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讲好故事吗?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是普利策奖、奥斯卡奖、艾美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众多得主倾心讲授创作心得。这些得主讲述的多是发生于90年代的创作经历,那么这本书对指导我们现今的写作是否依然有意义呢?

1

初看时,被里面的案例描写惊到。

比如“你看着那个小女孩走到河边,用碎布浸吸泥浆水分,再一滴一滴地拧到塑料罐里”,“到了晚上,你退回到那些将这可怕的世界封闭起来的草墙的后面。你瘫倒在一个小茅棚的吊床上面,羞愧于你那小小的、短暂的饥饿,以及你那自私的恐惧。你感激着这黑夜,因为这样你就可以有几个小时的时间让眼睛什么也看不到,但是你的耳朵却仍然无法停止去听。你听到咳嗽的声音、呕吐的声音、抽泣和痛哭的声音。你听见嘶喊、生命愤怒的爆发,又有75个人死去,你听见了那种咬牙切齿,又听着它吱呀着直到沉寂。”

读着这些句子,好像目送小女孩到河边,好像感受到作者耳边咳嗽声,呕吐声……好像感受到身处其中的绝望与恐惧。

这些描述并不是本书重点,这本书不是讲故事,而是告诉你我如何讲好一个故事。上面的案例也只是本书众多案例中的一朵小花。

读这本书已快一周,还没有读完,原因就是我常沉迷于案例之中,几乎忘记本书主旨:怎样讲好一个故事。不得不说作者们的确讲好了故事。

2

好故事的标准

一个好故事的结构:

一个中心人物遭遇了一个难题,与之斗争,在最后,克服了难题,或者被它击败,或者在某些方面被它改变。

一个好故事的开头:

以近景开头然后拓宽。比如电影通常以私密时刻开头,镜头由后往前拉。

一个好故事的结尾:

结尾要交代四件事:传达结束信号,强化中心要点,引起读者心中共鸣,及时收尾结束。

结尾的方法:展现一个生动场景,阐明文章主要观点或令人难忘的奇闻异事,一个生动的细节暗示故事的可能发展方向,令人信服的结论。

结尾很重要!结尾很重要!“它是你把小说主旨钉在读者记忆中并回响数天的最后一次机会”。

好故事的三个层次:叙事,交代发生了什么事;分析,人物对发生的事件的感受;文章的节奏,唤起故事的普遍意义:爱的持久,智慧的盛行,孩子的成长,战争的残酷,偏见的歪曲……

4

分析印证

本书虽然说的是非虚构故事,但是我发现同样适合于虚构故事。以小说《追风筝的人》为例:阿富汗富家少年阿米尔与同父异母弟弟哈桑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伙伴,但命运使他们一个住广厦,一个住泥屋。哈桑忠于阿米尔,爱阿米尔。瘦小的哈桑为了阿米尔,可以替阿米尔背黑锅,可以面对强壮的阿塞夫的威胁,依然挺身而出挡在阿米尔的身前……阿富汗开启了战争,到处都是死伤者的身体碎片,阿米尔和父亲逃离家乡后成长为作家,而由于是哈扎拉人的哈桑,从小没有接受教育,而且总是受到种种伤害,最后更是被射杀在街头。故事的结局是阿米尔由美国返回战乱重重的故乡救助哈桑的儿子。阿米尔终于由懦弱成长为像父亲一样勇敢的人。

《追风筝的人》故事的主题不正好是爱,成长,智慧,战争,偏见吗?

5

怎样讲好故事呢?

首先我们知道了一个好故事的标准,就是要练习,根据介绍的好故事特点,在这个框架中练习练习再练习。也就是书中提到的刻意的练习和感性学习。

其次书中介绍了一些写作技巧。进行人物特写时的观察角度,人物动作,人物语言,人物情绪等的写法。故事中人物所处环境,搭建情景的的方法,细节的描写方法,时间推动的不留痕迹等。

当然书中介绍的还有很多很多,包括如何以第一个字开头一直到成书后的推广销售。它就像一位负责的工匠师傅从入门培训,告诉你各种方法窍门,到你出师时谆谆教导这条路如何走的更好,更开阔。

通读这本书,对提升我们的鉴赏能力很有好处。比如分析一些著作的结构,作品设置人物,情节的目的,以及作品的意义等。鉴赏力提高,再加上刻意练习,也就有助于我们普通大众写作能力的提高。所以说《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真的是很实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能讲好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