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回顾美剧《好运查理》——这部“美国版家有儿女”的时候,
看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
主角所在的家庭中,妈妈Amy和爸爸Bob是一对很“有趣”的夫妻,
妈妈作为家庭主妇,常常想法疯狂性格过度自恋,喜欢成为全场焦点;
爸爸作为除虫师,喜欢滔滔不绝讲述虫子故事,还自以为风趣幽默;
一次他们邀了一个特殊的家庭(这是两个妈妈和孩子组成的家庭)和自家进行一场家庭聚会,
聊天环节Amy和Bob各自陪着一位妈妈,
结果一阵子之后,Amy私下里找到Bob说想要交换妈妈进行聊天——
原来Amy陪着的妈妈是个“话题终结者”,说话滔滔不绝还总是抢占话语权,而Amy本身自己就喜欢滔滔不绝;
可是Bob表示不愿意,原来Bob陪着的妈妈是一个安静的倾听者,和她聊天满足了Bob滔滔不绝的倾诉欲;
当Amy知道另一个妈妈是一个好的倾听者时,眼睛都亮了,缠着Bob要交换,这就是后话了。
有趣的剧情让人开怀大笑,不过笑过之后,不禁让人思考:
我们总是迫切地在表达,却忘了安静地聆听。
我们的每一天都离不开说话,那些说话的人里,有多少个人能做好“倾听者”这个角色呢?
02
曾经看过一个很有趣的“小实验”:
我们都知道,妈妈们聚在一起,总喜欢谈论自己的孩子,老公,家庭;
有一次,一个妈妈突然意识到,每次聊天大家谈论的内容似乎都是不变的,
一个妈妈说完一大堆自己的情况以后,下一个妈妈开始说自己的情况;
而妈妈们说完以后,她们并不需要你出什么主意,
绝大多数情况下,妈妈们只顾自己想说的话,
于是意识到这点的那个妈妈,做了个“小实验”——
在此之后,每次妈妈们谈论自己家的情况,她不再接着说自己怎么怎么样,反而围绕着上一个妈妈说的内容开始关心起来。
结果你猜怎么着?
一个月以后,这个妈妈成为了小区里最受人欢迎的那一个。
03
著名的人际沟通类书籍《沟通圣经》里,对“听”这一部分给予了高度重视。
“听”不止是“听见”,而是如何成为更好地倾听者。
正如书里反复强调的那样,
有效的沟通具有四大目标:被接收、被理解、被接受、使对方采取行动。
而“听”,作为生活中最常被人忽视的技巧,反而成为里面最具决定性的一个。
我们究竟花了多少时间在“听”上面呢?
有一个研究探讨白领的时间构成。
结果发现:
一个白领花在沟通上的时间,平均有45%是花在“听”上面,而且在所有醒着的时间中,有31.5%的时间是在“听”!
而事实上,我们一直被教导去表达、去倾诉、去如何更好地用语言影响他人,却并没有人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
所以我们才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你到底有没有听我说?”
“我说的话你有没有听进去呀?”
“你能不能听听我说的?”
......
我们需要好的倾听者,在每一场沟通里。
04
我们都需要倾听,我们也都需要被倾听。
因此我们要学会倾听,当然,是有用的倾听。
请记住《沟通圣经》里这一句话,很关键:
“因为无话可说而倾听的人,无法鼓舞人心。唯一有用的倾听,是时而吸收说者的想法,时而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倾听。”
试着思考这几个问题,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成为好的倾听者:
“有效倾听会有什么有益结果?”
“你是好的倾听者吗?”
“你能想到哪些增进有效倾听的技巧?”
“有哪些‘听者的反应’能让对方觉得你对谈话内容感兴趣?”
我把答案放在文末,期待你的思考。
05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抬头看了一下之前按照书中要求的,被我贴在书桌上的“增进倾听的10个做法”,
我自己本身就是那种在谈话中喜欢表达的人,
对,就是像Amy那样,滔滔不绝,抢占话语权,当然,我自认为没有Amy那么夸张,
所以我想说的是:我知道,克制住自己,在谈话中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有多难。
但是我们必须要做。
我开始在谈话中学会观察对方的反应来调整我要说的话,而不是一味地滔滔不绝;
我开始学会克制住自己把话语权让给沉默的倾听者,去明白那些被我抢白的沉默里,他没说出口的话;
当然,现在我做得还不是很好,偶尔一场谈话下来,发现自己“毛病”又犯了,常常会因此懊恼,
但我会一直继续做,直到做好,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谈话的本质是“交流”:你说,他听,他说,你听。四个步骤缺一不可。
开始意识到自己离成为“好的倾听者”还有很大一步,是你向成为“好的倾听者”迈出的第一步,
我已经在向前走了,期待你也是如此。
最后,这是上一部分说好的答案,来自《沟通圣经》,这里安利一下这本书,很赞,人际沟通类必读经典,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更详细的内容。
我是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的南方姑娘,泽骨子。我希望读书和旅行,总有一个在路上。
这是我在上发布的第76篇文章。我希望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这世间无数。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