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教育一一贴正面标签对孩子的影响(二)

        先看一个实验,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在考查某校时,随意从每班抽了3名学生,共18人的名字,写在一张有表格的纸上,交给了校长,极为认真的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材"。过了半年,他们又来到该校,发现18名学生的确超过了一般的学生,进步非常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部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常大的成绩。这一效应就是心理学中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已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因此,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的更好。因为这是得到了你崇拜的人,切到好处的影响和暗示,让孩子信心十足,坚持努力学习;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完全接受博士的认定,对这些孩子格外关注,重点培养,尽而成才。

      我们再看看北宋伤仲永的故事:“仲永五岁时,从未见去书写工具。但哭着要求此物,待父亲借来之后,仲永立刻写下四句好诗。自此,指物给他写,他便能立刻写来和道理兼容的好诗。从那以后,仲永名声远扬,甚至有人花钱买他写的诗。这时,仲永父亲认为有利可图,便每天带孩子四处拜访同县人,以至仲永从而受到各种夸奖和追棒,什么“神童"啊,“天才"噢,普天盖地。待仲永到十二三岁时,已与同龄人无异了,在他身上没有了“神童"的气质”。

        追其原因,无非是“神童"这种硕大的标签,让家长眩晕无比,失去方向感,而孩子压力过大,不敢继续学习,探究,且无人引导培养,导致为平庸。

        那么,对孩子该不该贴正面标签呢?

        首先,“正面标签"是家长式焦虑的隐晦表达,是希望以孩子的成功来换取他们的自身价值,即不是真正出于孩子的成长考量。

        其次,对孩子的言过其实,过度夸张,以偏盖全的定论,如:因孩子做对一件小事,家长就夸宝宝“真聪明”、“棒极了"等等。让显亮的光环扣在孩子的头顶上,像“紧箍咒"一样。产生极大的压力,使孩子喘不过气来。不敢大胆去探索,去研究,去创新。如果一旦出错了,就达不到标签的标准了,对孩子带来打击,让孩子不敢面对现实的自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唤醒教育一一贴正面标签对孩子的影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