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破8亿!这部电影直面中国人的生死禁忌,看建筑大师如何用一生心血诠释“人生大事”

“人生除死无大事。”

这是电影《人生大事》中的一句经典台词。

朱一龙主演的《人生大事》这部以丧葬为题材的冷门电影自从6月24日上映以来,票房口碑双爆,猫眼评分9.6,豆瓣7.3,累计票房已破8亿元。


《人生大事》海报(图源:豆瓣)


人们总是讲体面,却始终不敢正视死亡。

《人生大事》的导演刘江江,祖辈便是从事殡葬行业的,在他的眼里,“死亡”不是消逝、离别,而是浪漫且热闹的童年往事。

《人生大事》剧照(图源:豆瓣)


这部电影除了告诉我们要怎么面对死亡,更告诉我们,要如何面对生活,《人生大事》的故事呈现出了一种特殊的气质——烟火气里的希冀与浪漫。

《人生大事》剧照(图源:豆瓣)


生者需要关怀,死者也同样需要关怀。

在建筑中,“死亡空间”历来是社会的一个窗口、一面镜子,通过它,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时代的脉动,窥视到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段文明的兴衰荣辱。

也许我们都应该到那些经典的“死亡空间”,看看那些超脱世俗,超越现实,将亡者送到来世的建筑,上一堂生死之课。

优秀的纪念性的“死亡空间”有很多,我们今天选取的案例,都是凝聚了建筑师多年心血的经典中的经典,建筑师们用独特的设计语言,诗意地表达出他们对死亡这件“人生大事”的理解,有几位建筑师,死后葬在了自己所设计的墓园里。



01

布里翁墓园

为逝者建造一座欢愉的花园

布里翁墓园,是有着“建筑诗人”美誉的建筑师卡洛·斯卡帕最为著名、重要的晚期作品,也是建筑史上不朽的作品之一,是凝聚了斯卡帕一生建筑、景观创作手法和理念的集大成之作,是一部由石头堆砌而成的诗。

斯卡帕对墓地的主人朱塞佩·布里翁,这个曾经打造了一个电子商业帝国的男人,充满了欣赏与崇拜。当他来到墓园的场地,看到四周无际的田野,他想象自己将在这里为已逝的男主人建造一个绿荫葱郁的花园时说:“我感到我要追求一个乡村情感,就像布里翁所期待的一样。每一个人都会很快乐地到这里。小孩在此游玩,小狗在此跑来跑去。所有的墓园都应该像这样。”

在布里翁墓园的设计中,斯卡帕采用了接近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以一种漫游式的布局叙述着一连串的情怀。月季、荷花、枫树⋯⋯这些都是东方元素象,随季节变换而更改颜色:四季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它们同墓园一起见证着时间的流逝。


(图源:《卡洛·斯卡帕:超越物质》)


墓园的神秘来源于符号的多重隐喻,简练的元素表达着多种涵义,可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

入口处的双圆图案便颇具深意,斯卡帕从东方阴阳两仪、相护相生的理念中导引出了双圆交错的建筑语汇,它象征死亡像被补足的半圆那样,经过它生命又继续流回开始的源泉。


(图源:《卡洛·斯卡帕:超越物质》)


同样负载着多意象征性的,还有墓园中的水,纤细的水流从金属出水口中欢快地降落,经历迷宫的曲折与繁复,逐渐变得平静和宽阔,再落入自足的圆形水池,最终流入石质花坛的底部,不知所踪。水表达了诞生、循环、连接,水同时也是永恒回归的象征。水无处不在,从一而终,周而复始,不难看出,斯卡帕是在用流水阐释人的一生。


(图源:《卡洛·斯卡帕:超越物质》)


在一个难以弥合的缺角,斯卡帕将一个来自中国烟盒的镂空“囍”字镶嵌其中,这则体现了斯卡帕关于生死的悲欢意识——让死者的安息之处充满喜悦的气氛。


 (图源:《卡洛·斯卡帕:超越物质》)


墓园是灵动的,同时也是优雅的,神秘而不可读取成就了布里翁家族墓园的不朽。


(图源:《卡洛·斯卡帕:超越物质》)


1978年12月的一天,卡洛·斯卡帕安详地躺在一个简单的木质棺椁中,在白色丝带的缓缓牵引下,棺椁被埋葬在了布里翁墓园与公墓之间一个隐秘的转角处,而这正是斯卡帕设计布里翁墓园时为自己预设的墓地。



02

诗意的栖息之地

斯德哥尔摩林地墓园

1913年秋天,建筑师古尔纳·阿斯普朗德(Gunnar Asplund)来到了斯卡帕的国度——意大利,他在这里受到了古典建筑的洗礼,回国后,阿斯普朗德便开始将古典建筑元素使用在自己的设计中。

斯德哥尔摩林地墓园始建于20世纪初,古尔纳·阿斯普朗德(Gunnar Asplund)与西格德·劳伦兹(Sigurd Lewerentz)合作赢得了设计竞赛。1914年竞赛方案完成,1917年开始建造,直到1940年墓园正式对外开放,投入使用。设计者之一古尔纳·阿斯普朗德在同年去世,后葬于这座墓园之中。

后来,斯德哥尔摩林地墓园成了现代景观设计的教科书式的经典之作,同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图源:bdonline.co.uk,摄影师:Gareth Gardner)


林地墓园的主导设计元素并不是肃穆的墓碑或者教堂,而是由墓园中的树木、地势和轴线共同营造出的景观,高低起伏的地势、平展无边的草坪、清澈广阔的天空、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置身其中,在一片苍茫宁静中领略到生命的消亡继而起始,让人明白,死亡并非终结,而是与自然万物一样的生死轮回。


(图源:Archdaily)


从1917年到1940年,建筑师用二十余年的时间才完成墓地的设计,从场地最高处的冥想之丘到墓地深处的复活礼拜堂,形成了一条视线通贯的长轴,名为“七泉之路”,通过桦树、松树、云杉三种不同体量的树木的配置,在这条主轴线上营造出一种渐进的庄重氛围。

墓园中有一座嵌入林间的木质小教堂,以矮墙围合,形成一个神圣的领域,与自然融为一体,象征着逝者回归大地。


(图源:bdonline.co.uk,摄影师:Gareth Gardner)


除了追思教堂,阿斯普朗德还主持设计了火葬场建筑群和访客中心。前者包括三个教堂、火葬场以及员工办公室,三座教堂在地面层是分离的,由游廊连接,在地下却是连通成一体的。建筑融入到树林与草地构造的环境之中,有着让人心动的浪漫自然主义风格。长眠于此的除了建筑师本人,还包括葛丽泰·嘉宝在内的许多名人。


(图源:bdonline.co.uk,摄影师:Gareth Gardner)



03

马尔默东部墓园

建筑大师西格德·莱韦伦兹最后的作品

瑞典建筑师西格德·莱韦伦兹(Sigurd Lewerentz),是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他的以“山脊”为主题融规划、景观与建筑为一体的作品马尔默东部墓园,是凝聚其各阶段设计精粹的作品,也是现代建筑史上反复被提及的经典之作。

山脊将墓园分成两部分,北侧的墓地排成列,随着地形起伏,墓园被分割成一个一个小单元,每个单元都被厚厚的灌木围合,城市的杂音被过滤。


(图源:维基百科)


由混凝土浇筑的花亭,是西格德·莱韦伦兹最后的建筑作品,建筑以未经处理的胶合木板做模板,边缘进行了倒角,在连接处形成了混凝土的低脊,花亭建有两个窗口,一个是南面长长的橱窗,一个是北面的高窗,它们被镶嵌在混凝土的凹槽里。


(图源:维基百科)


建筑师一生积累的经验,都被倾注到了墓园这些精简的建筑体量中,西格德·莱韦伦兹去世后,也被葬在了这里。


(图源:维基百科)



04

摩德纳圣卡塔尔多墓地

一座亡者的城市

还记得电影《寻梦环游记》中那个灯火斑斓的“亡者之城”吗?在现实中,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也建造了一座属于亡人的城市。


《寻梦环游记》剧照(图源:豆瓣)


建筑师阿尔多·罗西以他的绘画、城市理论和1990年获得普利兹克奖而闻名,普利兹克奖的评委把他描述为“一个碰巧是建筑师的诗人”。阿尔多·罗西说,“圣卡塔尔多公墓是一座亡者的城市”。


(图源:Archdaily)


从幼年开始经常遭受骨折损伤的阿尔多·罗西,从年轻时就开始思考死亡,圣卡塔尔多公墓的设计就是其在南斯拉夫一间小医院的病床上构思的,那时罗西遭受了异常严重的车祸,只能在床上静养,罗西曾这样回忆1971年的那个下午:“我躺在一楼的一间很小的病房里,透过窗户望着外边的天空和小花园。我几乎不能动,于是我躺着回忆过去,有时也什么都不想,只是凝望着树木和天空。”

这场车祸正发生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竞赛的截止日期之前,以至于罗西不得不退出竞标,放弃他设计了很久的方案。而竞赛的优胜方案让它的两位设计师——理查德· 罗杰斯(Richard Rogers)和伦佐 · 皮亚诺(Renzo Piano)——在建筑界一战成名。而圣卡塔尔多公墓却成了罗西一生生活和事业的转折点。

罗西设计方案的中心是一个用来放置骨灰的方块形藏骨堂,以及一个用来标记墓地的圆锥形塔楼,藏骨堂位于蒙德纳郊区的一个庭院内,拥有陶土色的立面,而围绕着庭院的建筑则带有独特的钢蓝色屋顶。病房静止的窗户以及骨骼的痛楚,直接转译在建筑不断重复的窗洞与肋骨状排列的三角形区域中。


(图源:Archdaily)


概念图的灵感来源于意大利儿童常玩的一种叫作“Gioco dell'Ocha (鹅之游戏)”的棋盘游戏:玩家操纵人物沿一条旋转的路径前行,遭遇桥梁、水井、迷宫之类的障碍,最终面对死亡。


(图源:Aldo Rossi Foundation)


在圣卡塔尔多公墓,生与死是相似的,庭院、走廊、居室、斜顶、窗、墙和地面等住宅的元素都被纳入到墓室的设计中,几乎无法确认是生者进入了一个死者的城市,还是死者流连在生者的城市。


(图源:Archdaily)


对于罗西来说,生的幸福与死的沉寂并非是对立的两极,“当我谈到一所学校、一个墓地、一个剧场时,更准确地说,我是在谈论生活、死亡与想象”。


(图源:Archdaily)


后来,罗西在他的著作《一部科学的自传》中提到,早在1979年摩德纳墓地的一翼已经装满了死者,那些尸体和他们的泛黄的照片、他们的名字、家人献上的塑料花以及公众的慰问,赋予这个地方独特的意义。



05

瑞士“悬崖教堂”

为爱而生的纪念建筑

爱情是上帝赐予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有时甚至足以让人忘了死亡。

四百多年前,莫卧儿皇帝沙·贾汗的妻子难产而死,悲伤的皇帝发誓要建一个无可比拟的陵墓作为纪念,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印度“泰姬陵”的由来,一段痴情成就了建筑的永恒。


泰姬陵(图源:pixabay)


在瑞士,也有这样一座为爱而生的纪念建筑——“悬崖教堂”,其正式的名称是“圣洁天使玛利亚教堂(Capella Santa Mariadegli Angeli)”,它是缆车公司老板埃吉迪奥·卡特内奥(Egidio Cattaneo)为纪念亡妻玛丽安吉拉(Mariangela)而建造的。

埃吉迪奥·卡特内奥找来了瑞士建筑师里奥·博塔(Mario Botta)做设计,从1990年到1996年花费6年多才完成。


(图源:Archdaily)


博塔从古老的建筑中汲取灵感,施以现代的表达手法。建筑的入口像是一座红砖砌成的拱桥。长长的走道将人引向建筑的尽头,即悬崖边上,极简的线条勾勒出砖块堆叠的神圣世界,桥上是一步步走向十字架的圣心之途,桥下则是光影明暗交汇出的祈祷之处。


(图源:Archdaily)


教堂内部,借助线巧妙引入的自然光使得空间显得更加肃穆庄严,让人拥有一处心灵寄托之处。


(图源:Archdaily)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被遗忘才是,一直被记挂着的人,虽死犹生。因爱而生的纪念建筑,穿越历史的长河,依旧会散发着深情的温暖。



结语

(图源:pixabay)


这一系列的“死亡空间”,就像是一个个记忆容器,承载着一个个关于个人,关于家族,关于历史的故事。

电影《人生大事》的监制韩延曾表示,这部电影承载着好好活着、珍惜当下的主题,那些为告别而建的建筑,也是一样。

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在经历过至亲至爱之人的离世后,从此不再忌讳死亡。

殡葬的核心,是对生命的尊重,而人生的核心,是对生命的热爱。

最重要的是此刻好好生活。



参考资料:

《卡洛·斯卡帕:超越物质》(作者:[澳大利亚] 帕翠西亚·皮奇尼尼、[意大利] 洛伦佐·佩纳蒂,译者:尚晋,出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关于死亡与建筑的片段沉思》(作者:青锋,《世界建筑》201508期)

《林地公墓:在景观中长眠》(公众号:SUCHER ,作者:张弛)

《向死而生的墓园设计——记夏访斯卡帕与阿斯普朗德》(公众号:全球知识雷锋,作者:侯岳)


好书推荐

《卡洛·斯卡帕 超越物质》


《卡洛·斯卡帕:超越物质》精选了卡洛·斯卡帕十个经典的建筑项目,包括卡诺瓦石膏雕像博物馆、卡多雷圣母堂、古堡博物馆、布里翁墓园、奎里尼·斯坦帕利亚基金会博物馆等等。从建筑的外形与功能、光影关系上对每个作品的精髓进行解读,角度独特,婉转悠扬,清新诗意,如同带领读者开启了一场穿越威尼斯、维琴察、特雷维索、维罗纳、博洛尼亚的美学之旅。


《世界建筑大师图鉴》


解读了从古埃及到当代在建筑史上颇负盛名的67建筑师,详细介绍了他们的生平经历、思想、代表建筑。按照时代划分,分为“古代至中世的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17世纪的建筑师”“18世纪至19世纪前半叶的建筑师”“19世纪后半页至20世纪的建筑师”“20世纪的建筑师”“20 世纪—21 世纪的建筑师”等七个部分。


《功能三部曲:风格、形式、装饰的功能》

这套“功能三部曲”并没有采用作品的实景照片,而是基于电脑生成的图像,所有图纸也都重新绘制,从而保证了案例的选择不会受到地域、建造年代等方面的限制,充分地展示出了装饰、形式与风格在建筑中所体现的作用。海量的项目案例和理性的分析系统,让这套书广播而不晦涩,为每一位读者提供了一种能简单切入与理解建筑的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票房破8亿!这部电影直面中国人的生死禁忌,看建筑大师如何用一生心血诠释“人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