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书,那人

图片发自App

        那书,那人

                        吴鸿勇

雨夜沉寂,亮灯读书。重读《随笔》创刊号。

《随笔》创刊号,1979年6月出版,我当时以七角六分钱,从新华书店购得。而去年所订《随笔》,每期12元。一斑窥豹,书价涨幅,可想而知。

《随笔》创刊号,印数4800册。在浩如烟海的书刊中,恐怕已很难寻到。许多人对于文艺刊物,往往看毕即弃。我则反其道而行,一卷卷的收藏起来,如馆藏档案资料一般,归入档案盒,置于书橱里。一旦发现某卷丢失,则想尽办法淘回。要不,丢失首购的那本后,我的书橱中也就没有现在的这一卷了。

初读《随笔》,爱不释手,诸友传阅,无不言好。传的人多了,此书竟不知落入谁家,或者被我年轻时的一位女友,带去了加拿大,作为念想之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当年的《随笔》,办得真棒!各辑文章,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引人入胜,隽永无穷,知识含金量相当丰富。

写这些文章的,多为学者、教授、编辑、著名作家。他们不仅学养深厚,有长期的写作实践经验,更是花了相当大的功夫。看似随手拈来,随意书写,读来却饶有兴趣,让人获益多多。

那主编和编辑,虽不具名,我却从他们的行文中,对他们产生了敬意。那胸襟,那真知灼见,一如海纳百川一般,令人钦佩,过目难忘。

“《随笔》专收用文学语言写的笔记、札记、随笔之类,上下三千年,纵横八万里,古今中外,五花八门,力求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健康的知识,有益的启发,欣然的鼓舞。”

如今,我们向发文,如果你能想想《随笔》这样的开篇之语,沉吟再三,好好思考一番,再度行文,决无被拒稿之理。

《随笔》1~12期,期期不落,我均购得。此后因工作太忙,或因手头拮据,只能间或买上一本,近40年间,刚好积下60册,占据书橱满满一格。

在我看来,虽然后来的《随笔》,愈发愈长,洋洋洒洒的万言书中不乏空谈,那种前辈作家至简而意味隽永的短章相对少了,但这《随笔》,始终是我必读的文艺刊物之一。光那最初的十数卷,就是一笔精神财富。如今重阅,它依然是我的良师益友,给了我许多启示,总难免让我生出许多感慨。

前人所作的诗文,凡是写得好的,都会被人争相阅读,传抄,甚而被识者印成书,刊行于世,流传久远。我们现在所读的古今中外文人的著作,不都是这样来的么?

如今有了互联网,发布诗文已相当快捷。这快捷,可以满足很多人的发表欲和扬名的欲望,但是,并不能保证你发表了,就可以传布开去,让你扬名,流传。

诗文这东西,不仅代表一个大写或小写的人,更包含着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人生阅历,种种的生活经验,阅读范筹,彰显一个作者的思想和灵魂。

我突然间有一个奇怪的想法,一篇作品,也如一位美女,如果空有奇表,宛如绣花枕头,里外不符,没有气质,光凭化妆,就很难引起别人的关注,少有回头率,就更遑论嫁入豪门了。

我对自己说:应付式的所谓“作品”,还是少发为佳。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书,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