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我的一生都属于你,而你却对我一无所知——再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匿名】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感人肺腑的一封匿名信。薄薄的二十页纸,写就了一个女人凄婉的一生——童年、情动、生育、死别。茨威格依托这封信用短短三万字的小说,描绘了世间女子最极致的暗恋。

她说:“哪怕我死了,躺在坟墓里。如果你叫我的名字,我就会立即获得一种力量,站起身来,跟着你走。”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啊?!

可惜这个女孩从13岁时对男主一眼万年,到18岁时和他春风三度,怀孕生子,之后两度被抛弃,一直到26岁时母子双亡,临终前凄风苦雨写下了这封令人绝望的匿名信,而这个负心的男人既想不起来她是谁,也从不知道她的名字。

她说:“我没有给你留下一张照片,没有给你留下一个印记,就象你也什么都没给我留下一样;今后你将永远也认不出我,永远也认不出我。”

因为所谓名,乃是束缚,是这世上最短的咒(梦枕貘《阴阳师》)。当面前的人将名字轻轻诉说,这便会刻印在你的心灵之中。

陌生女人从第一次相识便深知男人放荡不羁的天性,因此在这场长达十三年的单恋中从未表白,既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名字,担心给他带来哪怕一丝的负累与困惑;也没有一张照片流传,深怕会导致他可能的痛苦怀念与深深自责。


【东方】

有很多人刻薄地讥讽这是一场偏执狂和脸盲症之间的闹剧,声称陌生女子埋葬自我的感情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这么说的人恐怕是对人类的情感缺乏深刻的认识。

在我看来,恰恰相反,这是世间少有的极致燃烧的爱情,是基于理解的一次竭尽全力的绽放,纯粹而高贵,因此百年来(本书1922年出版)让无数人共情和落泪。

终于是死亡的结局,但由于不死的爱情,你的肉体虽然消灭,你的灵魂却汇入永恒。

——《呼啸山庄》

正因为这份绝恋,陌生女人并没有因为她的寂寂无名而被世界遗忘,相反,她孤灯冥火的冷傲一生最终在“作家”的妙笔下化为了书籍,伴随着她心爱的男人永垂不朽。

所以你也许会很惊讶,为什么我们明知“女人傻男人渣”,却还是被这样的爱情所打动,为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而无法自拔,将它奉为豆瓣书榜前100的经典。你也许更不知道,在上世纪30年代,它曾经是语言版本最多的德语畅销书。

茨威格和同龄的卡夫卡都是犹太天才,也都生活在奥匈帝国支离破碎的落日余晖之中,然而他的华美文风,却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残余,与卡夫卡那现代主义的荒谬反讽恰好相反。因此在战后,并不受到偏重英法文学传统的欧美知识精英的青睐。并且由于二战离开了故乡,永恒地自我放逐,甚至失去了奥地利的护照,因此在他的母国也从未有得到他应有的赞誉。

有趣的是,他的作品在中国却受到了极大的喜爱——比如这本《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仅仅在豆瓣上便有12万的书评,热度基本达到了前十作品的地位。

我想,这是因为书中女子那极为克制而隐忍的情感,那如泣如诉,悲戚婉转的细腻心事,在亚洲观众心中引发了通感,正如“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那般幽微,从而使得这个改编自作者现实生活的维也纳故事,具有一种奇异而含蓄的东方美。

书中女子抛弃了伯爵夫人的身份和地位,情愿以妓女的形象和爱人一夜缠绵,其中的疯狂与非理性让我想起“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而她本质上却又是传统的,她的灵魂从没有属于过任何一个别的人,她对爱情的坚贞不移,正是我们常说的“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她的爱,是十三岁时在人群中多看了他一眼,从此再也没能忘掉他的容颜,是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她为爱所做的每一步都像是饮鸩止渴,最终情深不寿。

她的爱极致得不像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可她面对爱情的细节却又真实到了极致,导致许多人身上都有她的影子,眉眼里曾有过她的模样,不论是女人还是男人。

比如同样年幼的小郭襄,在惊鸿一瞥后,穷极一生也无法将把那人的音容笑貌从心中磨洗。

比如守望河畔的盖茨比,挥霍金钱光阴、深情错付,直到生命尽头,换来的也只是黛西的漠然一笑。

我既能从古往今来的怨妇诗和思妇诗中看到她的身影,也能在《我的一个道姑朋友》这样的流行歌中听到她的哀戚——我有情丝万缕,却不敌你薄情为刃......

这些人,都是爱而不得,而这种境遇,却暗合着东方文化中的悲剧审美——所谓“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


 【虐恋】

这本书中的陌生女子呈现出了卑微的爱情里,最纯粹而最刚烈的形式,虽然矛盾,尽管病态,却被茨威格用精巧的情节展开和细腻的心理独白铺垫地合情合理——

男人飘忽如风,从不拒绝任何美丽的女子,而每一次都和第一次一样,优雅体贴而温柔轻快,他在四十一岁时依然有着孩子气的天真温柔和少年人的残忍健忘。可她爱的就是这样残忍的他:“感情炽烈,生性健忘,一见倾心,爱不忠诚。”

他越是残忍,越是加重了她的爱,这种爱近乎自虐,而行刑者却是她自己,为什么这样的虐恋让人心动不已,让人难以忘怀?

因为苦刑自有苦刑的甜蜜,这种牺牲的悲剧,属于美学的范畴:指具有正面价值的人物和事物在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冲突中。遭到侵害式的毁灭,使人产生强烈的痛苦,同时又被其崇高精神所感动,从而因情感的急剧震荡而体验到由痛感转化为快感的特殊形态的美感。

席勒说:“人在幸福中可能表现为伟大的,仅仅在不幸中才表现为崇高的。”这便是《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让人心生肃穆的原因。

同样,身陷爱恋的女孩子们都很像《小王子》里的夜莺。她们希冀见证真爱在自己身边降临——夜莺用胸膛抵住花刺,在月色中彻夜歌唱,带血的玫瑰最终在她冷却的尸体边盛放,然而这样的一朵玫瑰转眼便被抛入了阴沟,这样的爱让人敬佩无比而又让人心碎!

为了体验这种极致而崇高的爱情,女人的天性中往往都有一种倾向:自我感动,并把悲哀化作永恒。

“士之耽兮,犹可(说)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说)脱也!”诗经就已经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女人耽于爱中,将是多么地难以自拔。

当然,现实生活中的爱情破碎,毕竟会带来实质性的伤害,而有时这种代价是无法承受的,因此作为奇特的情感动物,女性发展出了极强的共情力和想象力,她们看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泪。

在这本书中,敏感细腻的茨威格则为期待着歇斯底里,畅快淋漓爱一次的女性们设定了一个极致的修罗场——他笔下的女人只为爱情而活,她的爱情叫做一个人的爱情。

陌生女人对爱的执着追求将其一生都卷入这个无限的死亡漩涡之中,她渴求地愈切,接近死亡的步伐愈快,最后用绝笔信告诉了我们——当你用生命中的一切,孤注一掷地去爱一个人,会活成什么样子。

然而她的死并不丑陋,反而充满了高贵,因为作为一个极端骄傲且浪漫的女人,她绝不容许自己被施舍被怜悯——与其让男人低身俯就,还不如自己去死。

她的匿名,正应了那句话:“我爱你,与你无关”。

她燃尽了自己,照亮了爱情,也帮助世间万千女子投影下自己的爱恋和眼泪。


【暗恋】

我一直认为茨威格最值得尊敬的,是他为传记文学开创了一条新路,至今无人可及。然而这本书却跨越时间写出了无数女性曾经的灵魂,刻画了最极致的暗恋,让她们认他为书中知己,妇女之友——正所谓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

他能把“我并不好”这几个字写得开出花来,也能把“我爱你却不求回报”铺开十几页,他精巧的心理分析和故事展开,高超的人物设定和细腻的情感抒写,让男女主间这个本来如此离奇的故事得到了妥善的安放。

让我们看看那些锤扣人心的描写,你几乎无法想象,这出自于一个中年男人之手。

她亲吻他摸过的门把手,从猫眼偷窥男人的生活,收藏他吸过的烟尾——那些纯粹的心动和痴迷,无数少女在那个年纪也都曾经历过。

她知道他全部的缺点,却由于他光芒四射的魅力,也变得无比可爱——爱他,就要爱他的全部。

越不了解,越得不到,便会越去想念与美化他,这便是身为女性的特长。他成为了她灰暗而渺茫的人生中的太阳,她不停地抬头仰望,让他幻化成了孤独时的慰藉者,化作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而完完全全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她对他的爱,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对于男人的两面性,女孩早在13岁时就已经无比了解,她买了他所有的书,能背下他所有的诗句——“我知道你习惯了女人说爱你. 但我确信没有人像我一样如此盲目, 如此卑微又忠贞地爱着你。”

她因为爱,低到了尘埃里,开出了一朵花:“因为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一个孩子不被人察觉的爱情, 它充满了绝望和卑微, 却又持久, 饱含激情。”

因为见不到他,她便用一生中的每一分钟都丈量着思念的绵长。

她感恩男人在青春期为她带来了生的希望,为了与他重逢,她读书打工,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她将理想嫁接在男人的身上,刻意维持着一定的距离,而命运中的几次无奈分离,更让这份爱随着时间,变得更为浓烈醇厚。

这本书中,最让我心动的是这样的描写:

我的心始终为你而紧张,为你而颤动;可是你对此毫无感觉,就象你口袋里装了怀表,你对它绷紧的发条没有感觉一样。这根发条在暗中为你耐心地数着你的钟点,计算着你的时间,以它听不见的心跳陪着你东奔西走,而你在它那滴答不停的几百万秒当中,只有一次,向它匆匆瞥了一眼。

直到老管家约翰一眼就认出了她的泪水,将剧情推向了高潮,之后她的生活充满了绝望,因为她的爱情与他无关——

“命运注定,我的一生就站在你紧闭的生活前面等着。”

这无疑是对绝望的单恋最为透彻以及令人心痛的描摹。

终于,十三年的修罗场让她明白了,她爱的不光是他,更是追求爱情时那个奋不顾身的自己,是爱情本身。如果她去男主面前表白,就会破坏这种距离感和隔绝美——对自己的爱让我靠近你,对你的爱让我不打扰你。

所以说不要在十几岁的年纪遇见太惊艳的人,他会让你这辈子难以忘怀, 让你羁绊一生——少女要么不爱,如果爱,就会爱得惊天动地——

“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把全部的热情聚集起来。我毫无阅历,毫无准备,我一头栽进我的命运,就像跌进一个深渊。”

正值青春期的人,身心未及成熟,容易冲动,难以自控,遇上爱慕的人,极易飞蛾扑火,奋不顾身。然而我又不知是否该劝阻这样的年轻人,因为失去了这般年少冲动,可能终此一生再无缘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

故事的结局非常唏嘘:

他全身悚然一惊:他仿佛觉得,有一扇看不见的门突然打开了,阴冷的穿堂风从另一个世界吹进了他寂静的房间。他感觉到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一时间百感千愁涌上心头,他隐约记起了那个看不见的女人,她身形飘浮,充满激情,犹如远方传来的音乐。 

有很多女性认为,在这场感情里,陌生女人没有输,而是彻彻底底地赢了。因为男人虽然有过无数个女人,但他早已失去了爱的能力,也不记得其中任何一个。但是陌生女人用这封绝笔信,让这个男人这辈子都不会再忘记她,他走肾的上半辈子欠的情必将要下半辈子走心来还。

我却觉得这大概是女性读者们美好的幻想和一厢情愿——

这个故事是根据茨威格真实的生活体验改写的,他确确实实收到过类似的匿名信。而且正像他的小说集中众多男主人公们有着享受快乐,爱慕虚荣的共性一样,这些男人渴求肉欲和露水情缘,有着完美的猎手心态。在欧洲生活多年,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即便是百年后的今天,欧洲的中产阶级男性,依然有相当的数量人非常“茨威格”,所以更现实的结局大概会是这样——

男人只是长叹一声,捡拾起尘封往事中那些积灰的记忆,那个无形的女人充满压抑情感的悲剧故事,终究也只是他生命中短暂的小小涟漪。


【殉道】

即使结局唏嘘,为什么这部作品能如此长久地被人喜爱?

我觉得除了对暗恋的描写是技巧上的极致成功外,最根本的,还是茨威格通过对人性的把握,塑造了女主那种注定绝望而高贵的爱情,这是文学史上所罕见的。

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女主人公追求纯粹而完美的爱情,她单纯想要男主因为爱而和她在一起,而不是责任、怜悯或同情。正是她这种高贵而痛苦的心灵,让这份爱情变得完美动人。

花如此厚重的笔墨去描绘一个女人充满殉道感,近乎病态的深情,让有些学者提出观点,认为茨威格希望用信守崇高道德精神的人物来弥补现实生活中的残酷。因为这场爱情悲剧以其精神力量而动人,本质上便来自于女孩儿灵魂深处最纯粹的,被谓之永恒的爱情信念。她这短促、不甚美好的一生,却完成了我们多数人所无法完成的使命——爱一个人。

而这样极度理想主义、极度精神洁癖、殉道式的对理想和对爱情的追求,渐渐被世界所淡忘了吧——女人殉了爱情,烈士殉了革命,学者殉了科学——当一份感情可以深重到超越一切的时候,无论倾注给什么样的人或事,都可以上升为无可撼动的信仰,支持着人义无反顾地前行。

因此《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其实并不仅仅是简简单单描绘了一份极致的爱情,它也是关于信仰、救赎和殉道的故事。

茨威格本人也是用自尽来终结了他理想化的一生。

他的后半生,大国崩坍,奥匈解体。此后便是纷乱的人心,风起云涌的时代,艺术之都维也纳不复优雅,欧洲大陆战火纷飞纳粹横行,他最终丢失了自己的母国和自己的根,踏上了永不回程的流放之旅。

仿佛每一次呼吸,都要对一个陌生民族感恩戴德似的,因为自己呼吸了他们的空气——《昨日的世界》

可他对旧世界的柔情,欲说还休,直到以命相寄。渐渐的,他的心中,再也没有了那样的光,那样的人,和那样的爱情,他便和陌生女人一样,将自己殉了。


而今的我们,笑贫不笑娼,人云亦云地懒于思考,不求甚解而追逐功利。人人都自以为看透了世间万象,抄起键盘自以为是地对英雄进行肆意解构,对信仰进行歪曲和嘲笑。

仅就爱情而言,到处都是无良的相亲节目,散播焦虑的公众号,婚姻逐渐沦为提升经济和跨越阶级的手段,为了满足自身无底的欲望,屈从俗世,甚至连志同道合与否都无从判断,就急于与一个陌生人去组建家庭。

人们早已忘却了爱情本来应有的面貌,忘记了最初那些值得心动的初恋和暗恋,甚至当看到一个外国的陌生女人百年前的无私与忠贞,都不忘当做一个神经病去肆意嘲讽。

殊不知当我们解构了爱情,抛弃了信仰,纵然表象生活鲜花似锦,却也失去了它的底层根基,碌碌奔忙之后,满怀空虚,坐在岁月尽头的苍白光影中,竟无法为自己的一生写下一封值得铭刻的书信。


作者:远远歌哥

图源:Pinterest

推荐编辑:缕缕芳香

推荐理由:在女人的眼中,这个男人是她生命的一切,而他却把她看成是所有女人中普通的一个。她坚守内心的爱情,坚守属于自我的孤独,将暗恋发挥到极致的忠贞不渝。本文作者较深刻透彻地诠释了书中女主角的爱情观,全文语言流畅,是一篇佳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我的一生都属于你,而你却对我一无所知——再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