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得不到父母的认可

很多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谁是最难取悦的人,这一点毋庸置疑,当然是你父母啊。”

老师只看你的成绩,老板只看你的 KPI,但是父母的要求简直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考试考得好晚上加菜,考不好挨骂挨打,无数次想要偷偷修改成绩单;

和同学闹矛盾了回家诉苦,却被教训“遇到问题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的朋友小贝还说过一个更心酸的故事。

有一年春节,她用年终奖给妈妈买了一条项链,当她喜滋滋的拆着包装,准备给妈妈戴上的时候,妈妈却坐在沙发上,双手抱在胸前,说:“你们年轻人就是不会过日子,我这么大年纪了要这些做什么,而且你们眼光也不好,挑的东西都不是我喜欢的,你平时要是能少买点东西,这几年都攒下一辆车了吧?”

小贝愣了一下,说:“那我把这个退回去了。”

妈妈紧接着说,不用退了,妈妈知道你的心意,只是不想你乱花钱。然后过了几天,就在嫂子的身上看到了这条项链,小贝送给妈妈的礼物被妈妈送给了嫂子。

现在想起这件事,她还是感到很委屈:“礼物真的只是一件东西,难道不是这份东西的心意吗?怎么可以把别人给自己的心意转赠给别人呢?”

爸爸妈妈不高兴 ,其实不一定是你的错

有人说,我们中国文化强调谦虚,所以父母往往不愿意表扬孩子。这个说法好像有一定的道理。很多父母会说“不表扬你是怕你骄傲”,是希望你下次做得更好。

在亲戚朋友面前表扬自己的孩子,那就更不可能了——别人说你聪明,爸妈就说你长得丑;别人夸你漂亮,爸妈就说你成绩差;别人说你聪明又漂亮,爸妈就说哎呀哪能比得上你们家孩子。

但是,有一种情况更为普遍,却似乎更加隐蔽,就是父母本身就不善于控制情绪,当他们因为自己生活中的烦恼,感到愤怒或者情绪低落的时候,就没办法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回应。

同样一句有点伤人的话,大人们可能不会放在心上,也许还会主动询问对方是不是不开心;但是孩子可能会反复咀嚼,直到多年后还会无端的想起,唤醒同样的委屈的心情。

在童年时期,我们对自身和外界的理解都非常有限,因此我们不知道怎样去评价自己,只能求助于父母。如果父母肯定了我们,我们便能肯定自己,渐渐生长出自信;而如果父母总是批评我们,我们就会不断批评自己,改造自己,直到开始怀疑自己。

我们当然希望父母能理解、支持我们的每一个决定,但是如果我们一直在等待那个认可,我们就会被困在父母的世界里,由他们的观念和喜好决定自己的行动。

其实,我们无法知道父母每一次否定、拒绝我们的真正原因,但是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主动认可自己。

主动认可自己并不容易,我们需要回到过去,找回当年被磨损的自信。我们要找到当年那个委屈的自己,告诉自己:没关系的,别管爸爸妈妈说什么,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我们还要学会坦然面对父母的不解、愤怒和失望。我们可以抱怨父母过去的苛刻和不理解,但不要让他们的情绪困住我们的脚步。

有人可能会说:“看到妈妈那个样子,我也很难过,我好想变得狠心一点啊,不在乎她的想法。”

其实并不必这样,你不用做一个“狠心”的人。你只需要找到自己的边界,进而疗愈与父母的关系。

如果我们能够在回忆中探索自己的成长经历,理解自己家庭中的故事,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自己今天的样子,从而意识到:我的每一种感受、每一个愿望都是独特的,都有它存在的充分理由,没有人可以把它夺走。

当你确认了自己的边界,找到了自己的力量,你便能坦然面对父母的情绪了。同时作为父母,也给孩子表达展示自己的机会,去认可孩子的努力和成功,学会去欣赏孩子。

这个过程也许会很漫长,但是此刻就可以开始。而开始就是改变的机会。

不论父母还是孩子,都是人生中的一次新奇体验,过程可能有诸多曲折,尽可能的互相包容和体谅。如果童年不幸,那么就快快长大,把幸福抓在自己手里。 ————熹合情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为什么得不到父母的认可)