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洗澡》(作者:杨绛)

比较仔细地读完了前两章,一开始也以为余楠是本书的男主人公。还好不是,这样一个小有才气,毫无德行的人实在是”铁公鸡“一个,也难怪胡小姐会临时反悔,随他人出国度蜜月了。

自己读地比较浅,似乎对当时三反的一些事情也没什么记忆和好奇;略看+跳过。还是对里面的人物和情感比较有深刻印象。

网络上读了几篇别人的感想,越发发现自己读的比较浅薄。尽管如此,也还是想着写写感想,动动手,表达下自己的见解。好几位读者表明杨绛先生的《洗澡》与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手法和人物上较相似。《围城》我还没有读过,就不发表言论了。

小说描写了错综复杂的人物情节。之间穿插了两条线,一条线是事业线,充满了知识分子阶层特有的尔虞我诈。另一条线则是情感线,大体上以许彦成、姚宓和杜丽琳之间似有还无的三角恋为主,掺杂着罗厚、姜敏、余照等其他人做为陪衬。杨先生将许姚的关系整体控制在一种含蓄的状态之中,发于情,止于礼。

于我而言,整本书最吸引我的就是姚宓和许彦成的朦胧感情线。姚宓本是大家闺秀,后来遭遇家庭变故后,从学校退学,做了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她虽没有学位,但看书极多,也极有才,后来在大家的推荐下,担任了文学社的研究员。也曾有一个想要霸占她劝她放弃生病母亲的未婚夫,被姚宓果断拒绝了。遇到许彦成时,她就觉得两人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似是有五百年的交情,认识了好几辈子似的。

许彦成一开始只把姚宓当朋友,只是觉得聊得来,便总喜欢往姚家走走。直到有一次他邀请姚宓去游香山,才发现自己好像是喜欢上姚宓了,吓得自己急出汗。看到姚宓和罗厚一起出去,彦成便觉得“心肉绞痛”,想起余楠那句话“爱情就是占有”。

杨绛先生把许姚两人的感情写得很高雅。许彦成已经有了妻子,姚宓无论如何都不愿意伤害到丽琳。到了最后,“洗澡”运动结束后,两人即将被分配到不同地方,许彦成和妻子丽琳去姚家赴宴。杨绛先生这里细节描写极细腻。

“他们俩并肩走向门口,彦成觉得他们中间隔着一道铁墙。姚宓开了走廊的灯,开了大门。彦成凄然说:你的话,我句句都记得。姚宓没有回答。她低垂的睫毛里,流下两道细泪。背着昏暗的灯光隐约可见。她紧抿着嘴点了点头,想说什么,没说出来,等彦成出门,就缓缓把门关了。彦成急急走了几步,又退回来。他想说什么?他是要说:“快把眼泪擦了?"可是,这还用他说吗?她不过以为背着灯光,不会给他看见;以为紧紧抿住嘴,就能把眼泪抿住。彦成在门口站了一会儿,然后绕远道回家。姚宓在门里,虽然隔着厚厚的木门,却好像分明看见彦成逃跑也似的急走几步,又缩回来,低头站在门前,好像想敲门进来,然后又朝反对反向走了。她听着他的脚声一步步远去,料想是故意绕着远道回家的。”

似乎脑海里能想象出这样一个依依不舍,又无可奈何的场景;分明爱地真切,却也不得不保持克制;分明很在乎,却也装作若无其事;分明很舍不得,却又无可奈何。让人看了既揪心又心疼。

另一个让我深刻的画面是许彦成搬家时,在家里留下了自己年轻时俊朗模样的一张相片;我想是故意留给姚宓当作纪念的(这大概就是真正深爱一个人,总想留给对方点什么吧)。有读者“批判”许彦成优柔寡断,或对原配无情;我倒是有几份欣赏和同情。他对丽琳是有感情的,也有感谢;丽琳资质一般,不能理解他的思想,却霸占着他。这其实多少让许受到了精神虐待。面对一个这么美丽、有才气的知己,他怎能不心动;一直克制着自己的感情,能坚守忠诚,这其实已经很负责任了。

当然我也很欣赏姚宓,坚守道德底线;不做伤害他人的事。默默地读自己的书,干好自己的工作。结尾她虽说终身不嫁,留在妈妈身边。但未来这么长,或许她有更好的归宿;也或许若干年后许回来找她......who knows

另一个喜欢的人物是宛英,这是一个集中了中华民族妇女美德的妇女形象,善良而具正义感。虽读书不多,但脑子挺灵活,是非分明。只可惜,嫁给余楠这样的伪君子,不过最后也暗示她会离开余楠,而这也大概是所有读者的希望吧。

最后一部分的思想“洗澡”,是小说的高潮。本来思想“百花齐放”,知识分子以“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为傲,但是运动一来,就由不得你了。人人自危,以近乎苛刻的标准检讨自己所谓的思想毒瘤。也出现女儿检举自己父亲的“大公”之举。

杨绛先生借许彦成之口表达了那时知识分子的心声:我只为爱国,所以爱党。因为共产党救了中国。不求名,不求利,不肯做应声虫,不肯拍马屁,不肯说假话。我认为知识分子应当带头改造自我。知识分子不改造思想,中国就没有希望。我只是不赞成说空话。为人好,只是作风好,不算什么;发言好,才是表现好,重在表现。我不服气的就在这点。"

写到思想“洗澡“后,全书就真然而止了。悲剧之后,还有更大的悲剧。杨绛先生是过来人,她自己的女婿也在后来的运动中丧生。

不过,通书读完,也有个疑惑:书名分明是“洗澡”,讲三反时期的事,许姚等人的情感纠葛为何要花这么多篇幅?想要表明什么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洗澡》(作者:杨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