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天
“身边有师父,远方有导师,心中有偶像。”
在我们学校我组建了一个非常民间的,愿意学习成长的“团伙”,我经常会跟他们讲我的经历,其实我给他们讲的更多的,是我的一些失败的经历,正是有了失败,才会有警醒。在我的工作经历之中,我最感慨的,就是一直没有人在背后推我一把,没有一个相互鼓励的团队,身边没有师父,教书二十六年,教错了二十三年。这二十三年几乎是没有人提醒我:你这样做是错的,这样做是不对的。希望我的经历可以给她们提供一些思路,一个方向。在这样一个团队里,能否帮助她们成长的更好?我想应该可以的,因为很多时候影响是从小事开始。
第九天
“在我看来,小学教育存在的真正困难不在所教的知识上,而在于怎么把课堂变得极具吸引力,怎么能够更多地去理解人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怎么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在研究儿童上。现在的教育,让我们很难去做儿童的研究。
原来做老师的很多人,后来都离开去别的行业,并且做得非常好,因此就有人说“教育行业埋没人才”。其实并非如此,而这恰恰是教育的核心。一个能够当班主任的人,理论上可以当一个国家的总统。这些在人性方面,道理上是一样的。
这个例子也说明了人性的基本道理。其实,从管理一个班级到管理一个国家,道理是一样的。所有的老师都是人才,他们有演讲能力,有组织、调整的能力,有临场处理各种困难危机的能力。虽然这个职业具备很多优势,但往往都被人低估了,没有人能够这么细致地去观察一个班级,一个老师每天所做的工作。大多数老师都能说会道,哪有老师给学生讲课时拿着稿件的,只有没有当过老师的才会拿着稿件。”
九十年代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这里有一大批老师都下海经商,甚至是打工,几十年过去了,大多都混得挺好的。这又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教育的本质——我们要教什么?表达力、思考力、应变能力、演讲的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社交能力等等,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拥有这些能力,而不仅仅只是拥有考试能力,我想,未来不管他从事什么行业,都能够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第十天
p71~72
“我认为一个好校长要做好三件事情:第一,要带领全校的师生闯出生天,即使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也要有勇气闯出生天;第二,要为学校更好的发展创造生机;第三,要与学校的师生共享生活,活在当下,活在更幸福的生命状态之中。
我把这称为:生天,生机,生活。
我走访了很多学校,一直很关注教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上次去深圳,在南方科大第二实验小学,他们的教师专用厕所是智能厕所,整洁,干净,舒心。校长说,他要让所有老师上厕所都感受到作为人的尊严。
作为校长,实施变革是有可能的,需要注意的是,变革是需要勇气、眼界和专业素养的,你内心最关注、最渴望的是什么,都会体现在学校具体的细节之中。”
我想到了张老师提的三个词:改善到改进,再改变。一个学校的环境非常重要,不是说这个学校有多漂亮,有多少绿化,有多么的现代化,而是把在学校的时间过成生活,过一种普通的校园生活——卫生良好、干净明亮、上厕所方便、吃得营养、睡得踏实、有运动的时间和场所等等。如果一个校长能把师生的生活当成最重要的事情来干,那么必定会改进学校的氛围,那这个学校就是有温度的,有温度的学校,一切皆可变。
第十一天
p78
“作为老师、作为父母,我们都需要有这种健康的意识。我们要把这种健康生活的理念、对生命的信念以及对未来的想象,传递给我们的学生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从而让大家一起共享更美好的生活,活出生命的精彩。这才是需要奉行的‘好’学校文化。”
生命第一的理念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建康第一,健康的身体才有鲜活的生命,我们要带给孩子这个理念,培养“皮肤黝黑,牙齿洁白,眼睛明亮”的孩子。这也是我一直坚持带孩子们跑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我时常跟他们说,我们要比谁活得更长久,更长寿了才能做更多的事,我们要做新“三好学生”——吃好、睡好、运动好。
第十二天
p81
“直白一点说,我们难以期待学校生活能够快速发生美好、富有人性的变化。在这个时候、这样的环境中,一些独特的教师就显得非常重要。与其说是这个职业选择了这些教师,不如说是这些教师选择了这个职业。这些教师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他们坚信教书育人才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奠基性的工作,他们相信自己今天所做的点滴的改变、耐心地对人的启迪,就是对整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复兴在做添砖加瓦的工作。他们在繁重,琐碎,有时候甚至还要违背自己意志、违背自己良心的工作处境中,仍然坚定地把教学视为自己的命业,视为一种信仰,视为生命的全部价值所在。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有影响力的教师。”
在2020年加入教育行走,认识更多全国各地的普通的不普通的老师,普通到跟我们一样的教育环境,跟我们一样的困惑,跟我们一样工作繁琐,跟我们一样做着情愿的不情愿的工作……但是又跟很多的老师不同,也就是不普通的地方,就是始终对教育怀着希望,始终在坚持心中的信仰,始终在走一条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始终坚守本心——敬畏每一个生命。
第十三天
p85
“我更愿意强调耐心的坚守,一个人耐心地坚持做自己所认定的有意义的事情,哪怕这件事情极其微小,持之以恒也能让它形成气候,形成风气,这种风气可能会成为很多人的参照。当大家都在说“不能”的时候,你以已所能竖了一个标尺,这个标尺就能带来无穷无尽的影响力。”
今天晚上听了《教师的使命》4月共读群的分享,从主持人王贞融老师,到分享嘉宾夏晓鸥老师、佟生老师、毛杰莉老师,再到点评嘉宾普利辉老师,就是一群这样的老师,坚持做自己所认定的事,读书、写作、写读书笔记、带着学生写童话、记录与孩子之间的美好时光……在这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之下,践行生命化教育,这种坚持本身就是一种影响。
第十四天
p90
“教育的根在哪里?根在家庭。我们必须去重视一个人成长的秘密。作为一个教师,在专业素养里,我们原来会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关注学科、学科相关的学养以及学养背后的专业智慧,但今天我们需要有另外一个视角,就是要去洞悉自己生命的秘密。只有这样,才能引渡到对学生生命本身的关切与探问。如果没有这样的探问,教育的困难就非常难以破解。另外,如果遇到教育的挑战,尤其是面对那些对教师教学能力构成挑战的特殊学生,教师的情感会有很多的麻烦。但如果知晓了这些生命秘密,你的厌烦、冷漠,甚至敌意,就会转化为满腔的同情。而这些同情,会帮助我们成为更诚恳、更丰富、更有临场智慧的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把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一生的学生,把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为最重要的事情来做,然后去洞悉生命的秘密,从而把这种洞悉引渡到对学生生命本身的探问。
我们更不要忘记了,我们首先是父母,担负着自己孩子的未来,只有有这样的意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会有所选择。
我们也不要忘记了,虽然我们的孩子是教师子女,但他们跟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因此,他们也可能“慢”,也可能“普通”,也可能学业不好,这些我们都是要接受的,并不是说我们是老师,老师的孩子就要跟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