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寄调《临江仙》
这是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毛宗岗,生于明崇祯五年,是个贫寒卑微的读书人。中国清初文学批评家)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
为什么毛家父子会把这首词放在《三国演义》的卷首,主要来自于这首词的词义很直白的告诉大家:
历史就像滚滚长江水,一去不复返,而那些在这段历史中所出现的英雄人物,就像一朵朵浪花,最后不管是历史事件还是英雄事迹,都将汇入江水之中,什么也都是“空”的,随波逐流,最后都看不见了!
这一切的一切,几百年之后,也顶多就是被老百姓在茶余饭后拿出来聊天吹牛下酒用的。换句话说,再多的英雄事迹,也就是一盘萝卜干花生米,下酒而已了!
罗老师说,这个世界的规律就是,分开久了就会合并起来,合并太久了也一定会分开。这说得很哲理,往浅的说,就像朋友间的聚会,聚会完了就各自回家,在家待久了,就想再聚聚一样。
中国的历史始于夏,但形成制度在于周,所以,故事首先从周朝时期的七国纷争说起。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
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分为西周(定都酆镐,今陕西西安)和东周两个时期。
东周是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定都雒邑,今洛阳),此后的周朝称为东周。
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有春秋五霸,战国有战国七雄,罗老师说的“七国争分”,指的就是战国七雄的混战。
混战之后,强者胜出,其中一个诸侯国叫秦国,在秦穆公、秦孝公等几代人的经营之后,一直到秦王嬴政在位,消灭了其他诸侯国,统一“天下”,建立了秦朝,嬴政称为“始皇帝”。
到了秦二世,也就是秦始皇的儿子,秦就传了两代,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短短的十多年时间就被灭了。
罗老师说,秦朝灭了之后,就是楚汉纷争。
实际上应该是楚汉纷争的前半段是秦朝时期,后半段是项羽为西楚霸王时期,不能完全说,楚汉纷争是秦灭之后。最后楚汉打了近五年的仗,最后的亥下之战,汉王刘邦打赢了,建立了汉朝。
汉朝从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而起义”,古来帝王一旦取得天下,就会编造一个故事,让自己造反有理:
说的是刘邦当年作为亭长的时候,带了一个小队参加秦皇骊山陵的修建,有一天喝高了要回营地,人家说前面有很大条的白蛇挡道,刘邦趁着酒兴,就挥剑把白蛇斩了。
传说这条白蛇是“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白帝、赤帝都是神仙,白蛇是白帝的儿子,刘邦是赤帝的儿子。刘邦斩蛇就变成了神仙打架!
所以,怎么看都是假的,但竟然载于司马迁的《史记》里头,说明作为汉代人的司马迁也是在神话自己的开国君主。
刘邦一统天下之后,西汉( 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经历了200多年,之后遇到王莽篡位,再后面就是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共历196年,东汉共立14个帝王,最后一个皇帝就是汉献帝刘协。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这个“乱”,乱到什么程度?就有了这本书----《三国演义》,前半部专门写汉末的乱,后半部写东汉灭亡后魏蜀吴三个国家的乱,一直乱到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重新统一天下。
东汉末年之所以天下大乱,按历史溯源的说法,应该从汉恒帝、汉灵帝的时候开始说起,汉恒帝叫刘志,是东汉的第十一位皇帝,在位21年,公元146年,汉质帝驾崩的时候,15岁的刘志被大将军(汉代最高级别的武官)梁冀迎入南宫即位。
梁太后临朝听政,外戚(太后或皇后的亲戚,这里指梁太后的亲戚)梁冀掌握大权。到了公元159年,也就是刘志28岁的时候,他依靠宦官单超等杀了大将军梁冀,从此之后,朝政就开始被宦官所掌握了。
古代的帝王因为养在深宫,起居都是和宦官为伍,所以经常就是宠信宦官,最后也因为宦官倒行逆施,整个朝代就被灭了。
恒帝36岁就死了,因为自己没有儿子,就让侄儿刘宏继位,历史上称为汉灵帝。
灵帝比恒帝还糟糕,先是大将军窦武、太傅(被皇帝尊为老师的官职)陈蕃共同辅政,这两个人很讨厌宦官,想铲除当权的宦官,结果被宦官曹节等人发现了,把他们给杀了!从此宦官完全把持朝政。
灵帝在位23年,民不聊生,买卖官位爵位,强行征收,搜刮民财,社会矛盾激化,终于于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灵帝不久就病死了,死的时候33岁。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也就是公元169年农历4月15日。“望日”指月亮圆的那一天。通常指旧历每月十五日。),灵帝去温德殿,才刚刚准备坐下来,殿角,就是殿的角檐,突然刮起了一阵狂风,有一条非常大的青蛇从屋梁上“刷”的飞下来,盘在龙椅上,把灵帝吓得差点晕过去了,跌倒在地上,左右的护卫、宦官们赶紧把灵帝救起来,扶进内宫,文武百官也都吓坏了,都躲起来了。过了一会儿,蛇不见了,突然就打起响雷下起大雨,雨中还夹杂着很大个的冰雹,一直下到半夜才停,洛阳城很多房屋都被冰雹打坏了,被水淹了。
【虾说】这叫天变怪象,农历四月中,如果换成我们现在的新历,大约在5月中下旬到六月初,正是开始进入夏天的时候,突然下起冰雹,这就是出乱子的前兆了。
至于什么蛇啊、风啊,如果按现在的科学解释,应该类似于龙卷风之类的现象,没那么玄乎。
到了建宁四年二月(公元171年农历2月),洛阳(当时帝都)地震,而沿海各地海水泛滥,很多海边的居民都被海水卷到海里去了。自然灾害接连不断。
后面说的就是奇葩的说法了:光和元年(公元178年),母鸡变公鸡(是不是瞎说?);
六月初一(农历),有十多丈长的黑色的气体,飞进温雄殿中;
到了秋天七月(农历),有彩虹出现在玉堂殿;五原这个地方的山体,莫名其妙全部崩塌、断裂。
反正不管是不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甚至是以讹传讹,到处都是这样那样的传播一些不好的兆头,这里说的还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灵帝就下诏书问各位大臣,这些灾难到底是怎么回事?
议郎(官衔)蔡邕就上书说,他认为这些怪象,是宦官们干涉朝政所导致的,蔡邕这人是当时的大名人,很有文化,说得头头是道,谁听了都会感觉他说的都是真的。
灵帝看过蔡邕的奏折后,一声叹息~~~
【虾说】应该说,作为灵帝自己也是有这么认为的,他也想摆脱宦官的制约,所以才会“叹息”,这是一种无奈的认同。
叹息之后,坐不住了,起来换衣服,在房间里到处走动,一副心烦的样子。
宦官曹节在房里侍候着,知道灵帝被蔡邕打动了,搞不好真的会对宦官们动手了,赶紧让亲信通知他的同党,立马就以其他的事情为由(也就是莫须有的罪名了)陷害蔡邕,说他有罪,让他回家种田-----革去官职,贬为平民。
后来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惲、郭胜十人联合起来结为同党,称“十常侍”。
灵帝更信任他们了,还经常说:“张常侍(宦官张让)就像我的父亲,赵常侍(宦官赵忠)就像我的母亲。”
就这样,朝政开始乱了,老百姓生活过不下去了就想着造反了,到处都是抢劫、偷窃。
【虾说】这是历史背景,也就是为什么在东汉末年会变成乱世,诸葛亮在《出师表》上说的“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说的就是这回事。
那么,我们在读《三国演义》的正文时候,就容易理解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