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我家的牛
阅读、培训、交流、会议……都是获取知识的不同路径,只要你获得新知,都算学习。
学习需要完成四个环节:
1、需求:你欠缺什么,你当下最迫切需要会什么,明确你的需求
2、学习:根据需求制定学习计划,如,把英语学到能应付外企这份工作。
3、实践:运用你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4、反思:反思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优化之前的行为。
很多人只是完成了前两步,后面最关键的两步没推进,以至于知道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知道不等于得到,两者的距离相差十万八千里。
你学了很多,但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跟你会不会转化知识有很大关系。就像你开了一家街边小店,你思考着把流量做起来,想办法拉了很多人进店,可是这些进店的人不买商品或者很少的人买,你依然赚不到钱。
因为你的进店转化率很低。
学习也是一样,你整天看书,上课,只是代表进你脑袋的东西很多,但这些知识有木有转化,你并不在乎,结果可想而知。
学习的“流量”你很容易控制,无非就是把量加大,但学习的“转化率”跟不上,一样徒劳,那是内化知识的最关键一环。
关于提高学习转化率,分享四个技巧。
1、复述所学内容
最好的学习是以教为学。
以讲复述
把你学到的内容,进行转述或分享。你讲一遍,然后与原文进行比对,直到“精细复述”。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促使你进一步巩固所学概念。
以写复述
写作的意义并非开个公众号赚钱,它也是一种提高学习转化的方式,我能把一个知识点写一篇文章,至少在这个知识点上,你的理解比很多写不出的人要更深入。
讲和写都算教。
2、为学习落地制作应用工具
关于这点以彭小六的新书《洋葱阅读法》来举例。
“工具表格法”
“九宫格笔记法“,这是彭小六总结的可以提高阅读一本书转化率的工具。
意思就是,你只要从一本书里搞清楚9个概念就已经算不错了。
若没有这个表单工具,很可能看完就扔一旁了,但是有了这个工具,阅读就变的开始落地了。
同样,你也可以根据知识点的特征,找到内化它的工具。
假如你看一篇关于情绪管理的文章,其中提到了一个“铁钉的故事”。你会如何设置这个知识点的转化呢?
你是不是可以建一个EXCEL表,命名“情绪检测表”,抱怨消极你就打X,其它你就打√,时间期限为30天。
当你真这么去做,你相信我,你的X一定会越来越少,直到X消失,从此变成了一个积极不抱怨的人,完成了从知识到行为的改变。
“流程图”
流程图也称作“输入-输出图”,改图直观地表述一个工作过程的具体步骤。流程图对准确了解事情的如何就行的极有帮助。
《洋葱阅读》彭小六总结了不同的阅读方式,它的流程步骤是不一样的。
快速阅读的步骤:
1、提问
2、预习
3、扫读
4、切重点
5、复习
碎片阅读的步骤:
1、提炼
2、链接
3、融合
以上的流程是让阅读变的有步骤可循,换做是你,你能否总结的出?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借用这套流程。
但并不是所有领域都有现成的方法,还需你根据自己情况去做流程图。
假设,你岗位是活动策划,你能否结合课程学习和工作实践,总结出一套适用自己公司的流出呢?以后只需按照这个流程图操作就行了。
当然,工具形式很多种,流程图、工具表单、操作说明书、作业指导书、学习卡、…………等等都算。
这些配套工具的目标是降低自己运用知识的成本,在学习和实践之家架起了一座“转化率桥梁”。
3、定期提交使用报告
很多培训机构,在培训完之后,是会要求学员回到工作场所,定期提交阶段性报告,总结她们学以致用的体验,这种报告类似于个人或项目团队就业务进程所做的定期汇报。
这是很多公司培训部推动课后转化常用的方法,如果把这种行为变为主动行为。
自己要求自己去提交使用报告,同样能可以提高学习转化率。
使用报告属于学习的后两个环节:实践+反思。
有木有使用?
有木有用到位?
有木有反思得出新东西?
学习不是目的,转化才是目的。
一个人的成就,是看你转化运用了多少而非学习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