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笔记85

刘双鹤,焦点解决讲师一期班,心理咨询师,成长分享第1156天,坚持运动第54天(2019.5.2星期四)

认知笔记85

两种认知,一种是对于“表面”的认知;另一种是对于后台的认知。我们的感官感受到的世界,就是对表面的认知:比如听到的鸟语,闻到的花香,吃到的水果等等,都是对表面的认知。它背后的机制,比如科学家研究出来的背后的原理,就是对于后台的认知。

一个好界面的征服力和杀伤力是无比巨大的,比如水果表现出的甜美,人表现出的性感,但是,往往最简单的界面也最难完成。

大自然的产品逻辑就是:起点的高度复杂和终点的高度简单才是真正的友好界面。

达克效应,蠢人是很难发现自己的愚蠢的,因为发现自己愚蠢是需要相当高的智力的。

要达到界面的简单友好,让人看不出复杂技术的痕迹,这是需要相当高的技术的。要达到这个水平,可能需要经历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是山”的这三个阶段。

技术的目的是消除技术感,这就是老子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盈若冲,大辩若讷,大方无隅,大直若屈,大成若缺”。

延伸——关于读书/学习的意义。问:“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答:“当我们还是个孩子时吃的很多食物,大部分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且被我忘掉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读书对我们的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

“思想上特立独行,生活方式上随大流”

“思想上复杂,生活方式上简单”。

思想是“后台”,是“知”;生活方式是“表面”,是“行”。表面的简单往往需要背后的复杂来支撑,背后的复杂也需要表面的简单来持续;这也与前面的“知行合一”相通——复杂的“知”与简单的“行”同样相互扶持,彼此共生;还与刷卡般的“瞬间认知”相通——夏洛克表面上瞬间且简单的认知结果,其背后是长期且复杂的认知流程,也恰恰因为其瞬间简单的认知结果才显示出其认知的复杂。

越简单,越复杂。同样,越复杂,越简单。

要想短时间内通过一两个问题,就看出一个人在某个专业的水平,有一个基本方法,叫“网状问题点状问,点状问题网状问”。

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是一个复杂的网状问题,你就考他是不是能够三言两语跟外行说清楚。如果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呢?你就看他能不能把它还原成一个知识网络。他说,用这个工具来衡量一个人的专业知识,问两个问题就够了。

真正为了表达思想而写作的人,总是能用简明易懂,毫不含糊的文字表达出来,就像古老的谚语总是简单而深刻。只有那些为了写作而写作,想把自己显得很高深的人,才会用一些读者看不懂的生僻字眼,复杂的长句子,牵强的短语。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笔记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