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学习】苏州1——什么是名师?

2019.7.22

16年暑假曾经在这里学习了十天,如今又来学习,再次踏入苏州大学的校园,熟悉感扑面而来。

上午的课程很紧,拍集体照,开班仪式,各种讲话。

范科长的话言简意赅,但让人思考,做一名名师,应具备三方面的素养。高尚的教育情怀,成熟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育风格。对照一看,觉得自己也就第一条还勉强符合,至今仍然是有情怀的人,但离高尚还有距离。

对于学科思考给了我们两个:

①个人深入发展的点在哪?也就是个人专业素养的发展。

②你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小组还是团队?建立的团队有没有一定的印象?

接着是庄惠芬进行了题为《效应乘数:相应结伴而行的力量》她详细介绍了她的工作室,每一部分引经据典,让我们知道了工作室运营的一些常规情况。。我们看到了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是如此认真地在指导下有序地进开展活动。这里面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朱永新的每天三问:

1.今年读了哪些书?

2.今年在研究什么?

3.取得了哪些进步?

这三句话同样能引起我们的反思。

试着回答。

1.截止目前,读了理论书差不多在十本左右,童书读了几本。

2.目前好像没有清晰的印象,也没有进行研究。

3.取得的进步,对我而言,孩子成绩多少有点提供。

下午是论坛。由六位老师谈名师的成长与追求,夏骏教授做点评。我真是体会到了夏教授的高水平,记性好,能迅速抓住所说的关键词,进行评论和延伸推荐,最后还能把六人的优点做一总结,全面阐释他对这一话题的理解。

因为我是那六分之一,所以感受颇深。

对我的评价是一是有想法。这确实很符合我目前的现状,对现在的教学,有自己的设计和实施,并能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另外是学习。从读书这方面夏教授有建议:首先是读课程用书,比如我们的教材,课程标准等,这是我们教学的根本,必须熟读。其次是读一些工具书,这方面我认识的比较狭隘,以为工具书就是字典之类的,是学科上的助力,听了之后才明白,不仅仅是这些,只要是对教学有用的工具都算,比如数据分析,行为分析,可能涉及到的相关表格就是工具书。甚至我们的思维也可可视化,这也能用工具进行表现。第三是读比较靠谱的书。社会发展太快,才出版的书如恒河沙数,是数不清的。选择经过时间沉淀的书,多年后读起来仍然有现实意思的书,一版再版的书。然后就是广泛阅读,不要种类单一,“无用之用”才是我们读书的境界。不为什么,只为喜欢。

作为名师的成长,夏峻教授给出几点建议:

研究,学习,团队,关注细节,独有的个性和特色(找准自己的定为,风格独特),进行时间管理。

什么是名师?夏峻教师的教学或许就能给你很多启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外出学习】苏州1——什么是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