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0

寻迹山大人:印证过往,见证未来

——山东大学“传国粹,承匠心”社会实践团队暑期实践总回顾

 

 

[if !supportLists]一、[endif]志同道合,幸甚至哉


2021年6月12日,山东大学“传国粹,承匠心”社会实践团队正式组队,来自外国语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和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的9位同学,出于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相同的兴趣和热情,组成一个跨越山东省、安徽省、辽宁省、福建省四省七地,拥有多种专业优势的非遗调研大家庭。

[if !vml]

[endif]

在暑期实践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已多次在群聊中讨论实践的具体形式、内容和实践目标,并确定了团队内部分工。经过多次讨论,我们发现大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大多局限于家乡本地非遗项目,缺少深度了解。因此,我们在本次实践中决定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两个角度入手,既要从历史的角度真正理解“非遗”的内涵,同时也要用发展的眼光对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确定好实践主题后,团队开始个人准备工作,准备进入走访环节。

 

 

 

[if !supportLists]二、[endif]线上线下,走进非遗

 

我们的实践自2021年7月15日正式开始,延续41天,至8月25日正式结束。在实践开始初期,七地的同学首先根据团队讨论和资料搜集,制定了本地的非遗项目走访策划。

在整个7月期间,团队以线下实践走访为主,分别来到山东省泰安市皮影艺术馆、安徽省合肥市黄梅戏剧团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与采访。我们的调研主要分为非遗项目基本信息了解、相关负责人采访和后续资料搜集等部分。通过近距离感受非遗以及与非遗负责任的交谈,我们普遍对于非遗传承者的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合肥黄梅阁艺术团的负责人王春晖老师为例,工匠精神不仅表现在多年的勤奋练习上,更表现在对于非遗保护的每一份用心,细致到观看表演的同时也在构思新的文创周边产品。

进入8月,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我们将社会实践由线下转入线上,进行线上采访、发放调查问卷以及资料整理工作。线上线下的整合方式,让团队在适应形势需要的同时,圆满完成实践任务,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if !supportLists]三、[endif]调研一程,且行且思

 

 

一月有余的实践转瞬而过,但是实践过程带给我们的思考却从未停止。

在实地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新冠疫情对于非遗的冲击仍然不可小觑。最直观来看,客流量与疫情之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同时,多地的非遗项目也出现了暂时性停滞不前的问题。以“泰山皮影”为例,实践队员在与艺术馆工作人员的交谈中得知: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前,“泰山皮影”的发展势头正盛,在北京前门大街的门店欣欣向荣,新剧目层出不穷,演出也有望在国际舞台上更进一步。可是自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以来,由于客流量大大减少,“泰山皮影”传承团队被迫缩减规模。原泰山皮影的剧目编辑团队甚至也在无奈中解散,直接导致近两年来没有新剧目输出,进而可吸引的观剧人数进一步减少,形成停滞不前的恶性发展循环。

同时,非遗传承后继无人的危机仍然存在。实践队员在对非遗负责人的采访中发现,年轻人不愿从事非遗相关工作的情况如今在多地普遍存在,其中经济因素为主要原因。由于大多数非遗项目如今还未能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不能很好地融入市场,因此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仍然较低,很难满足年轻人需要扎根立足、买房买车的经济需求。年轻力量不足,又进一步导致非遗的发展与新兴市场需求脱节,更易陷入发展困境。

以上的两个问题,只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一部分。虽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大多数民众对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都持乐观态度,也愿意为非遗发展出力。但毋庸置疑,要想真正助推非遗发展,更好地讲好“非遗故事”,我们还有太长的路要探索。国家、社会、个人必须各出己力、齐谋良策,相信有我们共同的努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定将得到越来越好的保护和传承!



文/赵凯南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