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蒙曼品最美唐诗

文/刘小娴

自从看了诗词大会第四季,就爱上了蒙曼老师的才华和声音。

剽悍行动营结束的时候,我对自己说,一定要每天读一首唐诗,唐诗真的太美了!

今天看蒙曼解读了两首唐诗,一首是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如果没有老师的讲解,我真的会将此诗当做一篇闺房儿女的小诗来看,一位新娘子,在洞房花烛夜的第二天,早早起床收拾停当,准备去给公婆敬茶,还不忘娇羞的问一下夫婿自己的妆容如何。

然而在蒙曼老师的解读下,我才明白,这是考生朱庆餘给著名诗人张籍写的一首温卷诗。顺便也明白了唐朝社会的婚俗及文化背景,知道了科举制度,知道了什么叫行卷和温卷。

唐朝完成一桩婚礼非常复杂,要经过六礼、谒舅姑和庙见三个重要环节。

所谓六礼,就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个步骤,从提亲开始,直到婚礼当天,新郎把新娘接回家。这些环节很复杂了吧?但这还只是完成了成妻之礼,也就是说,新娘从此成了新郎的妻子。

到第二天早晨,新娘还要行谒舅姑之礼,正式拜见公婆。只有经过这个仪式,新娘子才被接纳为这一家的儿媳妇,有了家庭身份。

而庙见则是在结婚三个月之内,再选一个日子,率新娘到夫家的宗庙祭拜祖宗。表示这桩婚姻得到了祖宗的同意。

再来说唐朝的科举制度,不是一考定终身的,而是平常成绩的“通榜”,加强考场的成绩,综合起来打分评定排名的。

而通榜的排名,是和社会贤达,名流的印象推荐有极大的关系,所以唐朝准备科举的文人,就会结交名流,还发明了一个方法,叫“行卷”,就是把自己平日写的诗和文章,集结成一个卷轴,呈交这些名流,求了解,求推荐。这算是展示自己实力的部分了吧!

考试前几天,为了让自己更加有好的印象,更加引起前辈和考官的关注,还会有“温卷”这一动作,朱庆餘的这首诗便是温卷之作。

诗有两层含义,表面看是写新婚女子的紧张和娇羞,其实深层的意思,却是表现了作者的打探情报求点赞的心情。通篇都在关心考试,却又通篇不写一句跟考试相关的话,谁也挑不出毛病,还一切尽在不言中。

将自己比喻成新婚女子,将张籍比喻成夫婿,将主考官比喻成公婆,难怪古人说“人情练达即文章”。

第二首自然是张籍回应的那首《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所以,朱庆馀的温卷,在张籍这里通过没有?当然通过了!那么张籍有没有做做违规行为,擅自提前告知考生考试结果?当然也没有。举子也罢,举主也罢,不都在那里谈论着美丽的姑娘吗?彼此隔空一笑,心领神会,这才是高手过招。

同样是赞赏考生,顾况的“有才如此,居亦何难”太没诗意,杨敬之的“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又太过直白。

比较起来,张籍这首《酬朱庆馀》才真是风流蕴藉,而又妙趣横生,配得上朱庆馀那首《近试上张水部》,让千载以后的人看了,都替这投缘的师徒二人高兴。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蒙曼品最美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