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的前世今生

        小儿发热是非常常见的问题,最担心的还是孩子的妈妈,那就有必要详细了解小儿发热的“前世”、“今生”,并且要掌握一定的处理方法。

        发热是指体温升高超过一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以某个固定体温值定义发热过于绝对,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腋温37.5℃或38.0℃定义为发热。

        发热是多种疾病早期的临床表现,病因包括:

(1)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2)非感染性疾病:包括变态反应,严重组织损伤等。

注:小儿剧烈哭闹,衣被过厚,环境温度过高等也可导致体温升高,需注意排除。

      临床分级:

1、发热的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将发热分为:

(1)低热:37.3℃—38.0℃;

(2)中等度热:38.1℃—39.0℃;

(3)高热:39.1℃—41.0℃;

(4)超高热:41.0℃以上。

        WHO建议当小儿肛温高于38.5℃时,应采用安全解热药治疗,体温低于38.5℃,一般不用退热药,因为一定程度的发热,可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多用物理降温,但有高热惊厥者除外。

        大多指南的共识是,小于三个月的婴儿发热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为主,因为退热药多适用于三个月以上的患儿。

        对于生理性发热,以环境降温、通风、减少衣着、松解包被为主要方法。必要时可用湿热毛巾擦身。(注:禁用酒精,禁用解热药)

        目前认为最适合儿童使用的退热药还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1)≥2—3月龄的患儿,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2)≥6月龄的患儿,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不推荐使用复方锌布颗粒、复方小儿退热栓等复方制剂的退热药,而且一定要避免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等。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相似,选用上与发热程度无关。

        对于一些原因不明的发热,不能急于降低体温,以免遮盖病情,延误诊断和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也不能轻视忽略了发热的孩子,要严密观察,积极寻找病因,排除危险因素,科学处理,最大限度的保证孩子的健康。

        孩子的舒适心情,良好的心态,有利于自身免疫力的发挥,更有利于健康恢复。除非超高热,一般发热本身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相反是有好处的,有利于提升孩子的免疫力,有利于抗感染,不必退热。发热的治疗目标是改善孩子的舒适度。有明确原因的发热,比如严重的细菌感染,要针对原因进行抗感染治疗。

加强护理:对发热的孩子,应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补充水分,预防脱水,保证充分易消化的营养食物,包括维生素。密切监护心血管功能,在退热期或用解热药致大量排汗时,要防止休克的发生。

      在了解了以上的内容后,妈妈们就会轻松应对小儿发热了。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儿发热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