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俞敏洪倒下,还会有数个俞敏洪站起来!

近日,俞敏洪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并附文:“教培时代结束,新东方把崭新的课桌椅,捐给了乡村学校,已经捐献近八万套。”他转发的,是新东方公众号当日发表的《当一辆红色卡车,驶向远方》。

因为业务调整,新东方各地学校将退租1500个教学点,遗留下了一堆崭新的课桌椅,这些课桌椅都是新东方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专门定制的,有些可以根据孩子的身高调节高度,有些做了圆角的设计避免孩子不小心磕到头,这些定制桌椅,每套大概市场价六七百块钱。

据新东方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郑州、西安、合肥、成都、宜昌、佛山、兰州、连云港、武汉、乌鲁木齐、太原、海口等新东方分校,共计向乡村捐出73366套新桌椅。

与其他跑路的教培机构相比,新东方简直是一股清流。一方面,新东方有序裁员,结清了员工工资;另一方面,新东方宣布“无条件按比例退款”,对于已开课学生的退费要求,按照已完成课时扣除相应学费,其余全部无条件退费。

“双减”政策对教培行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企查查数据显示,自“双减”落地后,全国范围内共有近3.3万家教育相关企业吊销或注销,平均每天超400家。

各大企业也都在寻求转型,俞敏洪在直播时表示,新东方未来计划成立一个大型的农业平台,将会和几百位老师通过直播带货帮助农产品,还有前段时间的猿辅导变身“猿服道”,转卖羽绒服等等。

那未来教育的路在哪里呢?为什么国家会这么大力打击学科类教育呢?其实国家是有意扶持职业教育,但这条路却“路漫漫其修远兮”。

1、职业院校仍是学历教育的附属品

学历与非学历职业教育原本是分工明确的,一个提供学历文凭获取渠道,一个负责培养技能型人才。而目前的大现象却是,热衷于非学历职业教育的主体主要是大学生与职场白领,原本中高考失利的人群更多涌进学历职业教育。

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职业院校的技能人才培养功能,但大多数有条件的人仍然会以获取更高学历为目标。因为在他们眼里,不单单追求的是学历,是知识,而是在社会阶层跃升的途径。只要不改变这条途径,就不断有人在学科教育上前仆后继,职业教育的道路就没有这么轻易开拓。

而职业教育在人们眼里更多的是技能的培养,通俗来说,就是教你如何谋生,如何赚钱,跟社会上升途径完全不挂钩,但是现实是,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教会真正有用的技能了吗?没有。

并且很多家长认为,上技校,毕业出来还是从事服务人的底层行业,教人赚钱是非常不现实的,毕竟职校的老师也在苦逼地打工,拿着微薄的收入,根本毫无说服力,所以有那闲钱还不如早出来两年到社会打工来得更实在,这种社会观念很难改变的。

2、被歧视的职校毕业生

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用工歧视。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秋季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首份工作的平均月薪水平最高为7337元,大学本科生首份工作的平均月薪为5120元,而职校应届生首份工作平均月收入仅为3828元,几乎是研究生首月平均月薪的一半,和本科生的差距也达1300元。

并且职场学历歧视问题现在也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对职校生的印象是“一群考不上大学的人”,以至于很多人因为学历问题,在简历的第一关就被刷掉了,连面试的门槛都够不着,况且很大部分企业过于青睐于985、211,连普通本科都瞧不上,更别提职业院校毕业生了。这让职业院校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

不少成功实现专升本的学生,还十分忌讳被追溯第一学历,并且在职场求职中也会普遍看重第一学历,而且众多职业院校校名去“职业”化趋势十分明显,不少高职院校一直想去掉校名中的“职业”或“技术”字样,急于与该身份撇清关系,实现专升本,再从学院变成大学,实现“高等专科学校——学院——大学”的更迭。

职业院校的这一倾向,更多还是出于无奈,当就业市场、社会认知不待见职校生的现象下,摆脱这一身份标签,是远离裹挟的一个有效方式。但从社会角度来看,真正提高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需要同步推进改善就业市场与提升职业院校质量。

3、改变无奈的现状,须市场与院校共同进步

推崇高学历、成为白领,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歧视,很大程度上还是来自于职业院校和政策的完善。

职业院校目前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招生困难、空壳院校、经费短缺、师资力量薄弱、制度建设不完善、管理问题突出等,各地职业院校学生学生状态松散,管理极其敷衍,混日子的大有人在,完全成为了“坏学生”的培养温床,导致学生根本学不到真正有用的技能,以至于形成现在的局面。

整体来说是职业院校一边艰难前行一边被边缘化,职业院校规范发展、培养出更多真正的技能型人才,才是社会消除对职校生歧视的最有利措施。

所以相对于对各学科类教育培训的打击来说,一个俞敏洪倒下了不要紧,努力改变职业教育的现状,真正培养出高技能人才,拿到社会的“通行证”,增强说服力,才是教育最终的正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俞敏洪倒下,还会有数个俞敏洪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