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现象之超限效应:你是马克·吐温,你也是那个牧师

在讲这个效应之前,我们先来看这张图片,这个人呢,是美国的幽默大师,马克·吐温,而今天所讲的"超限效应",恰好,就与这个幽默大师有关。

马克·吐温

记得有一天,马克·吐温兴致勃勃地去一个教堂听牧师演讲,而牧师的演讲是为了募集捐款做慈善,刚听的时候,牧师讲的太好了,马克·吐温的心被点燃了:

好,特别好,我要捐款

热情还没过十分钟,牧师在台上滔滔不绝讲着的时候,马克·吐温的兴致开始下降了,心理嘀咕着:哎,我就捐一点零钱就好了。又过了十分钟,牧师居然还在讲,马克·吐温真的是, 一点捐款的欲望都木有了。

后来呢,他不仅木有捐款,还偷偷地拿走了两块钱。

这就是马克·吐温的小故事,从一开始的兴致勃勃,却因为牧师的长篇大论而变得兴致全无,甚至于到最后产生了"拿走两块钱"这种逆反行为的过程,就是所谓的"超限效应":一种因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别说太久,我会烦。

图片发自App

从以上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吐温所经历的四个心理阶段:

引发兴趣 — 捐了捐了

开始厌烦 — 捐点零钱

厌烦爆发 — 不捐不捐

产生逆反 — 偷走2元钱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马克·吐温心理那个"极限点"在不断被挑战,不断被挑战,从而被打破的一个过程,被打破之后,就出现了所谓的"超限",超过心理那个容忍度了,于是,就做出了原本不会做出的行为。

我们有时候称之为"过犹不及",有时候也称之为"物极必反"。

从牧师的角度来看,如果他在前几分钟之内就结束演讲开始募款,那么他所获的捐款会多好多倍,在这个过程,我们可以说:

他缺乏同理心,他没有换位思考,他就是喜欢自嗨。

那么,如果,你是故事中的马克吐温,你会有什么反应呢?

又或许,你曾经或现在,就是故事中的那个牧师呢?

还记得,你听别人演讲的时候,你也曾昏昏欲睡;

在别人听你演讲的时候,你也曾看到别人的昏昏欲睡。

你是马克·吐温,你也是那个牧师。

我在说什么呢?

当我们来理解这个"超限效应"的时候,去尝试着从双方的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感到耐烦的一方,以及施予你耐烦心理的一方。

现在,我们来看几个场景:

场景一:销售

每次当我们去理发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最反感的是什么行为呢?

本以为可以乖乖做一名安静的美男子,结果理发师,按摩师,美容师却在旁边喋喋不休,哎,这位大兄弟,我们的会员很优惠的哦,你看你,头发的发质就需要修理一下;嘿,你看好几种套餐,会员好诱惑人的哦!

感受一下,对方是站在你的角度为你好?还是他自己说嗨了呢?而当你表现出自己不耐烦的时候,对方又是怎么反应的呢?

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超限效应"呢?


场景二:说服

什么样的人最喜欢说服我们呢?除了销售之外,还有你的老板,你的家人,以及那些所谓的"权威",而家人往往离我们最近。

我还记得,我老爹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尤其是那一句:孩子呀,现在你不懂事,你要乖乖听我的话,我说的,都是为了你好。

但是,我真的听话了吗?

一开始,我听了,我真的听了,可能真的不懂事,后来,我再也不听了,因为我觉得自己长大了,我有自己的想法了,真正的为我,应该是让我去走自己的路,然而,家人这些话从来不会停止,我也从来,不再听了,彼此之间的隔阂也就加深了。

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超限效应呢?


场景三:成功

这个社会上弥漫了"成功学"的气息,比如那句"今天你对我爱理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一开始很有打鸡血的feel,打着打着,鸡血没了,鸡也没了。。

记得我当时高三高考的时候,进场在纸上重复写着一句话:我一定要成功,不知道洗了多少遍,刚开始,刚开始也是兴致勃勃,久了就发现:无感了。考试也没考好。

那么,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超限效应呢?

从马克·吐温的小故事,到 销售场景,说服场景和成功场景的列举,我们发现了一个事实:没有人愿意持续接收同一种性质的刺激,这种刺激可能是无聊的内容,重复的话语,施压的态度等。。。

最后,希望我们每一个人不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其实,那根本雨对方无瓜。

我们是马克·吐温,我们也是那个牧师。

理解"超限效应",多点沟通和共情,其实,并不会很麻烦!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学现象之超限效应:你是马克·吐温,你也是那个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