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59)神经小迷妹
分享片段:
眼前这个男人有着典型的英国运动员的身材,高大威猛,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猛然间,他感同身受。鲍勃不过是一个骗子,碰到了一个傻女人,使他享尽荣华富贵,心安理得地懒惰无为。他也心怀理想,不懈追求,却苦于没有任何方式助其成功,而他妻子就是他的救命稻草。
当年,在那个优雅的酒吧里任人使唤,那时他的理想也许就已经萌芽。客人们的闲适、优雅吸引着他。后来当骑兵、做男仆和洗车工时,来来往往的人们都生活在和他截然不同的世界里。在那个崇拜英雄的年代,他的内心充满了仰慕和妒嫉,渴望和他们一样生活,这是他魂牵梦绕的“理想国”。
他的梦想听起来似乎荒诞不羁,可又是多么可怜,他只想成为一位绅士而已。战争带来了契机,去军队服役是实现目标的踏板,而埃莉诺的经济实力搭建了实现理想的阶梯。这个可怜的家伙用了整整二十年,把自己打造成理想的样子。可是最让人佩服的是他自己都忘记了是在伪装。这是多么荒诞,可也是多么可怜。
——节选自英国作家毛姆短篇小说《狮子的外衣》
作品主要内容简介:
《狮子的外衣》(有的版本中翻译为《狮皮》)讲述了一个原本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鲍勃的故事。他化名为罗伯特,巧妙地隐瞒了过往的经历和出身,将自己伪装成为一个“绅士”,勾搭上了一个有钱的女人埃莉诺,并成功过上自己想要的绅士生活。只是没想到,罗伯特夫妇这种悠然自得的乡绅生活被新搬来的邻居哈代所打破。
哈代认出来罗伯特就是自己原来认识的那个洗车工鲍勃,被识破的罗伯特为了在妻子面前维持他精心打造的“绅士”形象,在一场意外的大火中,不顾危险,冲进火海只身救狗。最终,罗伯特先生丧身火海。
个人体会:
这篇小说给自己带来的感受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小说的构思巧妙,对比强烈。小说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弗雷斯蒂上尉(即罗伯特)在一场森林大火中丧命”,从而引发人们对于他为何丧命的猜想和兴趣。整个故事采用倒叙的方式,分别让读者看到在妻子眼中,和在邻居哈代眼中截然不同的两种人设。在妻子的回忆和叙述中,罗伯特先生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男人,绅士的典范”,而在哈代看来,他只是一个十足的可怜虫,为了自己的“理想”,精心伪装自己,最后连自己都忘了自己是在伪装。
在哈代未出现之前,我完全被妻子的回忆所打动,相信罗伯特先生就是一个真正的绅士,还被他们之间相遇、相爱的情节所打动。直到哈代出现,揭开罗伯特伪装者的面纱,我才恍然大悟,也才明白作者前面描写的“正面”形象是为了后面的真相做铺垫,更加显示出这种伪装是多么地彻底。
二是寓意深刻。《狮子的外衣》这个题目即表明了文章主旨:即使身披狮子的外衣,也无法成为真正的狮子。一个人只有做真实的自己,脚踏实地,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理想,而绝不是通过欺骗和伪装。
可以看到,写于上个世纪的这个故事放在现代社会也不过时。当今也有一些人羡慕明星或有钱人的生活,甚至想通过包装自己,混进所谓的明星和富豪圈,就比如前些天爆出的上海拼团的“名媛”们和这里的罗伯特先生如出一辙。
可是,伪装的人设终究有一天会破灭。真实地面对自己和这个世界,才是最好的人设。
作者简介: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年1月25日一1965年12月16日),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戏剧《圈子》,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短篇小说集《叶的震颤》、《阿金》等。
毛姆1874年1月25日出生在巴黎,中学毕业后,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肄业。1892至1897年在伦敦学医,并取得外科医师资格。1897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1915年发表长篇小说《人间的枷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毛姆赴法国参加战地急救队,不久进入英国情报部门,在日内瓦收集敌情;后又出使俄国,劝阻俄国退出战争,与临时政府首脑克伦斯基有过接触。1916年,毛姆去南太平洋旅行,此后多次到远东。1920年到中国,写了游记《在中国的屏风上》(1922),并以中国为背景写了一部长篇小说《面纱》(1925)。以后又去了拉丁美洲与印度。1919年,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问世。毛姆于1928年定居法国地中海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去英、美宣传联合抗德,并写了长篇小说《刀锋》(1944)。1930年,长篇小说《大吃大喝》出版。1948年以16世纪西班牙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卡塔林纳》出版,此外又发表了回忆录与文艺批评等作品。1954年,英国女王授予其"荣誉侍从"的称号,他成为皇家文学会的会员。1959年,毛姆作了最后一次远东之行。1965年12月16日于法国病逝。
分享人(60)莫鱼
片段分享:
碑那么小,与其说为了纪念,更像是忘却。
叶文洁走到悬崖边,她曾在这里亲手结束了两个军人的生命。她并没有像其他同行的人那样眺望云海,而是把目光集中到一个方向,在那一片云层下面,有一个叫齐家屯的小村庄……
叶文洁的心脏艰难地跳动着,像一根即将断裂的琴弦,黑雾开始在他的眼前漫涌,她用尽生命的最后能量坚守着,在一切都没有永恒的黑暗之前,她想再看一次红岸基地的落日。
在西方的天际,正在云海中下沉的夕阳仿佛被融化了,太阳的血在云海和天空中弥漫开来,映现出一大片壮丽的血红。
“这是人类的落日……”叶文洁轻轻的说。
《三体•地球往事》
这是写在刘慈欣《三体》第一部尾声的一段话,读了这段话,我感慨很多,叶文洁是地球叛军的首领,但也是一个可怜的人,没有亲人,一个人活在动荡的年代里,人性扭曲是她的错还是那个年代造成的?
《三体》内容简介及一些思考
《三体》也成为地球往事三部曲,是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奖获奖作品。作者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他也是世界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亚洲人。这部作品以宏大的叙事,绚丽的想象征服了众多的科幻迷,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为了读到尚未出版的《三体》,动用外交手段,希望中国外交部联系刘慈欣,以此也能看出这本书的魅力所在。
这本书以动荡时期,中国秘密工程——红岸基地人员叶文洁向外天空发射了一组通讯信号,并得到远在四光年外的三体星系的回应,那是一片由三个恒星系统组成的星系,三体人饱受“恒世纪”和“乱世纪”交替变换带来了恶劣气候影响之苦,急需寻找一片新家园。而叶文洁在那个特殊年代,父亲被打倒,母亲抛弃她,尝尽了世间冷暖。和三体人的联系,让她觉得只有“三体”文明这个高等文明才能拯救人类,改造地球。随着三体舰队开始远航,人类“三体危机”也因此开始,人类从此步入了长期的对抗三体斗争当中。
人类为了摆脱“三体人”无孔不入的智子监控,实施了面壁人计划,三体人也针锋相对的提出了破壁人计划。
人类两千艘太空军舰队在三体人“水滴”攻击下灰飞烟灭,场面十分宏大。面对危机,人类选择了利用太阳传送信号,正如这本书里提出来的黑暗森林法则,每个文明都是躲在黑暗深处手持猎枪的猎人,一旦发现猎物,就果断扣动扳机。
远高于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歌者文明向银河系发射了二向箔,银河系二维宇宙坍塌,成了一张大饼。人类最后的希望程心进入了小宇宙,保存下了人类文明的种子。
书中不仅仅是讲述了人类面对这场战争所采取的措施,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同时,在危机面前也展现了人类的懦弱、愚蠢、残暴的一面。
本该被称赞为英雄的面壁人委内瑞拉总统雷迪亚兹最后的结局竟然是被国民用石头砸死。
同样身为面壁人的罗辑一次次的拯救人类,又一次次的被人类所抛弃。
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是因为他们把危险抵挡在了人类所看不到的地方,人类看不到的东西就会认为没有发生,他们不会考虑和平是怎么来的,他们只会认为这些人什么事情都没有去做,花大量的金钱养着这么所谓不作为的人,他们就会愤怒。
这点,我觉得和我们现实社会很像,处于和平时期,大家总会认为和平本来就该存在,而不考虑为什么会有和平的环境。
世界很乱,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我希望大家可以透过读三体,能够读懂一些它更深层的意义。不然,就会叶文洁说的一样,“这是人类的落日……”
《三体》简介: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第一部于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第二部于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则于2010年11月出版。
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其第一部经过刘宇昆翻译后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分享人(61)邱 晓 雨
今天看到了蒋老师写的《写作,四十年的坚持》,蒋老师说:“写作,只是我人生的一部分,也是我人生最初的选择,写作就坚持了四十年。至今我已经出版了38本书,有散文、诗歌和长篇小说,你若问我哪一本书最好,我回答你,下一本。”蒋老师说:“妻子不支持我写作,所以你想让对方支持你写作,你就好好努力,好好赚钱。没有比赚钱重要,真的活在这个世上,你赚钱不好,其他也不会好!好好赚钱,这是写作的前提。”蒋老师前面那段话,让我们仰视,他是很成功的企业家,又写了30本书,这种高度应该没有几个人能做到。他后面那段话,我看了陷入了沉思,它让我想起了三位文友同31区作家村。沈惊鸿是我交的第一个文友,当年通信时,他在江门一间厂做搬运工,但他太热爱文学,总是频频换厂。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为了文学而到处流浪”,他不用心工作,由于写作总是迟到早退,被老板炒鱿鱼是常事。叶耳是我少女年代的半个文友,我们2000年曾通了一次电话,聊了一个多小时,我至今还记得他声音那么的动听,说话的语言那么的热情,向我推荐湖南台的《真情》节日。叶耳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他写的诗歌很优美,小说,散文都写得很有深度,得到很多编辑的夸赞。他曾经说过:“我是受王十月的诱骗,来到深圳31区写作。”那年他辞了重庆电视台的职务,跑到31区同王十月抱团写作,王十月陪着他到处找房子,他俩每天一起聊文学,一起到公园散步。深圳的31区是个城中村,很多打工作家都跑到这个区租房子创作,当然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蜗居在这里,最主要的是这里物价同消费很便宜。31区以培养了王十月为首的很多有成就的作家而闻名全国,被媒体誉为“作家村”。当这些打工作家在31区坚持了几年后,都一个个撤离了,他们没有固定的收入,稿费又总是被拖欠,连吃饭也成问题。事实上是有些人是饿着肚子写文,这帮群体被人称为“饿肚子的作家。”我曾在网上看到有个湖南女孩写叶耳,其中有一段对话让人心酸:“妹子,家乡下了雪没有?有下雪,就快春节了你回来没有?今年不准备回家,因为没有路费!妻子不久前生了女儿。”读了叶耳这段话,我难受得流泪,多年没有联系,之前一点也不知道,他在深圳过得这般凄惨,十几年前,他在我心中是一个很有才华,内心很纯净,很有抱负的人。他少年成名,曾参加了全国第四届散文笔会,叶耳坚守在31区多年,一直做自己最喜欢的自由撰稿人,怎么会过得如此贫穷。后来为了生存,他被逼成为最后一个离开31区的人。李明亮是我最欣赏的打工作家,他对我说了:“2001年一时心血来潮,我辞了深圳石岩的工,赶时髦做了所谓的“自由撰稿人,每天坐在一小黑屋子里,写啊写,圆珠笔芯一天最少写了一支半。”其实李明亮是受文友的鼓动,觉得打工总是不停加班,这种日子太辛苦了,就投了顺德的好友,专注潜心码字,但他没有经济来源,经常一天吃二个馒头,有时也是饿着咬牙写作。他辞工时不敢父母商量,知道了肯定不同意,后面父亲晓得后打电话骂他:“立即离开顺德,到深圳找工。”迫于生活的无奈同父亲施的压力,他结束了一个月的自由撰稿人生涯。李明亮做了详细的统计,在顺德写了一个月,收到的稿费除了房租,水电,吃用费,仅剩30多元。对一个要养家的人来讲,做专职写手是很不理智的啊,因为你不能太向往爱好,而不顾不养家里人。换位思考,蒋老师的妻子不支持他写作,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倘若你不是有名的作家,没有人向你约稿,仅靠微薄的稿费来养家,来维持生活,那就只能喝西北风!蒋老师说:“家人反对我写作,你有什么办法让她不反对写作呢?我创业,我赚钱,让她的脸有了笑意。所以你想让对方支持你写作,你就好好赚钱。因此,你要记得,写作重要,没有比赚钱重要。”写作与赚钱,以那个为主,这个选择曾经困惑了很多立志写作的底层打工作者。我觉得蒋老师思维是正确的,一个人生存养家永久排在第一位,必须好好赚钱,等你赚到了钱富有了,你的家人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再享受写作的快乐,多完美。邱晓雨,广东梅州妹,内心纯净热爱文学,曾在《电影画刊》《大鹏湾》《江门文艺》《惠州文学》《侨乡文学》《嘉应文学》《南叶》《飞霞》《香港风情》刊发了一些打工作品,我向往以真诚交友,以纯粹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