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知青岁月

1972年

      妈妈是城里人,住在北街石板巷,1972年的冬天,刚刚初中毕业的妈妈为了响应毛主席提出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于1973年3月申请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在教育,被分到李家塔镇大舍沟村进行为期三年的知青插队生活,当时妈妈年仅17岁。

      同一批去的一百多人里,还有三个人和妈妈一同被分到大舍古村, 出发那天,大舍古村委会派了个驴拉车来城里接这四个知青,外婆在巷口送第一次出远门的妈妈时,母女俩百感交集,外婆把一包干粮和一些洗漱用品交给妈妈,并嘱咐她一路小心,到了村里注意搞好生活,自己多照顾自己。妈妈点头答应着,但没有说太多的话,她匆匆忙忙的领取了铁锹、铺盖后就坐上驴拉车踏上了上山下乡的路程。当时她没有流泪,只是长时间凝视着外婆。四十几年过去了,妈妈与我谈起当时的情景,外婆的动作、眼神,她至今记忆犹新。

1973年


      当妈妈乘着驴拉车去往大舍沟的途中,就被沿途光秃秃的黄土高坡所震惊,进入眼帘的尽是“穷山僻壤”,妈妈无法将眼前的情景与“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口号联系起来,经过一天的车程,深一脚浅一脚的踩着黄胶泥土负重前行了很久,翻过了军家墩山最后才到了大舍沟村,看到了艰难的农村生活环境,想到以后几年就要在这里度过自己的青春岁月时,妈妈的心中有些茫然和失落。到大舍沟后,村委会给她们分派了两孔小窑洞,两个人住一孔,窑洞里除了摆放着两个养蜂的大箱子用于放生活用品之外,在也没有其他东西了。一下子从城里来到山沟里,心理上很不适应,从小在城里长大的青年,虽然小时候也帮助家里干活,也曾经常参加家务劳动,但大部分活儿是由外婆选择难度比较小的活儿干,劳动时间很短,劳动强度也不大。因此,最初对农村的认识,完全是从书本上得到的,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担忧,妈妈开始了她为期三年的知青劳动改造生活。

      初到农村的妈妈开始时候也是各种不适应,不会劳动,不会交流,不会做饭,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学习,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这一切只有向当地的农民学习,在这其中首先需要学习的第一堂课就是劳动。农村的劳动是全方位的,而农民的那种劳动强度让初到大舍古村的妈妈感到震惊。清晨6点就起床上山劳动,爬到山上顶上人已经气喘吁吁,但还要干活儿 一直干到晌午吃饭时间都没有歇。当时妈妈虽然被分配到林业岗,但一般都是那里有活儿去那里,什么劳动都要干,比如:栽树、育苗、修梯田、刨碗豆、割麦子、打坝、锄地、掰糜子、掰谷子、采摘桑叶、养蚕等。有时候在劳动中也会遇到许多危险,有一次妈妈爬到树上摘桑叶,一脚踏空从树上甩下来了,幸亏半山坡上有一个树桩子给挡住了,所幸有惊无险,如果掉下去就不堪设想 至今想起来都有些后怕。还有一次掰糜子的时候,需要从两个天窖窟窿中间的土圪梁上经过,因为胆小,心一慌腿一软就骑到土圪梁上,最后在伙伴们的鼓励下终于战胜自己爬了过来,转危为安。虽然不是每次劳动都要冒着这样的风险,但这两次危险所产生的惶恐,让妈妈印象深刻。尽管妈妈每天都努力的劳动改造,但不是每次卖力的干活就能有丰厚收获的,当时在农村劳动挣工分的制度下,每个人都有严格的评分制度并用工分来衡量劳动量,按照妈妈当时的劳力估算村里评定的一天只能挣到4.5分,早上不去的话只给3.6分,那时候村里一个女壮劳力一天能挣8分,有个叫灰锤的女汉子甚至干活比男人还厉害,而知识青年一天只能挣到差不多和她们一半的分,即使出全勤,还挣不回自己一年的口粮,甚至每年还要出粮钱,好在第一年吃的是公社补充的供应粮食,从第二年开始公社补贴粮停止供应后,就在年龄相近的农友家里蹭吃喝,农友吃什么就跟着农友一起吃什么,可以说完全达到了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要求,也正是在这种困难的日子里,结实了几个一辈子的好朋友。

      实事求是的说,刚开始在生产队劳动的时候妈妈和他的知青伙伴们劳动积极性不是很高,一来是没有养成劳动的习惯,二来是评分太低。在陌生的环境中,周围遭遇的又是不信任的目光,年仅17岁的妈妈最初也感到十分孤独。后来时间长了妈妈的思想也有了变化,与老乡接触多了,劳动习惯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养成了,所以说大部分的不适应都是头一年的事,等到了第二年和第三年就好很多了,尽管劳动能力肯定是有所提升的了,但是所能挣到的工分却始终没有涨。

        那时候农村的交通几乎全靠双脚走,不像现在乡政府上班的干部自己开车一天打个来回,那时候李家塔镇还没有通柏油路,山路更是崎岖不平,需要拐来拐去的转着走,平时连想回家的念头都没有,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有可能通过请假的方式回家探亲。请假这事儿还要村支书李书记点了头儿才行,有一次请假李书记不同意,妈妈就拿出“杀手锏”在他面前大哭一场,最后李书记心一软就准假了。从村里一大早出发,路上基本不能停,直到晚上才能到城里,如果路上能遇见李家塔供销社进货的驴拉车,还可以在路上稍一程,说是捎一程,其实是轮流坐,因为逢年过节回城里的知青多,大家都坐在驴拉车上的话驴是吃不消的,所以只能轮着坐一会儿走一会。

      在清涧,东面和西面的方言、口音和生活习惯是有很大区别的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加上妈妈初来乍到不善于交流沟通,在劳动生活中吃了不少的亏,比如分洋芋的时候别人都是次次分,每次都能分一点,分几次背下山,但妈妈由于不善于沟通,分洋芋的人也不问,到分洋芋的时候前几次一直不给她分,最后集中起来一次分下去,一麻袋塞得满满的洋芋一个女娃娃根本拿不动,眼看天就要黑了只好把麻袋口子扎住利用山势的坡度往下滚。还有一次法师庙分粮食,由于法师庙到村里距离很远,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负责分粮的直到最后才叫到知青的名字,当拿到粮食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村民们早已经回去了 ,天黑路不熟背一会粮食哭一会儿,等把粮食背回去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肚子饿得咕咕叫,还要生火做饭,打乱了正常的作息时间。

      生活的困难每天都有,几乎每天都绕不开的困难就是吃饭问题。对于没有做过饭的城里娃来说不会烧火,不会煮面,不会蒸馍,就涉及到生存问题了,而且知青住的窑洞箍在半山腰上,窑洞外满目都是峭立的黄土山。天慢慢黑下来后,站在沟边看住处,能看到的最大平地也不足80平米,距离挑水的地方相应的也比较远,每天的生活用水都要自己担,每天生活所需要的柴都要自己砍,做饭时候因为不会生火,有时候往往火生着了去煮面的时候火又熄灭了,又要重新生火。人往往都是这样,不被逼到山穷水尽就不知道自己潜在的能力有多大,妈妈和她的小伙伴们通过一年的相互协作、主动适应了这种艰苦的新生活,从第二年开始,在高的坡也能担着水爬上去,在收工回家的路上顺便砍一些柴,在开始做饭之前柴早已堆满院子,各种劳动技能包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已经解锁了。一天的生活场景大概是这样的:早上6点起来床和生产队一起去地里劳动,中午回来的路上要顺便砍柴回家自己做饭,午饭后出去掰玉米,玉米拿回来又要上山劳动,到了晚上收工以后还要自己担水,为第二天的洗漱做饭做准备,那时候好白面少,需要和红面和、玉米面和在一起蒸的吃,有时到打坝的时候需要晚上夜战,加班后直到11点才能回家休息。

      生产队给给知青们分了一点自留地,那时候妈妈和伙伴们自己种了南瓜、高粱、冬瓜,但是种这些东西都要施肥,因为那时候没有化肥只有羊粪,所以她们拿个小篮子在羊圈里掏羊粪,然后一篮一篮提往山上老远处的自留地里施肥,不要小看这一小块自留地,到了秋天种出来的冬瓜、南瓜丰收了可以推满一炕。

周至学习

      第二年,每一个乡上需要派一个人到周至县学习养蚕技术,村里舍不得让壮劳力去,加上知识青年对新生事物理解能力较强,就派妈妈去学习了两个月养蚕技术了。

清涧全体学员在大雁塔

      第三年1975年12月经过三年的锻炼,符合招工的条件后被招到丝绸场。在新的岗位上当学徒,一个月18元,三年后学徒转正后工作上涨到32元,在此期间还参加过县上组织的民兵训练。

民兵训练

        8月19日星期天,我驾车载着当年在大舍古村插队的3个知青和一个农友再次回到阔别已久的大舍沟村,村长黑子给我们介绍了村子的基本情况他说道:村子变化挺大,通村柏油路早已修通,村民出行在也不用翻山越岭了,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自来水,甚至自留地都用自来水浇,再也不用担水吃了,漂亮的村委会就建在当年分粮的场地上,但当年人声鼎沸的劳动场景确一去不复还了,本来全村500人,现在村里常住的人口也就剩下60几人,其中55岁以下的青壮男劳力只有3人了,当年知青住过的窑洞早已杂草丛生,一个老婆婆抓住妈妈说要不是共产党发补助向我们这些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早饿死了,面对此情此景,农村人口普遍老龄化、空巢化的问题,在想起当年村子里热闹的场面,沧海桑田的变化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车子缓缓离开村庄,我想我们这一代人不一定能经历这种锻炼,但一定要记住、了解父辈人的这种知青情怀。妈妈说,她永远也忘不了大舍沟村,永远也忘不了大舍沟村的父老乡亲,不管走多远,也无论分别多久,有一种牵挂总能穿越千山万水。是啊!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人在上了年纪还能记住的事往往是年青时候吃苦的时候发生的事,青年时期的经历往往对一生的性格塑造起到决定作用,妈妈的知青经历塑造了她勤劳朴素、热爱劳动的性格,也让她更能理解普通群众的难处,很接地气,很容易和基层群众打成一片,走到那里都受欢迎。同时也锻炼了她坚强的意志和饱满的生活热情,即使在往后的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有三年知青的经历后能承受困难的能力也就越强,在面对困难时总是积极解决,我想这大概都源于她在青年时期的劳动经历吧!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同劳动人民一起奋斗是亮丽青春的厚重底色。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仅以此篇献给我亲爱的妈妈,祝你生日快乐。

          农历二零一八年八月十八日

 

座谈


曾经住过的窑洞

熟人

伤离别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妈妈的知青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