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增定律》——这本书解决焦虑

一、写在前面

很久没有写点什么的冲动了,昨天晚上读完这本书以后,突然想写点什么。

从去年开始又陆陆续续拾起了看书的习惯,去年连续坚持了149天,后来因为家里的一些事断下了,今年年初看了7天,最近又持续到小20天了,应该没有什么能打断连续读书的不可抗力发生了,希望自己这次可以一直坚持下去,这是对自己22年的小期望。

这本书无疑是本好书,跟《毛选》、《原则》一样,都是要读好几遍的,《原则》读了两遍,《毛选》有点太深了,慢慢琢磨,本书在昨天读完的第一遍,今天这篇小文章是对第一次看完的小总结,接下来打算再读第二遍,读完再映照现在的所得进行再次的分析,这是对本书及接下来任务的小计划。

想说下为什么看完这本书想写点啥,我看的书自以为还是不少的,看得多了也就有了自己的喜好,很多书是带着问题来,喂饱鸡汤走的,我不喜欢。我喜欢的大概是那种带着问题来,顺便还带来了解决工具,不是简单的坚持、努力、奋斗等等大而空的词,而是切实分析其中逻辑,给出科学的解决办法,这本书大概属于这样。看的书多了,其实能看出共性,很多书的思想都需要事例的佐证,所以其实不反感很多书中出现很多的故事,但是话说回来,故事最后的落点能否落地,就很重要了。前段时间有读完(想了想还是不说书名了,能力一般水平有限,只说推荐不说不行),感觉尤为明显,通篇读完很澎湃,澎湃完却写不出什么实操性的东西,我不喜欢。

废话太多了,以下正文。

二、这本书写了什么

熵增这个词属于物理相关的学术名词,虽然我是一个妥妥的理科生,怪我没好好学习,其实第一次接触是在一本小说里《我当上帝那些事儿》,概念其实很消极,简单表述就是:孤立系统总是趋向于熵增,最终达到熵的最大状态,也就是系统的最混乱无序状态。秩序最终的结果就是不可逆的混乱,看吧,就是很消极。

但其实消极有个前提,孤立系统,与外部不产生能量交换。所以一个开放系统其实是可以实现对抗熵增的,让无序混乱变为秩序,只需要一件事------外力做功,这件事的前提就是,你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于是作者提出了一个思维模型:成长型思维。被夸聪明的人往往只愿意接受简单的挑战,因为担心太难的挑战解决不了人设崩塌,陷入固定型思维。相反,被夸努力的人往往会拥有成长型思维,积极努力,愿意接受挑战,乐于用努力解决问题,争取好的结果。书中举了邓亚萍的例子,不细说了,用我的理解给大家解释一下就是:拒绝我不行。当面临没接触过的领域时,愿意开放的用心思花时间学习了解它,而不是一句“我不行”地逃避。

随后,重点来了,作者给出了几个心理学的定律,让我重新认识到了什么是:人。其实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理论:损失厌恶原理、从众效应、路径依赖效应……都是一些一说就明白的道理,但是作者细致的分析了作为“人”这个物种,我们本身存在的这些思维定式后,针对我们的这些本能的反应,制定了一些能实现负熵的思维小手段,从而能达到对抗熵增的效果。就比如制定两个闹钟,一个声音小的放在自己耳边,一个声音大的放在客厅,如果声音小的闹钟响了不起的话,那么声音大的闹钟就会把全家人吵醒,你会被全家人指责,基于这种损失厌恶的心理,你就相对会起的早一些了。再比如反常识的德西效应,报酬越高兴趣越小,即内驱才是关键,内部的自我驱动才是基础,而实现内驱的三个原则是:主动权、胜任感、社交关联,基于这三点,我们可以制定相关的规则,来让自己对不得不做的事更感兴趣。在这里举个例子:书中用周末做家务来举例,两个都不愿做家务的人怎么能让他们愉快地去做家务呢,我们可以做一个必做事项的清单,由二人轮流选择要完成的事项,这样就满足了主动权的原则,相对就愿意接受一些了。此类例子很多,不一一枚举了,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真的强烈建议去入手一本(这不算带货吧??)。

三、说说感想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了【我意识到了我自己】。

这是个很奇妙的概念,回想过去的时候大概就有这么一种感觉,你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你也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想,所以你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毫不意外地踏入坑里,完后感叹一句噢,原来我是这么进坑的。这很好,真的很好,知道自己为什么错很重要。

所以我有意识的在慢慢的改变自己,想一点点重塑自己,这很难,但是很必要。

所以最近也会想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去想一些少年时候才会想的,放下了很久的问题。

所以也感觉自己也要慢慢地,慢慢地从前段时间的奇奇怪怪情绪中走出,也要开始做一个更好的自己了。

以上。

小何同学完稿于2022.02.25


加油,做一个坚定不移的终身思考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熵增定律》——这本书解决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