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孩子

一个12岁的阳光小女孩小雅,无意间接触了蓝鲸游戏,就变成这样:


参与蓝鲸游戏的心理伤害

无独有偶,一个17岁少年小亮,玩上蓝鲸游戏后,欲将自己的器官卖掉换钱给父母表达养育之恩,然后悄悄自杀。


蓝鲸游戏参与者自残的伤痕

蓝鲸游戏,是一个21岁的俄罗斯青年Philipp Budeikin发明的,他是个心理学高手,他的网罗对象无一不是缺乏关爱,生活消极悲观,且正处于懵懂叛逆期的青少年。他发明的蓝鲸游戏,通过类似任务攻关的方式,引导受害者一步一步走向自杀。


任务型游戏


攻关游戏引向死亡

蓝鲸游戏已导致130名俄罗斯青少年自杀死亡,并且也潜入我国四川境内,2017年就被公安破获发现有52人参与此游戏。尽管Philipp Budeikin在2017年5月就已被俄罗斯警方逮捕入狱,但是蓝鲸游戏并没有结束,甚至又摇身一变Momo游戏开始新一轮的死亡捕获。


momo

而且已经有人中招:

据阿根廷媒体《布宜诺斯艾利斯时报》报道,近日阿根廷的一名12岁女孩Ingeniero Maschwitz自杀,警方怀疑女孩自杀与“Momo”游戏有关。


我实在对游戏没有好感。尽管我知道游戏会上瘾,好玩的游戏更容易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但我仍祈求主保守我和的孩子们千万不能被游戏牵绊。

我大学的一个同班同学,就是因为玩游戏上瘾荒废了学业,最终被校方勒令退学,他的父母跪在校长面前,都无法挽回他们几十年心血辛苦养大的孩子被游戏断了学业之路的命运。

在游戏这个产业链里,有些人因为游戏而赚的盆满钵满,如游戏开发商,游戏分销商,和技术人员;有些人因为游戏而荒废了学业,生活,甚至残害了自己的性命,毁坏了一家人。而后者多数是分辨能力有限,自控能力不强的青少年;还有些人利用游戏反社会,比如Philipp Budeikin:


Philipp Budeikin狱中所言

我们究竟怎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孩子?

看过一些文,我自己的感受是,喜欢游戏的孩子不在少数,但是游戏只是他们其中一项娱乐,不会成为嗜好。而沉溺其中的孩子多数有个共同点,就是缺少关爱和理解,喜欢独处和逃避。他们把游戏当作另一个世界,自己藏匿其中不亦乐乎。他们害怕,讨厌甚至逃避现实社会,或者确切的说,逃避他们的老师,父母,同学,他们不喜欢现实的社会。

逃避现实是一个关键因素。

为什么逃避,如何避免逃避,或许应该成为家长们的一个考虑点。

或许因为压力,或许因为不友好,或许因为其他。。。

更多的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动态,理应成为当今父母和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