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方能共生

早晨边做饭边听《得到》,说到中美关系现在正处于“战略互疑”阶段,就是两国最高领导层团队谁也不相信谁,出现了“信任赤字”。中国人认为美国就是有意参与我方内政,而美国认为中国就是有意在技术层面赶超美国挑战美方第一霸主的地位。

正是因为战略互疑,导致国内一些大型科技创新企业陆续被美国列出白名单,压制其技术及业务的高速扩张,但有不少美国学者、企业家分析,美国的这种行为也会扼制自身科技的快速发展。这种策略对美国科技长期发展并无优势。

6月初,在美国智库保尔森基金一项关于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人才的构成研究中看到了有意思的结论:美国之所以能在人工智能领域获得全球领先地位,跟中国的人才供给离不开干系。为什么这样说?

第一:报告中对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人才的沟通做了研究,美国目前仍是AI领域,顶尖学术研究的产出地;

第二:虽然60%的研究者在美国工作,但是在美国本土接受了本科教育的人只占到20%,而在中国接受本科教育的人占比最多,占到29%,将近1/3。

第三:53%的人工作地点都与本科接受教育不一样,就是说AI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国际化的领域,大部分顶尖论文,都需要来自于不同国家的研究学者一起合作完成。

所以也就根本不存在特朗普所说的,中国“偷”LM的技术,反而是我们在像他们输送人才。

国内有不少涉猎境外业务的企业因为贸易战失去了大量业务往来,经济严重受损;因中方已是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节点,没有我们的提供基础的零部件或其他大宗商品,美企同样煎熬,这对中美双方都是不利的,反而加强多方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共同推进全球科技的进步。

范围缩小一些,聚焦到我们所处的行业中,因为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难有明显技术壁垒形成个性化差异,导致同行间打价格战成为一种常态。当最低价中标成为一种游戏规则是,整合行业谁都赚不到利润,由此持续,必将导致整个行业的衰退甚至消亡。只有同行业间彼此形成真正的技术壁垒,以公平公正的心态参与竞争,营造一个正向的往复循环,以一个合理的价格让客户得到满意的产品和服务避免恶性竞争,整个行业发展起来,在行业内的相关企业也才能经营的更好、更持久、更有动力。

让我们在聚焦到身边,看看我们与同事之间、领导间甚至邻里之间的相处方式,其实也是合作的模式。同事之间共同协作去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与领导间的相处也是我们协助领导完成他的目标,最终实现公司层面的合力共赢;邻里间的礼尚往来也是一种合作,一种共同经营邻里友好关系的合作。

只有合作才能进步,共同建立共生体系应是我们时时刻刻应该思考的问题,不分个人、企业或社会。

文稿中的数字均来源于《邵恒头条》,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得到》关注收听。

2020年6月23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合作方能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