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第26天《今天怎样做教师:点评100个教育案例》王晓春

p52--p86摘要:

案例4 优秀教师的生存状态

1.是不是教师只有牺牲了健康、家庭、亲情这些大家都视如珍宝的东西之后,才能获得社会和大众的认可?难道我们兢兢业业地工作不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而只是为了证明教育工作的崇高和伟大吗?生活和工作这两者对任何一个人都必不可少,都不可偏废,可为什么这个问题出现在教师身上时,我们就可以视为理所当然,甚至理直气壮呢?

要的是现代人的师德

2.所谓“超出常人的努力”,也主要应该是在动脑筋方面,而不是在拼体力方面,这才对路。而从教师自己的角度,就是要有主心骨,努力提高心理素质和工作效率,做一个轻松快乐的教师,埋怨是没有用的。

案例5 一个女老师的悲哀

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

3.活得很累。疲于应付,而不是兴致勃勃;有努力,没有活力。

4.因为教师的生存状态不可避免地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不关心教师的生存状态,而只关心教师的“应试任务”完成得如何,绝对是目光短浅!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请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

案例6 这个学生究竟为什么进步了?

搞清“这一个”的独特逻辑

5.落日照大旗(以下简称大旗)老师教育小冯的方法,基本上只是两招:一个是利用舆论压力迫使小冯收敛;一个是让他负点责任(当个小官),用来约束他的行为

6.他从动机角度,把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分成许多类:取乐性攻击性行为、习惯性攻击性行为、迁怒性攻击性行为、报复性攻击性行为、模仿性攻击性行为、义气性攻击性行为、挫折性攻击性行为等等。

7.“病情”搞得越清楚,“治疗”把握越准确。所以我觉得,大旗老师虽然很辛苦,也很有成绩,但是并没有真正走进小冯的心,没搞清“这一个”孩子的独特思维逻辑。这种教育,还属于一般化教育。

案例7 教育一个顽童的故事

一个“非研究型教育”的案例

8.研究课题:为什么有的孩子一边做好事,一边做坏事?这是他们自己人格的矛盾,还是我们的视角有问题?为什么他们明知自己做的很多事是错误的,还要去做?是习惯问题,是意志问题,还是这样做能使他得到快乐?这些问题极有研究价值。

9.不问“为什么”,只问“怎么办”,不想研究问题,却想解决问题,这是目前相当多的教师的思维方式。

10.没有研究作支撑的教育方法给人一种一般化和陈旧的感觉,没有特色,缺乏新意,缺乏逻辑性。

11.我希望班主任都走科研的路,能走多远走多远,否则教一辈子书,也不会有多大进步,而且越活越累。

感受:

这四个案例的分析,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现在的我们不光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光做会解决问题的老师,还要做深入研究的研究性老师。这样才适合时代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打卡第26天《今天怎样做教师:点评100个教育案例》王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