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和珅”:三婚娶小20岁娇妻60岁得子,71岁的他不敢老去(上)

文/麦大人

01

“从前有座山叫做赵本山,还有两块‘钢’叫王刚和郭德刚。赵本山演小品,郭德刚说相声,王刚讲故事,讲的什么呢?讲的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王刚因此被称为“中国最会讲故事的人”, 故事并没结束,生活永不落幕。

说起来,王刚也是一位传奇人物,三十多年来一直活跃在主持界,还多才多艺,在戏曲、相声、书法、收藏、器乐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但这些都并不是他的主业,演戏他是专业的,一提到和珅和大人,很多人就会想到王刚,就像我们说起孙悟空,就能联想到六小龄童一样。

而王刚和和珅的缘分,那要追溯到20多年前了,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

当年剧组要拍一部《宰相刘罗锅》,导演已经敲定了乾隆和刘罗锅的人选,就差和珅了。于是制片人就找到王刚,希望他能出演这个角色。

不过在当时的王刚看来,和珅这个人太过负面,演好了观众自然满意,但要是没塑造好,少不了一顿臭骂。

就这样,王刚推脱自己要出国表演,需在国外呆上一段时间,行程安排不允许。

没想到,一段时间后他回来了,制片人又给他打电话。原来剧组为了等他,一直都没有开工,想到对方的诚意,王刚也就没再推辞。

但他又是一个做事认真的人,一直在琢磨怎么演好这个巨贪和珅。

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王刚刚好在大便,客人只得等他方便完了再交流。当时他感觉自己很不礼貌,不过这件事却启发了他,并将其加进了剧中。

于是我们就看到和珅在接见官员时,一边蹲坑一边对话,而外边的官员一边闻臭,一边颤抖,和珅则怡然自得。

这或许就是对权利最好的隐喻吧。

王刚扮演的和珅获得巨大成功,此后他在《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梦断紫禁城》、《铁将军阿贵》、《布衣天子》、《少年嘉庆》、《沧海百年》等剧里共演了320集的和珅。

王刚成了“和珅专业户”,并和张国立、张铁林组成“铁三角”。

他的形象深入人心到什么地步?

这么说吧,提到和珅我们就只会想到王刚,再也想不出第二人,遂有了“王刚之后,再无和珅”的美誉。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很多人看完电视剧后,对王刚母亲说,你儿子是不是在生活中也很坏啊。

王母也只能无奈地对儿子发话:“你今后多演好人行不?”


02

其实,王刚并非是科班表演出身,小时候的他“坏得很”。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上天入地”,不仅上桌子、钻地板,有一次还差点把学校给点着了,为此老师号召同学孤立他。

当然遇到这般淘气的儿子,老爹也是没少揍他,经常打到嘴角、鼻子流血,但是犟脾气的王刚从不服输。

慢慢地,他感到有些痛苦和孤单,因为没有一个人理睬他。

一天晚上王刚突发奇想,花了一晚上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一个孩子对毛主席的忠诚,还画了两幅画,里面还有一句:

“我要学习您在大风大浪中锻炼自己,在雨中跑步,在闹市中读书。”

没过多久,王刚被请到校长办公室,他以为自己要被开除了。只见校长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署名是“中央办公厅”,是回信没错了。

这么一件荣耀的大事,校长自然让王刚在播音室向全校师生广播,不久还专门编排一部话剧《他转变了》,这也是王刚第一次登台表演,给了他巨大的鼓励。

而这封信也彻底改变了王刚的人生,在那之后,他成了学校里的三好学生,成绩名列前茅。

每当回忆起那段被“孤立”的童年往事,王刚都感慨万千,童年经历对他一生影响深远。

由于从小养成的爱玩天性,长大后的王刚对做事都有着几分游戏色彩。

他天生长了一副好嗓子,同学的爸爸是个歌唱家,于是引荐他入门学习,后来王刚学会了抽烟。

结果老师说:“如果以后要学声乐,那就要做到高度自律,不仅要保持作息规律,还不能抽烟喝酒。”

王刚觉得这样太没意思了,不好玩,就果断放弃了。后来在机缘巧合下,他开始去电台录制长篇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

1982年前后的许多个夜晚,王刚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吃完晚饭后,一个人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去广播电台录制节目。

据统计,当年这个节目被108家电台先后播出,创下了3亿人收听的纪录,王刚也获得了很多奖项。

有一件事令他难以忘怀,就是每天录制完广播后,他揣着6元钱稿酬,骑着自行车去和平门烤鸭店,吃一份3.6元的烤鸭。

两年后,《夜幕下的哈尔滨》被改编成电视剧,由王刚出演里面的说书人,这也是他第一次在电视上露面。

多年过去,他依然记得第一句台词:“哈尔滨的春天,好像是被日本侵略者卡住了一样,竟来得这样迟缓。”

从此,王刚由幕后转到台前,专业做主持人。在1986年—1988年,他连续三年主持央视春会,并成为了唯一一个在春晚上用双语主持过节目的主持人。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永远的和珅”:三婚娶小20岁娇妻60岁得子,71岁的他不敢老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