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林文采博士的书《心理营养》,对当下自己两周三女儿的表现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内心也更加笃定一点。
书中提到五大心理营养,分别是不同年龄阶段的:第一种:无条件的接纳(0-3个月);第二种: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0-3个月);第三种:安全感(4个月-3岁);第四种:肯定、赞美、认同(4-5岁);第五种:安全、认知、模范(6-7岁)。
女儿现阶段需要的是第三种心理营养:安全感。在安全感建立这件事上,妈妈的作用大过爸爸,因为孩子分离的对象主要是妈妈。如果妈妈的状态稳定,孩子会很自然的走过这个分离期,并获得安全感。妈妈怎样的状态,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安全感呢?一、妈妈要情绪稳定;二、注意夫妻之间的关系。在情绪管理上,作为妈妈,需要的是不断学习,愿意学习,让自己情绪稳定,跟随孩子的成长而成长。
仔细回想女儿沐沐现状段的情况,正处于可怕的两岁时期,尤其是这几天一个人24小时带娃的过程中,她的突然“逆反”,常常挂在嘴边的“不要”。遇到陌生地方,即使是熟悉的人,就情绪崩溃,哭闹着要回家,遇到蚂蚁、蚊子、甚至是小狗、小猫,就着急害怕地往我身边躲,哭闹着要抱抱,而不像以前那样坦然,很热情地跟它们打招呼。走路走一会儿就耍赖不走,要求抱抱,甚至两脚死死勾住你的腿,要求你一定要抱抱等。种种情况,我纳闷也郁闷:以前那个可爱淡定且对万物有着好奇探索之心的小妞哪去了?怎么变成这么事事表现害怕甚至时不时地哭闹不已的烦人呢?
虽然这两三个月来,我内心也接受她现在所属于Terrible2时期,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情况,心里有了一些准备。然而,遇到事情时候,情绪难免还是会失控的时候,即使学过正面管教家长课程,知道要温和而坚定,然而在生活中,还是感觉理论与实际运用会有很大的差距。而书中也提到面对2岁孩子的这种“逆反”,要拿出“温和而坚持 ” 的态度,可以放手让孩子探索的,大胆放手。确实有危险的时候,我们也能够“温和而坚持”地对孩子说“不”。
24小时带娃过程面对小妞的种种行为,她时不时地跑到我身边,走路时候时不时地要求抱抱。虽然我当下有时候心里也会闪过“今天忙了一整天很累、你自己玩、自己走可以吗?”的念头。然后女儿还是哭闹着。甚至在我抱起她的时候,她突然说了一句:“你看看那个小哥哥,他就自己走,你怎么就不自己走呢?”把我吓了一跳,平时我们跟她说过这句话,原来无形中,她已记在脑海里,然后等到恰当时候,突然就原话出来了。
书中说到:孩子在3个月-3周岁这个阶段,会时不时跑回妈妈身边,要妈妈抱抱,这时妈妈痛快地抱起他就好了。抱了一下,孩子有安全感了,要下来,那就放他下来,让他自己去玩,不要打扰。他邀请你玩,你就陪他一起玩。顺其自然,当孩子得到了安全感,他就会尝试分离一点。安全感更多一点时,就再分离一点。总之,安全感吸收得越多,越容易分离,这是孩子心理的自然过程。一直不停地离开、回来、再离开、再回来。。。。。。直到成为一个身体、心理上真正独立的人。
这段话让我明白:原来孩子老来烦父母的,是因为他需要的时候,没有得到满足,并不是因为孩子要的太多。女儿女儿最近老是很烦很黏我,甚至在家里时候看不到我的时候一直叫我“妈妈”个不停,是因为她的安全感没有得到满足。这让自己自我我反省,同时针对特殊情况更好地落地实施。
有时候,带女儿去朋友家玩,看到差不多跟女儿同龄的孩子表现得那么乐观开朗、自然、淡定、甚至落落大方,心中不免有点羡慕:为何自己的女儿看起来敏感安静?甚至胆小怕人?然而看了这书之后,才知道每个孩子的天生气质类型不一样,它们各自有自己的优缺点,所以没有说哪种气质类型一定是好的,哪种是不好的。我们作为父母的,要认识孩子,同时做好因材施教。
人的天生气质可以分为四大类型:乐天型、忧郁型、激进型、冷静型。
天生气质,是指孩子在出生时就带有的性格倾向。早一点观察到孩子的性格倾向,父母和他的相处就会更轻松,养育会更有策略。
透过书中对这四种类型的解析,发现女儿的天生气质属于忧郁型,敏感细腻、又专注。外出玩时候,面对大自然,很留意云、花、草、路上行驶的车辆,而且表现惊讶或者感动时候,总是自发的说到:妈妈,你看云!好白好美啊!看到路边行驶的不同类型的车,总是一脸的兴奋,而且忍不住大声跟你说。而对于感兴趣的事,她又能专注很久,比如看书,她能自己独立坐在床上或者家里的读书角翻看半个小时久。昨天我在做饭,她自己在那玩磁力片玩了半个小时多还不肯吃饭等等。我以为女儿看起来没有别人的乐观活泼,然而是我自己没有去关注她的优点,我应该放下对她的过多期待,宽容、多接纳并积极思考。
在养育问题上,给她充分的心理营养,这就是给她无条件的接纳;满足孩子对安全感的需要;给他“你在我心中最重要的”的确认;给孩子肯定、赞美、认同;为孩子作出示范、榜样等等。同时,在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方面,帮助和引导好他们。
安全感是指孩子相信自己,他知道自己在面对各种困难、问题时是安全的,可以从困难、问题中走过去。满足孩子对安全感的需要,除了心理营养中父母关系、妈妈稳定的情绪可以给孩子安全感,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让孩子在生活中,多为自己做主、做事情,让他们自己做选择,他们可以做的,都让他充分尝试,每一个环节,每一次过程都能为他增加一分安全感。
所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可以放手为孩子自己做事情,不要催促孩子,不要计较结果如何,让他失败、学习、累积经验、获得自信。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对于女儿,我还是经常会干涉她的事情,她的安全感也比较缺乏,变得特别黏我。孩子的安全感满足,他越可以接受妈妈走开一下。对于她的黏人,我应该尽量满足孩子抱一抱、黏一黏的需求,增加她的安全感。
忧郁型孩子的感受太多、太深,有了情绪后又不容易放下,所以情绪管理对于他们来说,尤其重要,虽然有写过一篇如何引导情绪的文章《认可 、接纳、引导孩子的负面情绪》,但是情绪管理并不是一两次就可以做好的,需要不断地学习练习。
对于女儿来说,我看到有时候情绪积压在她心里,所以她总是靠哭闹来解决,甚至昨天在朋友家哭闹回家要时候,竟然哭着跟我说说:妈妈,我现在很难过!妈妈看到我一直哭,妈妈很生气!小小的人儿,对于情绪的表达已经能较清楚了。而我能做的是尽可能少向她输送负面情绪,做到情绪稳定。另外一方面,当她有情绪时,接纳、认同她的情绪,为她提供很好的情绪疏导途径和方法。比如不管孩子是哭闹还是沮丧,我们要耐心倾听他:“嗯,妈妈看到你很难过。”等她大一点,引导他用语言表达自己情绪,可以把它们画出来、喊出来,或者通过唱歌、跳舞、玩游戏发泄出来,引导它们养成有效而温和的情绪管理方式。
作为父母的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若想他们好好成长,就要好好认识他们,好好了解他们的天生气质类型,然后因材施教,让他们得到充足的心理营养,那么,生命的五大天性便会自然得以生长,就犹如生命的五朵金花:爱的能力、独立自主、联结、价值感、安全感,在人生的旅程中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