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 10 年产品经理的成长故事

你好!见字如面,我是四月。

一个不知名产品经理,做产品 10 年,产品经历横跨 C 端到 B 端,从电脑小白一路成长为产品负责人。

曾经做过的产品,在苹果 AppStore 分类榜单排名第一;喜欢阅读、爱好写作,今年出版了一本高校教材书。

在此记录自己的成长,和你分享一下,我在产品路上的几段小故事。希望对后来者有一些参考和建议。

自从 2009 年学习需求分析和做项目开始,一直在做产品经理的工作。到现在,刚好过去 10 年。

一路走来,跌跌撞撞,踩过不少坑,也填了不少坑。

从产品策划开始、到产品经理、再到公司产品负责人,兼过运营,谈过商务,更充当过用户群里的客服 MM ,每次都倍感压力,但每次都收获满满。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多年来,即没所谓成功的产品代表作,也没有大厂耀眼的光环, “ 不知名 ” 应该是对我最贴切的描述了。

喜欢看书,也因此对我影响极大。

因为看书,我坚定地踏上产品之路。成长路上,每每有困惑,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因为对产品的热爱和坚持,有幸出版了高校教材《基于 UML 的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一书。

喜欢思考,却懒于记录,慢慢发现没有文字的记录,总少了些有深度、体系化的沉淀。

正如史蒂芬·平克在《风格感觉》书中提到的:写作是将网状、树状的思维进行线性表达。

思考和讲话的思维,更偏向网状的、发散的,如果能通过写作记录下来,还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因此,前阵子我参加了唐韧在他的知识星球里开展的写作训练营。

训练营的课程信息量很大,练手机会多,最重要的是,让我完成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有机会与你分享。

以此为契机,小试牛刀,记录一个不知名产品经理这些年几个关键阶段的故事。希望对你有用。

01 折腾出机缘, “ 啃 ” 书与实践

踏上产品这条 “ 不归路 ” ,源于大学期间的机缘。

高考时,因专业调剂,被分配到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

这是一个神奇的专业。因其即学计算机的知识,又学经济管理的知识,感觉大而全、啥也学不精,这是多数人的看法。

今天看来,我应该庆幸被分到这个专业。

专业要学不少计算机的知识,诸如计算机原理、数据库等,而编程语言更是把 C 、C++ 、 C# 、 JAVA 都学个遍。

因此,大部分作业都要用计算机完成。

那会,我还是电脑小白,为完成作业而买了电脑后,发现操作系统和软件大多不会用。

好奇心、求知欲作祟,我开始折腾。电脑的系统从 XP、Vista 到 Linux 轮番安装研究,不懂就上网查,在自己电脑试,常常一折腾就到凌晨。

随之而来的麻烦是,大家电脑一有问题,就来找我。

有一次,老师电脑出问题了,在班里问谁对电脑系统比较了解,我就这样被 “ 卖 ” 了。

有这次修电脑的接触,开始跟老师聊起本专业的课程。她说有个项目,要做需求分析,再把系统 Demo 开发出来。

彼时的我,还不懂什么是需求分析,开发更不会。

她推荐我去看 UML 相关的书,说 UML 是需求分析的工具,以后专业课程也会学到,有兴趣可以边学边做。

这样难得的机会,我当然不想错过,便开始看她推荐的书——《大象:Thinking in UML 》。

这样一本 400 多页、可拿来当枕头的专业书,我一般都望而却步,当时不知为何,居然 两个月就 “ 啃 ” 完了。

那会项目还没开始,我在当亚运会前期志愿者,每天就背着这 “ 砖头 ” 上下班,有时间就拿出来 “ 啃 ” 。

这本书,讲的是用 UML 进行需求分析的整个过程,处处是作者对面向对象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我先照葫芦画瓢,照着画用例图、活动图、时序图等,先掌握工具的使用。

在项目过程中,慢慢学会了用面向对象的思维去思考。这对我日后做产品、理解技术与业务都帮助极大。

这个项目,我们按照规范的做法,都实践了一遍。

需求调研方面,需求方涉及几个政府部委,我们就白天跟着政府领导,挨个部委走访、沟通、收集需求、整理材料。

晚上回来,用书上学的 UML 进行分析。比如采用业务用例图、活动图把业务现状描述出来。

需求分析和文档撰写方面,则反复沟通、修改、确认,前后大的修订版本有 8 个之多。得益于这个项目,我算是需求分析入门了,还发现自己蛮喜欢这个事情的。

有了这个经验,我用另一个项目做的毕业论文,顺利被评为校优秀毕业论文。

后来,这个项目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文档,也成了我们专业课的案例教材,用于专业课程教学。

时间一晃而过,10 年过去,今年有幸出版成《基于 UML 的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一书。

从折腾电脑操作系统,到学习需求分析。我感受到:我们也许不知道我们会遇到什么,但当我们发现不懂就去琢磨、研究,或许一切就会自然而然发生。

02 初心定方向,霸面自学求入行

大四求职时,有项目经验,起初还信心满满,想找需求分析师的工作。

2010 年,国内的互联网发展势头正悄然转向移动互联网。那时,新浪微博刚火起来,微信还没出来。

彼时,国内互联网的大咖们开始吹捧产品经理。在看了李开复等大咖的演讲后,我对产品经理感到疑惑又好奇,这与需求分析师有什么区别?

于是,我在苏杰的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寻找答案。

这才发现,产品经理要做的事情,远不止需求分析,也更加符合我内心的追求。

产品经理做产品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且能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正是这,吸引了我。

回想自己做项目的过程,当自己通过努力,创造出一个系统或产品,帮用户解决了问题,就很有成就感。

因此,我决定往这个方向发展,从此踏上了产品这条 “ 不归路 ” 。

当时,很向往业内以产品实力称强的腾讯。腾讯校招的简历关没过,听说腾讯很开放,可以霸面。

我抱着学习的心态,在网上寻找同伴,一起前去腾讯深圳总部尝试。

一去发现,真是人才济济,全是全国各地名校的优秀毕业生,瞬间自愧不如。

后来,听说腾讯不怎么看学校,好多名校的也没过,心理平衡了好多。

到深圳时,正值 “ 3Q 大战 ” ,我体验了一面的群面、二面的压力面试。

虽止步于二面,却让我对互联网产品经理有了更深的认知。比如互联网公司是怎么挑选产品经理的,面试官会问什么问题。

我反复思考,发现自己还是缺乏互联网思维,在学校做的很多项目,看起来跟互联网关系并不大。

发现不足,我开始疯狂地泡在网上,研究各种产品。

先从刚刚火起来的新浪微博入手,我整天泡在微博上,研究各种功能,尝试自己运营个校园小V(毕竟粉丝不特别多)。

还不够钱买智能手机,就整天跑去朋友宿舍借手机玩,体验各类 APP。

后来,自己拿了奖学金,果断花 2 千块,买了一部摩托罗拉 Defy 。然后又开始了手机的折腾,各种版本安卓系统换着刷,研究各自的功能、体验。

由此,还在网上认识了一些互联网业内的人,通过跟他们的聊天、接触,加深了对互联网、产品、运营的了解。

同时,还参与一些公益类项目的运营。这也是我后面做产品,能有运营思维的原因之一。

后来,确实因为自己的互联网经验相对少,就先选择了一份项目协调的工作。

可一做才发现,实际工作内容是 CTO 秘书做的事。

做了一个月,我跟领导反馈,我不想做这个,我想做产品,即是喜欢,也有需求分析、运营的经验。

幸运的是,领导同意了,把我调到产品部,让我先试试做运营工作。

悲催的是,没过几个月,团队解散了。

我被调到公司刚成立不久的移动产品部。

我一心想要做互联网产品,没想到,机缘巧合让我有机会开始做移动产品,直接进入移动互联网。

这段经历,让我感受到:这个时代,获取知识非常容易,知识不够可以学,经验不足也可以自己创造条件去积累。

只要我们明确方向,勇于尝试,总能试出最适合自己的。

03 打基础,从 0 到 1 做产品

起步难,难在没做过、没有头绪,根本不知道从何入手。

幸好,作为新手,我能跟着领导边学边做,先是负责第一款尝试性的产品——「 路图 」APP 。

这是一款基于微博的 LBS 图片社交应用,让你发现附近图片及世界上任意位置的微博照片。我们希望结合地理位置,让用户通过图片来交友。

这个产品已经停止维护了。但那段经历是我真正开始做产品的起点,让人甚是怀念。

通过这个产品,我学会了从整体去构思、明确产品的定位、怎么去解决产品内容数据来源、怎样设计合理的交互原型、研究开放平台的文档等等。

这让我得到了第一次做产品的挑战和锻炼。

与此同时,我还负责一个 iPad 上的 APP ,叫「 摄影部落 HD 」。这是一款给用户欣赏摄影作品的 APP ,能欣赏图片、查看拍摄参数、关注摄影师等。

与「 路图 」这种尝试性产品不同,这个 APP 是公司的业务产品之一,需要按运营的规划来做产品。其中,光反复确认需求,修改的原型就多达 20 个版本。

在这个过程中,我除了要研究摄影爱好者用户的需求,还得搞清楚运营方的述求、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规划。

最好的办法,就是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问题。于是,我尝试把自己变成摄影爱好者,尝试多了解运营方面的工作都有哪些,逐步找到感觉。

产品上线后,曾多次被苹果推荐为 App Store 摄影类热门 APP ,多次排名 iPad 免费摄影榜第一。

那会,可以借鉴的好产品并不多,就是不断地体验国内外各类产品、看书、听国内牛人大咖的演讲、与行业内朋友交流探讨。

打基础的过程,经常会遇到困难而不知所措,每每只要自己勇于提出问题,主动与身边的人讨论,总能扩宽思路,有所启发,找到办法。

04 搭平台,转变产品思维

2012 到 2013 年,是我从做 C 端产品,转到做 B 端产品的关键阶段。

公司的 APP 越来越多,对数据统计的需求越来越大。在用友盟时,发现很多需求没法实现。

公司希望自己做一个类似友盟的移动数据统计平台,为内部的 APP 服务,也许做得好,还能开放给外部使用。

我有幸负责这个平台,从 APP 产品,到平台产品,这是个跨越——从产品形态,到思考方式,都有些不同。

幸好,当时平台的技术负责人是公司的首席架构师,他给了我很多关于平台、技术方面的指导,让我扩宽了自己的认知,慢慢转变了思维方式。

平台产品要考虑的事情,比 APP 的要更多,且更深远。

平台用户更会提需求,甚至实现不了就不用,我们不能因着急而妥协,而要尽可能全面收集需求后,进行分析提炼、挖掘底层的共性需求。

再结合平台的定位,提供相对统一的方案,去帮他们解决问题。有这样的经历,让我在后面的产品路上,能考虑的更全面。

平台的定位是为移动开发者服务的,提供数据统计与开发工具。那么,就得深知开发者有哪些痛点,开发、运营一个 APP 需要哪些数据。

于前者,我刚好已经做了两款 APP ,我们团队本身也是移动开发团队。

在深有体会的同时,也加强与外部开发者的沟通,找其他公司的研发团队去聊。

而后者,我尝试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能拿到的数据,与产品、开发、运营交流,研究竞争对手的数据有哪些。

把诸如 APP 的数据需要哪些、每个字段有什么用、哪些数据可以一起分析等研究出个所以然,慢慢克服了数据这一关。

平台数据越多,运营的问题也越多,每天指导运营看数据,讨论数据是否有问题,分析数据背后的原因等,让我对用数据指导运营有了更深的感受。

在负责这个产品的那 2 年,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看平台的数据,养成了对数据的敏感性。

这个过程也为我日后,做产品能带数据思维去考虑,有很大的帮助。

这个平台本就定位为公司内部的产品,公司没有投入运营和商务的资源推广,为了把平台做好、能推出去,我即做产品、也兼商务,即当技术客服、也运营用户 QQ 群。

最终,没能跟友盟一样,作为一个移动开发平台为人所知悉。而让人欣慰的是,腾讯、盛大的投资人多次主动联系,希望投资。

有些产品的发展瓶颈,一早就定了,这并不妨碍我们竭尽所能把它做得更好。每个产品都有其价值,不一定要广为人知,只要能解决目标用户的问题。

平台产品这一关,扩宽了我的认知,优化了我的思维方式。

05 结果导向,探寻增长

到 2014 年, C 端和 B 端的产品都做过了,开始有些困惑,产品再继续往下应该怎么做。

正在这时,公司对我们的盈利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断思考如何提高产品的盈利能力。

我们反复思考,不断跟用户交流,挖掘用户真正想要的,结合我们的商业模式,探寻产品提高盈利的可能。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用户访谈、可用性测试等作了一系列研究。

与此同时,微信的普及,让很多产品选择在微信公众号上做尝试。

我们研究了微信的特性,结合我们做的汽车资讯,做了一个微信服务号,设计一些更有吸引力的功能,留住用户,刺激转化。

用户在买车和用车两个阶段,会有不同的需求。

买车方面,利用微信支付,做购车优惠的团购券等营销活动;用车方面,结合微信模板消息,推出违章提醒,保养提醒等实用功能。

今天的用户对这些功能早已习以为常,在当时都是第一批服务号做出来的。微信有新功能内测,就立马跟上研究。

也得益于此,我们开拓了一个新的获取用户订单的渠道——微信服务号,量级也不断增加。

后来,我又负责一款不起眼的 APP ,为买车用户提供选车工具。

这一次,更加全面地进行梳理,并明确目标是为公司提高订单量。

结合数据分析,剖析现有产品的问题,然后制定计划,分阶段进行迭代,从产品定位、功能设计、用户体验多方面入手优化。

没想到,仅过 2 个月,订单量提高了一倍。虽然当时基数还不够大,但至少知道方向对了。

以结果为导向,不拘泥于产品形态,用开放的心态,主动研究最新领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做出符合当下用户习惯、有用、有商业价值的产品。

06 结语

一路走来,发现自己真的很幸运。

从电脑小白,到产品经理,每个阶段都能碰上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自己也碰巧遇上喜欢的事情,全情投入去学习研究,得以抓住每次快速成长的机会。

这好比人在跑步前进,碰巧遇上辆车,捎带你一段。

从学需求分析、做项目,到 “ 沉迷 ” 网络专研产品;从 C 端产品,到 B 端产品;从探寻产品商业化,到现在做的大数据。

十年看似漫长,却常常深感时间不够,稍纵即逝。

有句话说,结果并不重要,过程更重要。以前觉得,是安慰的话;现在觉得,很有道理。

虽然,这个过程,我不像别人一样通过频繁跳槽,或做一些现象级的产品,给自己镀金。但是,在做好每一个当下的本分后,我都会发现自己收获颇丰。

也许,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把当下的本分做好,一步一个脚印,也许真有机会来临,才能把握住。

智能时代,一定会有更多有趣的、美妙的事情等待着我们。愿我们一起努力,迎接美好的未来。感谢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 10 年产品经理的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