于弄明白了一个很难的问题。
【操作方法】可以对学生说:“好的,看起来你现在已经明白了,那么你能回到过去,比如说5分钟之前吗?向5分钟之前的你解释,他当时不懂,但现在懂了的东西吗?”
【效果】通过对这项活动的构思和实践,学生将间接的理解自己是如何在几分钟内完成知识“更新”,从而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可想而知,当学生认识到,任何的几分钟内都会出现进步,甚至几秒钟内会有进步,他们会很受鼓舞。
【原理】这个实践源于即时反馈,为什么学生会喜欢玩各种电子游戏?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游戏平台能够提供及时反馈,刷一下,就能看见结果。学生通过与几分钟之前的自己对话,进行自我反馈,意识到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这也是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实现的途径。
策略三:暂停&继续
【适用情境】学生对较长文章阅读和复杂应用题的审题缺少专注力
【操作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让学生在你认为值得跟进或讨论的地方暂停,提问:“好吧,你刚刚读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或者启发将要读到的内容“那么,你希望接下来读到什么?”通过交流确认师生二人完全准备好进入文章下一部分时,就说“继续”。
应用题辅导——师:“我们从读题开始,边读边看。”生:“玛丽有一个比萨饼店,午餐零售比萨和苏打水。”师盖住剩下的文字“暂停一下,那么你认为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信息?”生:“很可能会谈到每种商品的价格。”师:“听起来不错,继续。”学生看到自己的预测是对的,继续读:“比萨每块3美元,苏打水每罐1美元。昨天玛丽赚了100美元。比萨和苏打水,总共卖了40件。”师再次盖住余下的文字:“暂停一下,很多信息都给出来了,我们知道了什么?”学生描述获得的信息。师:“你觉得接下来会问什么问题?”或继续问:“如果你在午餐时间卖比萨和苏打水,除了价格,还有什么信息至关重要?”学生可能会在思考后说:“每一块比萨的大小。”师:“你确定吗?”生:“是的。”师:“好极了,继续。”学生继续读:“昨天玛丽比萨饼和苏打水各卖了多少?”
【效果】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询问文章主要观点会促使学生全心理解他已经读过的内容,有的学生会在老师询问后再专注地回头再读一遍,如果学生很难总结刚刚读过的内容,那就帮他回到课文中,逐句寻找主要观点,跟他说清楚,总结技巧是需要练习的,练习多了就会越来越熟练。而询问后面的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作者传达的信息,学生假设不必是正确的,创造假设才是重要的。
随着“暂停——继续”的反复练习,给学生的思想输入了“在阅读时创造内心对话”的概念,逐渐消除对长时间深度阅读的恐惧,帮助学生逐渐建立理解文本(阅读或应用题)的技巧。
【原理】暂停有这样几个积极的影响。第一,打破单调的阅读,让学生适时调节情绪,从恍惚状态中唤醒;第二,学生阅读了部分信息之后,通过“暂停”检验学生是否明白;第三,如果不“暂停“,是不会得到这些假设的,教师无法探寻学生阅读问题所在;第四,暂停之后既回顾已读过的,也展望内容的发展,使信息在学生头脑中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