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看,你报名了一个课程,开场的时候,老师自我介绍,很谦虚说:我在今天这个主题上也是跟大家一样在学习,在这方面经验也不是很足,如果讲的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接下来,你听课的时候,你会投入多少?你愿意投入多少?
再或者,如果你要动手术了,你躺在手术床上,穿好了白大褂的医生忽然微笑着对你说,感谢你信任我啊,我其实也跟你一样紧张,我经验也不是特别丰富,知道的并不比你多,我们一起努力把这个手术做好。如果能够起得来,你会不会想要打死他?
这是我之前在某次培训课上听到的知识,老师说要树立培训师的权威感。这两个例子的状态下,我深思之后,感觉深以为然。
如果我来听课,这个人说他跟我一样忐忑,我会想着一定是我没有做好筛选,下次我要选择更加专业的;如果我是病人,我想只要我还能动,我都会想要从手术台上爬下来,没有比这样的微笑更加让我心塞。
所以,我一直想,作为培训师,需要有一个“人设”,这个人设是职业、敬业、专业、博学。更接地气的说法是,要适当的“端着”。为什么要“端着”呢?因为“端着”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塑造权威感:①如果不“端着”,可能会没有人听,就像开篇的自杀式介绍一样,作为一个培训师,不把自己端起来放到一个较高点的位置,他就无法树立自己的威信,培训工作很难顺利开展,学员可能就不会听他的。②适当的“端着”,能够增强职业性,专业性,在点评和反馈的时候,能够更加保持公平公正性。
但是这种“端着”的度到底在哪里?在加入拆书帮的时候,技能手册里面就有一条,要“坦诚无知”,勇于告诉学员这一点我也不是很清楚,我们一起来从致用类图书里面找答案。
一边是要“端着”,树立权威感;另一边是要“坦诚无知”。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向左走,向右走?哪一种才是拆书家应该具有的“人设”?
这个困扰,从我开始练级到我成为三级后,始终都在困扰着我。从2017年7月份我拿到“红宝书”——拆书家成长手册到我成为284号拆书家,直到2019年7月13日傍晚,我从女儿的菠萝爷爷就是那个大长腿的阿波罗老师那里得到了答案。
在面对“专家”或者权威时,我一向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尽管我在练级的过程中,常常在二级群、三级群抱大腿,询问阿波罗老师,但是去年成长大会的时候,我依然是远远的观望,不敢踏出那一步:不敢真正的面对面的向阿波罗老师请教,怕自己问的问题都是白脖问题,怕给别人添麻烦!
提前就跟阿波罗老师预约了这次在年会期间,要跟阿波罗老师深度沟通一个项目,要向阿波罗老师请教。长腿叔叔也答应了,但是到了7月13日下午六点多的时候,我又开始怂了,我开始找借口:轩辕分舵的运营团队都在忙啊,都在收拾场地啊,我这个时候去找阿波罗老师,是不是有“偷懒”的嫌疑啊,算了还是不要去了啦,于是我在场地“理所当然”的磨蹭着,收拾这个,收拾那个。
但是心里面始终有个念头在折磨着我,脑袋里两个小人在打架:
一个说:去吧,怕什么,有什么可怕的,你看大家都那么和蔼可亲,你看你师姐豆小燃能自如的跟任何人无障碍沟通,交流,跟着师姐学就好了;
一个说:真怂,遇见权威就秒怂。
感觉简直都快精神分裂了,斗争了好久之后,内心那个渴望的声音战胜了怯懦的声音,跟师父和伙伴们交代了一声我上楼去找阿波罗老师后放下手里的活儿去找阿波罗老师了。
一进房间,阿波罗老师的屋子里已经有了一个小伙伴,郁郁寒林,她正在跟阿波罗老师进行一对一请教,这大大的缓解了我的局促感。顺着她的话题我们一路沟通下去。问出了我最关心的问题:如果遇见不懂的问题,学员问的问题我不知道的时候,怎么处理?
阿波罗老师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动作,他站起来,把胳膊交叉抬高,仰起来鼻孔朝天的样子。然后说,这样子累不累啊?
说实话,我看着都累!
对啊,拆书家不必要这么端着啊,拆书家是在拆书这件事儿上专长,在某一个主题上专长,拆书家不是万能的,不是神,不可能所有学习者的问题都知道啊。
忽然感觉到了透彻。一直困扰着的度的问题解决了!
适当的端着,是为了要让课程更好的继续,是为了学习者,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走下来不端着,是在面对自己未知的部分,真实而坦诚的告知对方,这一点我还不太懂,感谢你提出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依然是为学习者负责,更是为自己负责。
做真实的自己,不妄自菲薄,也不过度的端着,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面,树立自己的权威,相信自己,在为止的领域里面,坦诚无知,不担心因此被人看低。一如郁郁寒林总结的:“术业有专攻,对自己擅长的乐于分享,不担心被人偷师;对自己不精通的坦然承认,不担心被人看扁。”
一如我问阿波罗老师,拆书家的“人设“当如何?
他说:低调、内涵、有才华
”拆书家的专业性该如何体现?”
阿波罗老师说:“专业除了极致的钻研、极端的负责和谦逊外,还要不时有创新和超越。”
感谢这个“任务”,让我能够突破自我的束缚,自我的限制;
感谢这个“链接”,让我能够懂的,有一种束缚,叫做”不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