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始于人,终于己

图片发自App

我是在回家的火车上正式看完这本书的。

前阵子辞职后决定独自旅行,便本着题目的应景带了这本书。

在去往第一个城市的火车上开始翻开,在第十一个城市开往家乡的火车上最终合上。

印象深刻,感慨颇多。

既然想到了,就去做吧

哈罗德实行了一场毫无计划的行走。手机没带,资金也不足以支撑他跨越整个英格兰到达他的目的地。

他仅凭双脚反复交替前行,就这样上路了。

看到这里,我瞟了眼躺在地上29寸的大行李箱,瞬间觉得安全感爆棚。

直到我开始打包行李,我妈妈才真的相信我不是在开玩笑。

得知我票已定且第二天就走后,她无比忐忑,惴惴不安,迫切的想要买票跟我一起走。

我跟很理解她的恐惧。毕竟我一没出过远门,二没自己出过远门,三没自己出过那么久的远门。如果我有个这样的败家女儿早就踹上去了。

可我当时处于对社会失望,被人际所伤的执念中,根本无暇顾及我这样的做法是否欠妥。只凭借着"想"这一个字,就果断任性了一回。

踏出第一步,就走下去,别找借口

当然,任性是有代价的。

显然哈罗德也感受到了。

他走了没多久就有些吃不消了,毕竟他根本没有特意锻炼过徒步。

除了肌肉和身体器官无法适应他突如其来的任性,给了他点教训之外,他还发现自己真的要什么没什么。无法联系妻子,甚至不知道路线。

这些挫折接二连三,理所当然的会让自我怀疑不断涌现。

"我做这些到底有什么意义?"

"我到了那里真的有用吗?"

我选择从上海坐火车前往徐州,再从徐州转到威海,只为了剩下近200块车票。

在火车上,下铺大叔不允许我的29寸行李箱放在下铺中间的桌子底下,非要我扛起来放在行李架上。最终解释了危险性后才换来了大叔的冷脸默许。

于是浑身疲惫的我坐在走道的凳子上,深感孤独。随之自我怀疑席卷而来。

惰性喜欢安逸,于是它告诉我:你可以从威海玩完直接回去!没必要过于执着!

惰性还喜欢快乐:你不想念朋友们吗?和她们吃吃喝喝多开心啊!

惰性更善于自我安慰:你已经很棒了!即使不走到最后你也能好好的在家人面前好好的炫耀你长大啦!

斩断后路,现实逼着你只能向前

幸运的是,哈罗德依靠着放空思想和习惯性行走,坚持了下去。

我因为不想怂B的自尊心和喜欢每到一个城市的新鲜感,也坚持了下去。

无论你在做什么,一旦有一丝放弃的想法,便问问自己,我尽力了吗?我为什么放弃?将来会因为这次放弃而后悔吗?

其实很多阶段,就跟长跑似的,一咬牙挺过去就行了。

到陌生城市,走回忆之路

一个人旅行思绪会特别繁杂,没有人聊天,于是你只能自己跟自己对话。

但说出声来,别人可能会觉得你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所以一个人大部分时候,都是自己想,想自己。

哈罗德在路上回忆了他的一生。和妻子,和奎妮,和儿子,还有自己。

他看到一对恩爱的恋人,会想到和妻子的第一次见面,他甚至以为他都忘记这回事了;他看到一个年轻人,觉得很像自己的儿子,瞬间想哭出声来。

他在家时对妻子唠叨的厌烦,曾对儿子不闻不问的愧疚,此刻全化为无法抑制的思念,如同洪水猛兽扑面而来。

他一路上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有着不同的故事;看到了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明白了一切皆会发生。

于是他活得更明白了。即使已经不再年轻,他却清楚如何定位自己。放眼接下来的生活,他不再畏缩。

这也是我感触很深的地方。

一个人的长途跋涉,是一场自我与心灵的对话。

当到达了不一样的城市,听到了不一样的方言,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和别人不一样的人生。

才会发现,你开始理解和包容别人的不一样;才会明白,你眼睛看到的,真的就像冰山一角;更懂得,你脑中的思维,真有些局限。

一旦一个人开始跋涉,无论最初是何种愿景,中途都将经历无数次的自我问答。那些只有你能明白的感受和答案,便是真正的朝圣之殿。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人的朝圣】始于人,终于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